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涛
- 作品数:6 被引量:44H指数:3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上腹下丛联合奇神经节毁损对盆腔癌痛的疗效评估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对比上腹下丛毁损及上腹下丛联合奇神经节毁损对中晚期盆腔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4月至2018年9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麻醉疼痛科收治的中晚期盆腔癌痛患者中选取42例,随机分为上腹下丛毁损组(SHGP组)、上腹下丛联合奇神经节毁损组(SHGP+GI组)。于超声联合C臂机引导下,分别经椎旁及骶尾关节入路,注入无水酒精行上腹下丛及奇神经节毁损。观察手术中及手术后是否有并发症;术前及术后1d,1周,1、3、6个月评估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isual analog pain scale, VAS)、疼痛障碍指数(pain disability index, PD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口服止痛药情况,计算总有效率。结果无1例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2名患者因中途死亡未能随访至最后,治疗后两组VAS、PDI、PSQI及止痛药口服情况均较术前显著下降,SHGP+GI组效果更显著且更完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顽固性盆腔癌痛的介入治疗,上腹下丛联合奇神经节阻滞较单独上腹下丛阻滞效果更完善,长期疗效良好,且安全可行,不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 金童林福清潘涛王纪鹰齐慧王兴鹏阚延鹏
- 全子宫切除术后丁丙诺啡静脉与皮下镇痛疗效的比较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比较全子宫切除术后使用丁丙诺啡静脉自控镇痛(personal-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组和皮下自控镇痛(personal-controlled subcutaneous analgesia,PCSA)组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60例ASAⅠ-Ⅱ级全麻下行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两组,PCIA组和PCSA组。患者术毕清醒述切口疼痛后,分别静脉、皮下给负荷剂量丁丙诺啡0.1 mg,接镇痛泵。镇痛泵药物配方相同:丁丙诺啡体质量0.015 mg/kg +0.9%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l。观察记录术后各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Ramesay镇静评分,观察处理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及PCA系统故障。结果两组患者Ramesay镇静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CIA组2h时的VAS评分比PCSA组低(P<0.05),不良反应中恶心、嗜睡发生例数PCIA组比PCSA组多(P<0.05), PCIA组镇痛泵系统故障发生率明显高于PCSA组。结论两种给药方式均能达到术后镇痛的满意效果,PCSA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并发症较少,更安全。
- 侯冷晨林福清潘涛季煊傅舒昆
- 关键词:丁丙诺啡自控镇痛皮下静脉
- 不同部位硬膜外注射吗啡对胸腔术后镇痛效果比较被引量:1
- 2006年
- 蔡菊英傅舒昆钱渊潘涛
- 关键词:吗啡镇痛硬膜外胸腔手术
- 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爆发痛合并触诱发痛的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探讨短时程脊髓电刺激(temporary spinal cord stimulation,tSCS)治疗爆发痛合并触诱发痛的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地分析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疼痛科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52例接受tSCS治疗的爆发痛合并触诱发痛的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在治疗前、治疗后3 d、7 d、14 d、3个月、6个月的总体疼痛情况(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simple McGill scores,McGill)评分、爆发痛情况(发生率、NRS评分、次数以及持续时间)、触诱发痛情况(发生率、分级)、术后不良反应等;评估在治疗前、治疗后7 d、3个月、6个月的睡眠时长、睡眠中醒来次数、疼痛障碍指数(pain disorder index,PDI)、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score,KPS)、抑郁症筛查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depression module scale,PHQ-9)和焦虑症筛查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 scale,GAD-7)等。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3 d、7 d、14 d、3个月、6个月的总体疼痛NRS评分、总体疼痛MCGILL评分、静息痛NRS评分明显降低(均P<0.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3 d、7 d、14 d、3个月、6个月的的爆发痛NRS评分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后14 d、3个月、6个月时的爆发痛次数以及持续时间都明显降低(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7 d、14 d、3个月、6个月时的触诱发痛的分级都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4 d、3个月、6个月的PDI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4 d、3个月、6个月的PHQ-9评分和GAD-7评分都明显减少(P<0.05),与术前的药物使用情况相比,治疗后各镇痛药使用人数普遍呈下降趋势;术中及整个随访期间未观察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短时程脊髓电刺激对爆发痛合并触诱发痛的急性期带状疱疹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王纪鹰薛旺生齐慧潘涛金童姚萍徐伟胜王兴金张孝谱林福清
- 关键词:带状疱疹神经痛脊髓电刺激触诱发痛
- 超声引导下肩关节注射松解术联合关节囊扩张术、手法松动术治疗顽固性冻结肩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观察肩关节注射松解术联合关节囊扩张术、手法松动术治疗顽固性冻结肩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研究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麻醉疼痛科确诊为顽固性冻结肩的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常规治疗组(n=34)给予超声引导下注射松解术;联合治疗组(n=32)给予超声引导下注射松解术联合关节囊扩张术、手法松动术。两组均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3次。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时静息痛和动态痛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CMS)、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全部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时的动态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常规治疗组为(2.5±0.8、2.6±0.9、2.8±0.9)分,联合治疗组为(1.0±0.8、1.4±0.5、1.9±0.6)分降低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1、3、6个月时静态痛VAS评分,两组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常规治疗组为(0.9±0.6,1.4±0.5,1.8±0.5)分,联合治疗组为(0.8±0.7,1.0±0.8,1.4±0.5)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时肩关节CMS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均<0.05);常规治疗组为(80.4±6.6,75.6±5.6,74.6±4.3)分,联合治疗组为(91.1±2.5,85.9±4.5,84.5±5.1)分,增加更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1、3、6个月时的优良率分别为(100.0%、100.0%和96.9%)均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6.5%、64.7%和6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注射松解术联合关节囊扩张术、手法松动术治疗顽固性冻结肩具有良好的镇痛和改善肩关节活动度的临床效果且安全。
- 王纪鹰王兴金薛旺生徐伟胜齐慧潘涛金童姚萍张孝谱林福清
- 关键词:冻结肩超声引导臂丛阻滞
- 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被引量:26
- 2011年
- 目的采用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分别接受神经阻滞(A组)和口服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B组),共治疗6周。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24 h睡眠时间来评价治疗效果,同时观察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在6周观察期间,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与治疗前相比疼痛评分随时间下降,睡眠时间均增加(P<0.05)。B组的VAS评分下降大于A组,24 h睡眠时间增加大于A组(P<0.05)。两组未出现并发症及严重的药物副作用。结论加巴喷丁联合神经支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可迅速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质量,疗效确切,效果优于单独神经阻滞,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潘涛林福清李泉傅舒昆季煊
- 关键词:加巴喷丁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神经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