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达尊
- 作品数:15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农业科学更多>>
- 21世纪中国农业的作用及其改造被引量:3
- 1998年
- 21世纪中国农业的作用及其改造高保周沈达尊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我国将逐步成为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经济大国,经济结构也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二元经济格局将会逐步得以矫正,农业和农村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也会发生极大的变化。面对这一形...
- 高保周沈达尊
- 关键词:农业经济农业发展技术进步
- 对经济效益和农业经济效益概念的认识
- 1984年
-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我国工农业产值翻两番的宏伟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对经济效益的概念以及为什么要将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实现战略目标的前提有所认识,才能更好的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贡献力量。讲求经济效益是人类社会各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的共同要求。所谓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包括生产活动,也可以是比生产活动广泛的经济性活动,例如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的活动。但是最基本的活动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
- 沈达尊
- 关键词:农业生产十一届三中全会人类社会价值量资金利润率
- 农业科技成果的采用与扩散被引量:1
- 1986年
- 使农业科技成果迅速得到采用与扩散是农业推广的一项重要工作。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指的是那些通过调查、总结或试验研究所取得的新耕作制度、生产技术措施和各种新研制的生产资料,如新品种、新种畜、
- 沈达尊
-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农业推广耕作制度种畜
- 开展广义的农业技术经济研究
- 1987年
- 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它是研究为达到某种预定的目的而可能被采用的各项技术措施、技术方案。
- 沈达尊
- 关键词:农业技术经济学经济研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社会主义
- 试论农业规模经济的技术经济意义被引量:5
- 1989年
- 生产规模扩大后,由于节约成本、增加产出所增加的收益叫做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在生产规模逐浙扩大过程中形成的。规模经营是取得规模经济的必要手段。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充分地、经济合理地利用拥有的生产资源,最佳地完成生产经营目标的规模,就是适度经营规模。当前,我国应走适度规模的集约经营道路:土地适当集中,建立和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扩大资金、技术投入规模,提高生产的专业化水平。
- 沈达尊
- 关键词:农业生产规模农业经济规模经济
- 略论农业生产资源的利用及其评价问题被引量:1
- 1985年
- 一、合理利用农业生产资源是提高 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关键 农业生产中的各种投入物统称之为农业生产资源,通常包括土地、劳动力和生产资金三类,由于现代化农业要求进行周密、细微的科学管理,因此,“管理”也作为一类农业生产资源,这是指农业生产中所投入的管理劳动,以及与此有关的信息资源和农业产前、产后的经营管理活动。
- 沈达尊
- 关键词:农业生产资源管理劳动现代化农业劳动力
- 略论加强农业科技管理的几个问题
- 1997年
- 本文概要地总结了农业科技管理的任务和特点、运用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农业科技政策与农业科技管理应研究的主要内容。加强农业科技管理是有效地运用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之一,本文就如何加强农业科技管理问题略抒己见,藉以祝贺《农业技术经济》
- 沈达尊
- 关键词:农业科技管理技术进步
- 对树立农业经济效益观点的浅见
- 1983年
- 在各项经济活动中都存在经济效益问题。因为,一切经济活动都需要投入各种生产资源,从而按照经济活动的目的和要求,取得一定的劳动成果。通过生产资源的投入和劳动成果的产出之间的比较,反映经济效益的水平,并拟以从事经济效益的分析。因此,经济效益是一个一般的经济概念。但是,对经济效益的评价却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不同的社会制度有着不同的经济效益观;在不同的时期或地区,随着社会需要的变化和各地区生产条件的差异,对经济效益的要求也可能有所不同。其次,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要求,它关系到国民收入和生产积累的不断增长,所以党的十二大和六届人大一次会议都明确地将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实现本世纪末我国经济建设的前提,要求将全部经济工作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决策。
- 沈达尊
- 关键词:经济活动农业生产报酬率效益观
- 介绍国外农业推广的任务和方法
- 1986年
- 以自给性生产为主的农业和外界的联系少,每一农户以其自有的土地种植全家所需的粮食和生产其它的生活资料。田间作业全部用人工操作,自留种子和自备肥料。商品性农业则显著不同,各种生产资料如种子、肥料、农药等都是外购的,产品也都是外销的。农家在商品农业经营中迫切需要信息和生产技术,农民如不了解新品种的性能和栽培技术,他将得不到新品种的利益;农民如不能辨认各种虫害和病害,他就不能正确、有效地施用各种农药;农民如不能及时得到市场的信息,们对生产经营无法作出能谋求最大利润的决策。特别是现代化的农业,农民需要的不仅是新的增产技术,还要求协助他们制定可行的生产技术方案,并帮助他们进行贯彻和实施。
- 沈达尊
- 关键词:农业推广工作国外农业推广教育商品农业成年人
- 论我国农业保险体制与从业人员培养被引量:8
- 1994年
- 一、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生产总值中,虽然工业及服务行业的产值所占份额巨大,且不断增长,但丝毫不能动摇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地位。农业的发展关系到人们的生存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农业是一个受自然条件变化和复杂的社会、经济条件制约的具有高风险的产业部门。其中,自然条件的变化是导致农业风险的主要因素。根据民政部门公布的资料,我国农村平均每年有6亿亩农作物和2亿多人口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袭击。在1950年至1979年的30年中,全国平均每年损失粮食100亿公斤左右。另据近20年的统计,我国16亿亩耕地,因旱灾和洪涝灾害,每年受灾面积平均为6.4亿亩,分别占全国农物播种面积的29.5%和12.1%。
- 沈达尊
- 关键词:农业保险保险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