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旭友
- 作品数:7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大庆油田朝长地区扶余油层断层封闭性及其演化被引量:6
- 2009年
- 使用Allan图法、泥岩涂抹因子法和断层泥比率法对大庆油田朝长地区扶余油层8条断层的侧向封闭性进行了研究,使用断面正压力结合泥岩塑性变形强度极限的方法对其垂向封闭性进行了研究,分别确定各断层在嫩江期末、明水期末和现今3个时期的侧向封闭性和垂向封闭性。嫩江期末除6号断层外其他断层均开启,便于青山口组烃源岩排出油气的充注,6号断层附近区域因其封闭而缺乏油源;明水期末断层开始封闭;到现今时期,除5号断层外其他断层均封闭,能够对已形成油藏提供很好的阻挡。5号断层3个时期对油气都缺乏有效阻挡,基本只起到了通道的作用。
- 周永炳王秀娟沈旭友王海侨郭艳平
- 关键词:断层
- 薄荷台—大榆树地区扶余油层成藏因素与有利油气富集区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研究区油气分布受构造、断层、沉积和油源等因素影响,造成油水关系复杂,油藏类型多样,给油藏评价和开发带来困难.薄荷台—大榆树地区扶余油层油气成藏受多种因素制约,对其成藏主控因素的分析是下步油藏评价、油气开发突破的关键.着重分析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建立油气成藏模式,总结油气富集规律,寻找有潜力的油气富集区块,为开发优选有利目标区打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预测研究区存在2个构造和4个岩性有利油气聚集带.
- 石海东王洪辉郭艳平沈旭友
- 关键词:扶余油层成藏条件主控因素油藏类型油气聚集带
- 松辽盆地王府凹陷扶余油层沉积微相研究
- 2015年
- 根据岩芯和钻测井资料,以岩心观察描述为基础,通过泥岩颜色、沉积构造和测井曲线等特征,对王府凹陷扶余油层沉积相进行了研究。松辽盆地北部王府凹陷扶余油层以泥岩、粉砂质泥岩和粉砂岩沉积为主,夹少量细砂岩沉积;研究区扶余油层为一套浅水三角洲相沉积,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2种沉积亚相,其中以水上分流河道微相为主体,河道表现出弯曲度较大,河道开叉、合并现象明显,摆动频繁,同时河道易发生决口,形成决口河道沉积,储层物性较好,其上部青一段泥岩为良好的生油岩与盖层。研究区具有较大的勘探价值,本文为岩性油气藏勘探指明了方向。
- 沈旭友迟洪岩
- 关键词:松辽盆地扶余油层沉积微相
- Excel宏在储层分类评价中的应用
- 2012年
- 在储层分类评价中,需要统计多个区块大量的单井数据,如有效厚度、有效孔隙度、渗透率、粒度中值等,各种参数的算法并不相同,而每个区块又需要重复同样的统计工作。由于数据量大,工作具有重复性,计算繁琐,易出问题。笔者利用EXCEL中的VBA宏工具,实现了数据的计算和统计工作,并将结果以EXCEL表格形式输出。统计方法具有效率高、不易出错、操作流程简单等优点,对其它油田储层分类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迟洪岩沈旭友
- 关键词:储层参数归一化
- 松辽盆地朝长地区扶余油层的构造演化被引量:27
- 2008年
- 扶余油层是松辽盆地朝长地区开发的主要目的层段,确定其幕式构造运动期次及其构造变形历史,对于圈闭形成演化、油气成藏分析以及外扩挖潜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构造发育史剖面图和古构造图编制,确定朝长地区扶余油层的幕式构造运动期次和构造变形特征。研究表明,朝长地区泉头组扶余油层自沉积开始至嫩江组沉积期为统一的坳陷区,其后经历了嫩江期末、明水期末、古近纪末3个主要的幕式构造运动期次。朝长地区的构造变形总体呈现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特点。嫩江晚期至期末在朝长地区东南部形成构造雏形;明水期末形成构造幅度较高的长春岭背斜带和低幅度的朝阳沟阶地;古近纪末长春岭背斜带定型,发育长春岭、三站和五站背斜,而定型的朝阳沟阶地由朝阳沟背斜、翻身屯背斜等组成。
- 陈昭年王小敏陈珊沈旭友
- 关键词:扶余油层松辽盆地
-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岩性气层识别方法被引量:8
- 2001年
-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多以特殊岩性储集层为主 ,其孔隙类型多样、非均质性强、形成机理复杂 ,给气层的识别带来许多技术上的难题。因此 ,首先从特殊岩性储层识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 ,结合测井响应特征和综合气测资料 ,优选对气层、水层反映敏感的测井参数 ,有针对性地建立了直观的气层定性分析、电阻率 密度交会图分析和数量化理论识别气层、水层和干层的方法 ,并将其应用于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特殊岩性储层的气层、水层识别中 。
- 沈旭友商绍鹏李风霞
- 关键词:水层识别气层识别松辽盆地
- Delog资料的最大隶属度岩性判别方法
- 1996年
- 本文以井为中介,用量化的方法建立波阻抗与岩性之间的联系,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按最大隶属原则判别岩性,实现由波阻抗参数向岩性转化。同时采取分层判别的方法,消除非岩性的沉积因素影响,取得较好效果。
- 孟庆武沈旭友柏秀云
- 关键词:石油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