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国敏

作品数:39 被引量:205H指数:8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生物学
  • 6篇化学工程
  • 6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芽孢
  • 9篇芽孢杆菌
  • 9篇类芽孢杆菌
  • 8篇多粘类芽孢杆...
  • 5篇异养
  • 5篇光生物反应器
  • 4篇引物
  • 4篇试剂
  • 4篇试剂盒
  • 4篇炭疽
  • 4篇炭疽菌
  • 4篇特异性检测
  • 4篇青枯
  • 4篇青枯病
  • 4篇小球藻
  • 4篇枯病
  • 4篇活菌
  • 4篇检测试剂
  • 4篇检测试剂盒
  • 3篇学成

机构

  • 39篇华东理工大学
  • 10篇生物技术有限...
  • 3篇北京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浙江省海洋水...
  • 1篇中国极地研究...
  • 1篇嘉兴泽元生物...

作者

  • 39篇沈国敏
  • 38篇李元广
  • 20篇魏鸿刚
  • 10篇王伟
  • 9篇张道敬
  • 8篇王伟良
  • 5篇罗远婵
  • 4篇黄建科
  • 4篇唐建辉
  • 3篇王永红
  • 3篇魏晓东
  • 3篇韩兴梅
  • 3篇陈剑佩
  • 3篇张嗣良
  • 3篇施定基
  • 3篇茹炳根
  • 2篇龚春燕
  • 2篇李兴武
  • 2篇金建
  • 2篇邓嘉璐

传媒

  • 4篇生物工程学报
  • 3篇过程工程学报
  • 3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中国海洋药物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农药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农化市场十日...
  • 1篇化学与生物工...
  • 1篇2006全国...
  • 1篇二氧化碳减排...
  • 1篇第三届全国化...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0
  • 6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基因小球藻异养培养基组合物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异养培养转基因小球藻生产组成型蛋白的培养基组合物,所述培养基基本上由KNO<Sub>3</Sub>0.5~3克/升、酵母粉3~11克/升、葡萄糖5~30克/升以及少量无机盐、微量元素和水组成。本发明还...
李元广韩兴梅沈国敏王伟魏晓东魏鸿刚
文献传递
多粘类芽孢杆菌HY96-2的化学成分被引量:7
2008年
从采自江西南昌郊区土壤的生防菌株多粘类芽孢杆菌HY96—2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尿嘧啶(I)、胸腺嘧啶(Ⅱ)、金雀异黄素(Ⅲ)、5,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Ⅳ)、2,4-二叔丁基苯酚(Ⅴ)、对羟基苯甲醛(Ⅵ)、棕榈酸(Ⅶ)、内消旋-2,3-丁二醇(Ⅷ)。化舍物的结构通过IR、NMR、MS等波谱数据分析得到确定,其中化合物Ⅰ~Ⅶ均为首次从该菌中分离得到。
张道敬龚春燕魏鸿刚李淑兰李元广沈国敏
关键词:多粘类芽孢杆菌化学成分代谢产物
定向驯化对异养蛋白核小球藻硒的耐受性及富集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硒(Se)是生物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硒缺乏会导致人产生克山病、大骨节病等疾病,缺硒也会给畜牧业带来巨大损失。目前的补硒产品存在硒含量和生物利用度低、安全性差等问题,而通过小球藻培养可获得生物利用度高、安全性好的有机硒,因此是非常有应用前景的补硒产品。首先,为了获得对硒的耐受性和富集能力更强的藻种,研究通过定向驯化的方式逐步提高培养基中Na_(2)SeO_(3)浓度来驯化蛋白核小球藻,并对驯化时间和驯化过程中Na_(2)SeO_(3)的浓度梯度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驯化后的藻种对硒的耐受性和富集能力明显提高。在5L发酵罐中,驯化后的藻株可以耐受40mg/L的Na_(2)SeO_(3),胞内有机硒合成速率提高了175.6%。之后,在5L发酵罐中进一步优化了硒的补加方式,在异养培养过程中分批补料添加40 mg/L Na_(2)SeO_(3)时,最终获得的蛋白核小球藻细胞干重达106.4 g/L,有机硒含量为1227 mg/kg,有机硒合成速率为1.36 mg/(L·h)。研究结果与已有蛋白核小球藻异养富硒文献报道的最高细胞密度75 g/L和最高有机硒含量560 mg/kg相比分别提高了41.9%和119.1%。上述结果表明,通过定向驯化的方法,可大大提高蛋白核小球藻对硒的耐受性和富集能力。
韩丽婕王伟良万民熙沈国敏俞涛李元广
关键词:蛋白核小球藻异养培养有机硒驯化
菜豆炭疽病菌的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特异性检测样品中菜豆炭疽菌的引物组合以及含有该引物组合物的PCR检测试剂盒。本发明还提供了检测样品中菜豆炭疽菌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具有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准确性强的优点。
王伟唐建辉魏鸿刚沈国敏李元广
文献传递
青枯病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活性物质特性被引量:8
2007年
从发生青枯病的土壤中分离得到4株对植物青枯病病原菌青枯劳尔氏菌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其中菌株HY96-2的拮抗活性最强。该菌对其他5种危害严重的植物病原真菌均具很强的拮抗作用。通过对HY96-2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序列等进行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多粘类芽孢杆菌。在此基础上,通过盐析等方法得到HY96-2产生的对青枯病病原菌具有拮抗活性的粗提物,检测了温度和pH对粗提物活性的影响。当温度高于40℃、pH低于4.3或高于8.2时,活性很弱;蛋白酶K作用容易失活;超滤结果表明,该粗提物可能是分子量低于5kD的混合物。
魏鸿刚邓嘉璐李元广王伟张道敬沈国敏
关键词:青枯病多粘类芽孢杆菌粗提物活性
搅拌对多黏类芽孢杆菌发酵氧传递过程的影响及CFD模拟被引量:3
2009年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CMC)为液相,空气为气相,研究了不同桨型组合、体系黏度、气量、桨间距、气体分布器等对搅拌过程中氧传递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MC体系中,下层用径向流的涡轮斜叶桨、上层用轴向流的翼型桨有利于氧传递。当单位体积功率P/V≥1.5 kW/m3时,涡轮斜叶翼型组合桨(SRT-HI)比传统的双层透平组合桨(RT-RT)的传质系数提高约10%,且高径比越大,SRT-HI优势越明显。进一步用CFX11.0进行模拟,得到了不同桨型组合下气液两相的速率、气体和氧传质系数的分布等。并在50 L发酵罐中分别采用SRT-HI与RT-RT研究了搅拌对多黏类芽孢杆菌HY96-2发酵溶氧影响的热模实验,结果表明,在P/V=1.6 kW/m3条件下采用SRT-HI发酵,过程中体系的溶氧情况明显好于采用RT-RT时的溶氧情况。
吴高杰陈剑佩黄建科魏鸿刚沈国敏
关键词:搅拌翼型桨氧传质系数
一种新型多节隔板-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的数值和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光是影响光生物反应器培养效率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而在一定的外部光强下,光生物反应器内部的混合状况对微藻细胞生长有重要影响。采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模型对一种新型多节隔板-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在不同通气量下的流场分布进行了模拟并与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FD模型可用于光生物反应器流场的模拟;利用CFD模型对不同隔板节数的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的内部流场进行了模拟,对光照方向混合进行定量研究,并通过分析光照方向径向速度U、下降通道体积平均湍动能ADT、流体(藻液)绕隔板循环一周所用时间tc、下降通道(光区)停留时间占藻液绕隔板循环一周所用时间的比例ε四个参数来优化光生物反应器的隔板节数。理论分析表明,三节隔板-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为最佳选择,并通过球等鞭金藻3011培养实验对此进行了验证。
林晨李元广王伟良沈国敏陈剑佩吴洪喜黄建科
关键词:CFDPIV光生物反应器球等鞭金藻3011径向速度
多粘类芽孢杆菌HY96-2发酵液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从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HY96-2)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其结构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苯甲酸(1)、对羟基苯甲酸(2)、对羟基苯丙酸(3)、2-苯基乳酸(4)、3-苯基乳酸(5)、琥珀酸(6)、棕榈酸甲酯(7)、大豆甙元(8)、环(甘氨酸-L-丙氨酸)二肽(9)、吲哚-3-乙酸(10)、L-苯丙氨酸(11)和2R,3R-丁二醇(12),其中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该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5和6对青枯劳尔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3、2和3mg/mL。
龚春燕张道敬魏鸿刚李淑兰沈国敏李元广
关键词:多粘类芽孢杆菌化学成分抑菌活性
高密度异养培养转基因小球藻来生产兔防御素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密度异养培养转基因小球藻来生产兔防御素的方法,包括a).在生物反应器中加入pH为5.0~7.0的培养基,所述培养基由KNO<Sub>3</Sub> 0.5~3克/升、酵母粉3~11克/升、葡萄糖5~30...
李元广韩兴梅王伟沈国敏魏晓东魏鸿刚
文献传递
SAM产生菌酿酒酵母HYS98分批发酵动力学研究及应用被引量:2
2008年
在分批发酵过程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并验证了其可靠性。根据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了分阶段控制蔗糖和乙醇浓度的策略,据此策略在5 L反应器中发酵40 h,菌体浓度为41.76 g.L-1、SAM胞内含量为84.21 mg.(g DCW)-1、SAM浓度为3.51 g.L-1、发酵产率为0.088 g.(L.h)-1,分别比原分批发酵高出13%、20%、36%和22%。
沈剑李元广沈国敏杨东
关键词:S-腺苷甲硫氨酸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