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裕生

作品数:30 被引量:1,119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攀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自然科学总论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3篇青藏高原
  • 11篇青藏
  • 6篇隆升
  • 5篇闪岩
  • 5篇角闪岩
  • 3篇地质
  • 3篇砾岩
  • 3篇高原隆升
  • 2篇岛弧
  • 2篇地质特征
  • 2篇云母
  • 2篇植物
  • 2篇塑性
  • 2篇塑性变形
  • 2篇温压
  • 2篇温压计
  • 2篇斜长角闪岩
  • 2篇磨拉石
  • 2篇矿物
  • 2篇矿物温压计

机构

  • 17篇中国科学院地...
  • 14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地震局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南...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台湾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国家地震局
  • 1篇中国文化大学

作者

  • 30篇潘裕生
  • 7篇周勇
  • 6篇吴春明
  • 6篇方爱民
  • 5篇顾芷娟
  • 5篇刘小汉
  • 4篇王凯怡
  • 4篇李继亮
  • 3篇闫臻
  • 3篇俞良军
  • 3篇俞历
  • 2篇陶京岭
  • 2篇陶君容
  • 2篇宋长青
  • 2篇李彪
  • 2篇郑度
  • 1篇何国琦
  • 1篇王东安
  • 1篇谢应雯
  • 1篇刘成龙

传媒

  • 4篇地质科学
  • 4篇岩石学报
  • 2篇地质学报
  • 2篇自然科学进展
  • 2篇地学前缘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 1篇古生物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地质地球化学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山地研究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6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1
  • 1篇1990
  • 2篇1989
  • 1篇1988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昆仑山构造特征与演化被引量:210
1990年
西昆仑山位于青藏高原西北缘,新疆的南部。该区存在两条不同时期的重要构造带,即麻扎—康西瓦—木孜塔格和库地—苏巴什构造带。昆仑山被这两条构造带分成了三部分:北带、中带和南带。南带从构造意义讲已不属昆仑山区范围,中带是两期岛弧的叠加,北带是在被动大陆边缘基础上叠加了岛弧到弧后的发展产物。因此,昆仑山区是一个复合地体,经历了多期变形与岩浆活动,沉积类型也较多。
潘裕生
关键词:构造带岛弧被动大陆边缘
青藏高原第五缝合带的发现与论证被引量:92
1994年
1987年以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开展了对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的多学科综合性科学考察.本文根据这次考察的大量资料,论证了青藏高原第五缝合带的存在.考察资料表明,在西昆仑山存在一个被称作原特提斯的海洋,这个洋是在劳亚大陆南部基底上破裂、扩张并形成于震旦纪至奥陶纪时期(大约800-450Ma).原特提斯海洋闭合于加里东造山运动,并形成现在所见的库地-苏巴什缝合带的残迹,即青藏高原第五缝合带,从而完善了青藏高原的地质历史和构造演化.
潘裕生
关键词:青藏高原岛弧缝合带
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区综合科学考察被引量:5
1988年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于1987年开始对位于我国西部的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区进行野外考察,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区包括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及可可西里山地区。它西起中巴公路西侧的帕米尔东缘,东迄青藏公路的昆仑山口,南接羌塘高原、北达昆仑山北麓。
郑度潘裕生武素功张青松
关键词:综合科学考察青藏高原羌塘高原青藏公路
阿尔金断裂早期走滑运动方向及其活动时间探讨被引量:86
1999年
有关阿尔金断裂的地质问题长期存在争论,尤其是有关活动时间的观点最多,运动方向也有不同看法。本文阐述了阿尔金断裂的早期左旋走滑运动。在元古宙地层中产出的大型弧形构造、流变褶曲形态完整而清楚,同时镜下的显微构造观察和岩组分析,为进一步确定阿尔金断裂的早期左旋走滑运动提供了充分证据。其初始活动时间至少在870Ma前。左旋走滑运动的确定对弄清阿尔金断裂的发展演化和矿产预测具有意义。
周勇潘裕生
关键词:阿尔金断裂塑性变形断层
茫崖-肃北段阿尔金断裂右旋走滑运动的确定被引量:55
1998年
在茫崖至肃北段阿尔金断裂内,奥陶纪地层中产出的塑性变形构造形态完整而清楚,室内的岩组分析和镜下所见发育良好的显微构造,为进一步确定阿尔金断裂的右旋走滑运动提供了有力证据。右旋走滑发生时间可能介于奥陶纪晚期至泥盆纪之间。
周勇潘裕生
关键词:阿尔金断裂塑性变形走滑运动
藏南柳区砾岩中古植物化石组合及其特征被引量:20
2005年
柳区砾岩是在印度和欧亚板块碰撞之后伴随造山带的后期演化所形成的一套具有重要大地构造意义的山前磨拉石建造,它对确定印度/亚洲板块碰撞时间的上限、探讨青藏高原的隆升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作者等最近在野外考察过程中在该套磨拉石的上部层位再次找到了一批植物化石,经研究鉴定约有10余种,隶属7科9属。相比前人发现,这些植物化石多是新出现的科属种,而且大多数是已经灭绝的类型,与现生种的关系较远,因此它们的发现为西藏及喜马拉雅地区的古生物及古气候环境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是对这一地区生物化石的重要增补。文中报道这些植物化石组合及其区系特征,探讨这些化石植物组合所反映的古气候条件,并对一些主要的植物化石特征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述。
方爱民阎臻刘小汉陶君容李继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潘裕生
关键词:砾岩古植物藏南磨拉石建造隆升历史化石特征
800℃角闪岩变形和青藏高原壳内滑脱界面
<正>我国是一个以大陆为主体的多地震的国家,地震活动强度大、频度高,分布不均一。西部地震明显多于东部,青藏高原又是西部地震密集分布区,此区地震活动的强度和频度最高,本世纪以来该区地震释放的能量占全国的40%。发生在本区地...
顾芷娟李彪张虹潘裕生别婉林卢敬之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的形成与隆升被引量:182
1999年
青藏高原的形成与隆升问题是个十分复杂、倍受地球科学家关注的问题。它被认为是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青藏高原是由6个地体相继增生到亚洲大陆上的一个组合,这些地体之间的边界被5条缝合带所限定。造山作用自北向南相继变年轻。青藏高原是特提斯的主要范畴,它可以分成3个区域,分别代表了3个阶段主洋盆位置。特提斯北区位于昆仑山和祁连山,它的遗迹是第五缝合带,在大陆基底上于震旦纪形成裂谷,奥陶纪闭合。特提斯中区位于可可西里-巴颜喀喇,古生代晚期以来在弧后盆地基础上继续破裂、扩张,典型的洋壳形成于石炭-二叠纪,这个时期的洋称古特提斯,它的遗迹为第三和第四缝合带。特提斯南区位于青藏高原南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代表了它的主洋盆遗迹,班公-怒江缝合带代表了它的弧后盆地。青藏高原的隆升以多阶段、非均匀、不等速为特征,大体上可分成4个阶段,即45~38,25~17,13~8和3~0Ma。虽然到目前为止已经提出了多种模式来解释高原的形成与隆升,但是这一问题迄今仍然没有解决。文中笔者根据多年来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和近年来新的实验研究结果,提出了叠加压扁热动力模式来解释青藏高原的形成与隆升机制。
潘裕生
关键词:青藏高原隆升
矿物温压计研究简述被引量:2
1999年
90年代以来,矿物温压计研究有了很大进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标度的温压计数量大增。(2)选择的化学组分更为全面。(3)固溶体模型更为合理。充分考虑了矿物固溶体的非理想混合性质,如Hoisch(1989)二云母温度计、Berman等(199...
吴春明潘裕生王凯怡
关键词:矿物温压计石榴石单斜辉石稀土族
黑云母-钙质角闪石温度计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利用新近修正的石榴石- 黑云母温度计(Holdaway,2000)和石榴石- 斜长石- 角闪石- 石英压力计(Kohn and Spear,1990),根据从文献中收集的角闪岩、变泥质岩、变辉长岩和变粒玄岩的相关资料,采用经验标度方法,本文首次标度了适用于560~800℃、0.26~1.4GPa的黑云母- 钙质角闪石温度计。其中,黑云母作为对称的Fe-Mg-A1~Ⅳ -Ti四元固溶体,角闪石简化为对称 Fe Mg二元固溶体。该温度计计算温度与石榴石-黑云母温度计相差不超过±50℃。
吴春明潘裕生王凯怡张健
关键词:压力计角闪岩变泥质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