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梅
- 作品数:13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宿州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论福山对黑格尔和马克思历史概念的误读
- 2012年
- 20世纪90年代前后,福山抛出的"历史终结论"遭遇到世界诸多左右翼知识分子的全面挑战。为此福山请出黑格尔和马克思,将黑格尔和马克思也说成是"历史终结论"者,以利于自己的"历史终结论"。其实这是福山对黑格尔和马克思历史概念的严重误读。福山此举不仅不能证明其理论的合理与合法,相反却暴露出其欲盖弥彰的意识形态动机。
- 沈玉梅
- 关键词:历史概念误读
- 文化认同是大学文化构建的根基和灵魂——以西南联大精神的形成为例
- 2015年
- 大学人的文化认同是大学文化构建的根基和灵魂。西南联大精神的形成证明了这一点:联大教授的教育救国、学术救国的文化认同在民族危难形势下催生出了自强不息的大学精神;联大教授的自由民主的现代西方大学教育的文化认同在联合办学中形成了教授治校、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精神;云南省主席龙云以及云南人民的认同和接纳让联大精神有了生存之所。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在价值观多元的大学中构建出适合并引领大学发展的大学文化。
- 沈玉梅
- 关键词:文化认同大学文化大学精神西南联大精神
- 网络文化对“90后”大学生学风的影响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担当——以皖北S高校为例
- 2015年
- 对皖北S高校大学生学风现状调查后发现:在网络文化的巨大冲击下,部分"90后"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方式已经发生异化,自主学习能力正在逐渐丧失,学习态度很不端正,并严重干扰了高校学习风气。基于此,高校应贯彻大思政教育模式,全员参与,将学风建设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形成健康良好、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
- 沈玉梅
- 关键词:网络文化学风建设
- 文化认同简析
- 2014年
- 文化认同是诸多认同形式之一种,是人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文化认同成为问题并受到普遍关注是在现代性及其全球化的展开以及引发的文化认同危机后出现的。当今,解决文化认同危机的根本方法是,立足马克思,对现代性及其全球化重新进行批判性反思,根本途径是回到传统,向现代敞开。
- 沈玉梅高风华
- 关键词: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危机
-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论及其当代意义
- 2012年
- 后冷战时期,意识形态不仅没有终结,而且在该领域的较量更加激烈。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战场上尤其如此。但是针对西方国家强劲的意识形态攻势,国内一些人却主张"淡化"意识形态。针对此种错误思想,我们有必要追溯马克思意识形态论的起源,这对于我们甄别、批判、回应当代的"意识形态终结论",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 沈玉梅
- 关键词:意识形态论
- 在经典理论与新时代的互动中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热点追踪被引量:4
- 2018年
- 党的十九大以来,基于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背景,国内学界出现了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高潮。哲学界主要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阐释、马克思《共产党宣言》与《资本论》等经典文本的哲学思考、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思想、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以及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和创新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丰硕成果。其中一些热点问题研究方兴未艾,未来可期。
- 沈玉梅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 文化认同:协同创新时期地方高校文化改革的根基和灵魂被引量:2
- 2016年
- 文化认同的实质是价值观认同,它既是高校协同创新的根基,也是大学文化构建的灵魂。当今协同创新之大势倒逼地方高校文化必须立足于文化认同实施改革。改革其管理制度,使之价值上适应协同创新的需要;转变其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使之文化上跟上协同创新的发展;转变顶层设计理念,使协同创新的价值观能够自上而下彻底贯彻。
- 沈玉梅
- 关键词:文化认同协同创新地方高校文化改革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现实境遇——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模式的审视被引量:1
- 2016年
-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中,教科书功不可没。但是由于教科书改革和创新并没有真正突破传统教科书模式,导致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出现僵化教条、内容重复、容易误导学生等问题,使教科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并限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鉴于此,当前教科书编写亟待解决三个问题:体系要完整严密,语言要通俗易懂;版本要精益求精,内容要与时俱进;编著者要认真负责,出版社要严格把关。
- 沈玉梅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 新农村文化的考量:基于皖北S市乡村文化认同的实地考察被引量:4
- 2014年
- 农民的现代化程度直接决定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近年来,中央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使农村文化环境有较大改善,但农民的文化消费却呈下降趋势。对皖北S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实地调查发现:新农村文化建设总体状况良好,但建设主体缺失现象严重;在现代性的冲击下,传统乡村文化认同正在解体。因此,未来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应该大力发展新农村经济,让主体回归,同时培养农民的文化自觉意识,在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发展中塑造现代乡村文化认同。
- 沈玉梅付文学
-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文化认同
- “自发分工”逻辑建构与意识形态“存在论”策反
- 2013年
- 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的形成和唯物史观的创立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在这一过程中,"自发分工"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通过"自发分工"的逻辑建构,马克思在存在论层面上阐述了意识形态产生、形成和终结的过程,实现了意识形态的"存在论"策反。马克思认为,作为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它源起于"自发分工";它的真正内涵是"活动";它没有自己独立发展的历史;它的终结之途径是"革命"而非"批判"。
- 沈玉梅
- 关键词:意识形态感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