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建平

作品数:52 被引量:177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2篇政治法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狼疮
  • 10篇系统性红斑
  • 10篇系统性红斑狼...
  • 10篇基因
  • 10篇红斑
  • 10篇红斑狼疮
  • 8篇细胞
  • 7篇发病
  • 7篇干扰素
  • 6篇烧伤
  • 6篇皮瓣
  • 5篇关节炎
  • 4篇电子病历
  • 4篇缺损
  • 4篇类风湿
  • 4篇类风湿关节炎
  • 4篇风湿
  • 4篇病历
  • 3篇胸壁
  • 3篇生长因子Β

机构

  • 40篇江苏省人民医...
  • 12篇上海第二医科...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宁夏医学院附...
  • 1篇连云港市第一...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南京市第二医...
  • 1篇徐州市中心医...

作者

  • 52篇汤建平
  • 13篇周芳
  • 12篇章宏伟
  • 11篇沈南
  • 11篇顾越英
  • 10篇姚刚
  • 9篇陈晓翔
  • 8篇鲍春德
  • 8篇刘晓华
  • 8篇陈顺乐
  • 7篇张缪佳
  • 7篇钱捷
  • 6篇沈友轩
  • 6篇顾镭
  • 5篇柯瑶
  • 5篇王启辉
  • 5篇史京萍
  • 5篇王艳艳
  • 4篇叶霜
  • 4篇王晓东

传媒

  • 8篇江苏医药
  • 8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中华风湿病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临床荟萃
  • 2篇中国医院管理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首都医药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江苏卫生事业...
  • 1篇中国厂矿医学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江苏省第十一...
  • 1篇全国自身免疫...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7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7
  • 2篇1996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体微粒皮同种异体皮混合移植在大面积烧伤治疗的应用
1997年
汤建平周芳包平涵于敬东
关键词:烧伤皮肤移植
治疗氢氟酸烧伤38例被引量:1
2005年
李云青汤建平
关键词:氢氟酸烧伤TBSA烧伤面积
小儿颈部疤痕挛缩40例分析
1996年
周芳于敬东马来祥汤建平姚刚
关键词:疤痕挛缩儿童
干扰素诱导表达的淋巴细胞抗原6复合体E和干扰素诱导蛋白1基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病情活动性的关系被引量:16
2004年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干扰素诱导表达的淋巴细胞抗原 6复合体E(LY6E)基因与干扰素诱导蛋白 1(IFIT1)基因的实时定量表达水平与SLE疾病特异性和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 14 4例SLE患者、2 7例非SLE患者与 5 9名正常对照人群的临床资料 ,取外周血抽提总RNA并逆转录成cDNA ,运用SYBRgreendyeⅠ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在ABIPRISM 790 0H基因测序仪上检测患者组和对照组的LY6E和IFIT1mRNA定量表达水平 (以 -ΔΔCT值表示 )的差异 ,并与病情活动度进行分组比较 ,分析其意义。结果  ( 1)SLE患者总体的LY6EmRNA -ΔΔCT值 ( 5 5± 2 0 )显著高于非SLE患者 ( 3 4± 1 7,P =0 0 0 0 )和正常人 ( 4 5± 1 6 ,P =0 0 0 1)。 ( 2 )SLE活动组的LY6E和IFIT1的mRNA -ΔΔCT值 ( 6 2± 1 8,6 5±2 6 )均显著高于SLE非活动组 ( 4 4± 1 8,4 1± 2 6 ) (均P =0 0 0 0 )。 ( 3)SLE患者组的LY6E和IFIT1mRNA -ΔΔCT值与SLEDAI积分、符合SLE分类标准的条数之间有相关性 (P <0 0 0 1)。结论 作为干扰素诱导表达的基因 ,LY6EmRNA定量水平的升高对SLE患者的诊断有一定的特异性 ,LY6EmRNA和IFIT1mRNA的实时表达水平对SLE患者的病情活动度判断均有较大价值 。
汤建平顾越英沈南叶霜钱捷华晶陈兴国陈顺乐鲍春德王元张巍
关键词:干扰素淋巴细胞活动性
胸壁深度烧伤的治疗体会
2010年
目的探讨胸壁严重烧伤的合理治疗。方法胸壁严重烧伤16例,烧伤后积极抗休克、抗感染及呼吸支持治疗,根据深度烧伤患者的创面大小、损伤程度等行早期清创并选择皮瓣的类型。结果 16例中,术后肌瓣、肌皮瓣全部成活,肌瓣上游离植皮3例亦全部成活。患者恢复良好。结论治疗胸壁严重的烧伤需要有系统、全局的观念,尽早恢复血循环的稳定,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辅助呼吸,积极抗感染,争取早期覆盖创面。
汤建平侯祚琼周守贵胡寅章宏伟
关键词:胸壁深度烧伤
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组织PDGF与TGF-β_1的表达与意义被引量:5
2002年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ABC法对 2 4例类风湿关节炎 (RA)及 4例正常滑膜组织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 )、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的表达分布情况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发现 2 0例 RA滑膜组织衬里层的巨噬细胞样细胞、浸润的炎性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可见 PDGF的表达分布 ,且巨噬细胞样细胞、浸润的炎症细胞的阳性程度强于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2 2例 RA滑膜组织衬里层与衬里下层的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样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均见 TGF-β1 的阳性表达分布。两者比较 ,阳性细胞的染色程度、染色细胞数与分布范围大致相等。4例正常滑膜组织中 PDGF、TGF-β1 的表达分布均为阴性。认为 RA滑膜组织中 PDGF、TGF-β1 的表达分布均较正常增多且表达程度大致相等 ,两者协同作用 ,参与了 RA病理过程的滑膜衬里层增生、炎性细胞浸润。
刘晓华汤建平郑肇巽沈友轩张缪佳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滑膜
复合皮在大面积烧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07年
李云青汤建平
关键词:烧伤
干扰素诱导蛋白3基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意义及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干扰素诱导蛋白3(IFIT3)基因mRNA的实时定量表达水平与SLE疾病特异性和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同时构建IFIT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GFP-IFIT3以备研究其免疫学功能。方法收集144例SLE患者、27例非SLE患者与59名正常对照人群的临床资料,取外周血抽提总RNA并逆转录成cDNA,运用SYBRgreen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患者组和对照组的IFIT3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并与病情活动度进行分组比较,分析其意义。用gateway基因克隆技术,将含有IFIT3开放阅读框(ORF)序列的穿梭质粒与GFP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GFP-DEST53连接为重组子,构建IFIT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GFP-IFIT3,并进行酶切电泳和测序鉴定。结果①SLE患者组的IFIT3mRNA-ΔΔCT值显著高于非SLE对照组(P=0.012)和正常对照组(P=0.000)。②SLE活动组的IFIT3mRNA-ΔΔCT值显著高于SLE非活动组(P=0.036),SLE患者组的IFIT3mRNA-ΔΔCT值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积分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性(P=0.005)。③构建的重组真核表达pGFP-DEST53质粒经酶切电泳和测序鉴定,分子大小与序列均正确。结论作为干扰素诱导表达的基因,IFIT3mRNA定量表达水平的升高对SLE患者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同时对SLE患者的病情活动度和病情严重度的判断有一定价值。成功构建了IFIT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GFP-IFIT3,为以后研究其免疫学功能提供了基础。
汤建平黄向阳陈晓翔李挺陆瑜钱捷吕良敬李春明沈南顾越英
关键词: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真核表达载体
复合皮移植于烧创伤和瘢痕修复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6年
李云青章宏伟汤建平
关键词:脱细胞真皮基质刃厚皮复合皮
肌皮瓣在颈胸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肌皮瓣在修复颈胸部组织缺损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斜方肌、背阔肌、腹直肌肌皮瓣修复颈胸部组织缺损创面30例,其中斜方肌肌皮瓣16例,背阔肌肌皮瓣10例,腹直肌肌皮瓣2例,腹外斜肌肌皮瓣2例。结果术后26例完全成活,3例部分坏死,1例需二次修复。30例患者全部随访,平均随访7个月,局部复发2例,余均恢复正常功能。结论 颈胸壁软组织缺损应用斜方肌、背阔肌、腹直肌肌皮瓣可以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上述三种肌皮瓣可为受区组织提供充足的血供,尤其为骨外露及放疗后组织坏死创面,提供了可靠的修复方法。
姚刚胡恺轩周芳章宏伟汤建平史京萍苏新罗滨林李侃
关键词:斜方肌肌皮瓣腹直肌肌皮瓣背阔肌肌皮瓣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