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满昌
- 作品数:12 被引量:37H指数:5
- 供职机构: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 农村学校校本研修专业引领队伍建设的思考
- 2008年
- 农村学校开展校本研修工作,除了需要鼓励与扶持教师自主研修之外,还应争取外部研究力量的合作与支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专业化的引领队伍,它是实施校本研修的一个关键要素,是校本研修得以深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拟对农村学校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及其区域性推进的行动中专业引领队伍的建设问题作些探索和阐释。
- 朱凯汪满昌
- 关键词:校本研修
- 某高校大学生手机社交媒体依赖情况调查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究某高校大学生对手机社交媒体依赖的具体情况,为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手机社交媒体依赖问卷对连云港某高校33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女生在强迫性与冲突性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男生(P<0.05);大二学生在强迫性、戒断性与社交增益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大一学生(P<0.05);专科生在突显性、社交增益、强迫性和戒断性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本科生(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专业大学生在社交增益、强迫性、冲突性、戒断性4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在社交增益、强迫性与冲突性3个维度上,文科专业及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得分均高于理工科专业大学生(P<0.05),在戒断性维度上,文科专业大学生的得分高于理工科专业及艺术类专业大学生(P<0.05)。结论文科专业大学生、高年级大学生、专科生与女大学生更容易产生手机社交媒体依赖,学校及教师应重视对这部分人群的干预和引导。
- 李炳南汪满昌
- 关键词:大学生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就、困境、出路
-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80年代中期开展以来,经历了导入期、探索期、起步期、推广期,现在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十几年发展的历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些成就:理论研究工作初见成效;实际工作逐渐专业化、规范化.但是,...
- 汪满昌
-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文献传递
- 班级心理咨询刍议被引量:1
- 2010年
- 班级心理咨询是相对学校心理咨询提出的一个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模式,是指以班主任作为兼职心理咨询老师,对本班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活动。本文主要讨论了班级心理咨询的特征、优势、对象、内容与形式等问题。
- 汪满昌
- 当代青少年健全人格塑造的理念
- 2010年
- 目前我国社会过分重视教育的象征价值,而忽略其功能价值,此价值观念极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全人格的发展。有鉴于此,本文根据青少年时期的特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核心问题,提出青少年健全的培养理念: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与人相处。
- 汪满昌
- 关键词:青少年健全人格自我人际交往
- 试析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特征
- 2006年
-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是以班级组织为基本单位,以班主任为主导,协同各方面的教育力量,旨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活动。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团体性、渗透性和生态性三大本质特征。
- 李炳南汪满昌
- 关键词:班级心理健康教育
- “自主研修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被引量:2
- 2008年
- "自主研修学习"教学模式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出的一种学科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旨在解决学科教学法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因素,实现教学的重心由培养教学技能型教师向反思型教育实践专家转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朱凯岳慧兰汪满昌
- 关键词:自主研修教学模式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构建和谐校园被引量:5
- 2007年
- 和谐校园是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理想殿堂,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和谐校园的基础。但当代大学生心理不和谐的现况是不争的事实,究其根源有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原因。为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以上三方面着手。
- 汪满昌
-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谐校园
- 以和谐社会的理念看大学生就业问题
- 2007年
- 充分就业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大学生就业难是不争的事实,已引起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但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我们也应该理性认识到:大学生就业难,不是难在大学生已经饱和了,也不是难在大学生就业机会少了。事实上,大学生有广阔的就业空间。因此,我们应该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进一步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等等。
- 汪满昌王布新
- 关键词:和谐社会大学生就业
-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被引量:5
- 2003年
-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目前,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上存在某些误区和偏差,轻视或忽视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不显著。教育者要澄清认识上的误区,树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 汪满昌
- 关键词: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