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肝癌
  • 9篇静脉
  • 7篇门静脉
  • 6篇原发性
  • 6篇原发性肝癌
  • 4篇栓塞
  • 4篇微波
  • 4篇微波消融
  • 4篇门静脉癌栓
  • 4篇门体分流
  • 4篇门体分流术
  • 4篇静脉癌栓
  • 4篇分流术
  • 4篇肝内
  • 4篇肝内门体
  • 4篇肝内门体分流
  • 4篇肝内门体分流...
  • 4篇癌栓
  • 3篇动脉化疗
  • 3篇动脉化疗栓塞

机构

  • 18篇南昌大学第二...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丽水市人民医...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金华市中心医...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青岛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8篇熊恺
  • 13篇谢正元
  • 13篇郭武华
  • 5篇丁浩
  • 2篇汪福昌
  • 2篇张吉翔
  • 1篇呼圣娟
  • 1篇朱晓黎
  • 1篇罗薛峰
  • 1篇张占国
  • 1篇向慧玲
  • 1篇施军平
  • 1篇李雷
  • 1篇吴浩
  • 1篇孙军辉
  • 1篇杨锦林
  • 1篇吴伟
  • 1篇张齐
  • 1篇施海彬
  • 1篇黄明声

传媒

  • 2篇肝脏
  • 2篇南昌大学学报...
  • 2篇第十四届全国...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8
  • 6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IPS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经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技术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指征、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自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共对17例肝癌患者实施了TIPS术.17例患者均为男性,肝癌患者特征包括:初发病例7例,肝癌...
郭武华谢正元熊恺张吉翔
关键词:肝癌
合并巨大动-门静脉瘘肝癌的介入治疗分析
郭武华谢正元汪福昌熊恺丁浩
TIPS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正>目的探讨经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技术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指征、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13年7月至201 5年5月,共对17例肝癌患者实施了TIPS术。17例患者均为男性,肝癌患者特征包括:初发病例7例,...
谢正元熊恺丁浩郭武华
文献传递
微波消融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分析
郭武华谢正元汪福昌熊恺丁浩
TIPS在合并广泛门静脉癌栓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研究TIPS技术在肝癌合并广泛门静脉分支、主干癌栓患者治疗中的手术安全性、手术成功率及疗效。方法 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共对14例肝癌合并门静脉分支、主干癌栓的患者进行TIPS治疗。皆为初治病例,初次以...
郭武华谢正元熊恺
关键词:肝癌癌栓TIPS
TIPSS联合化疗在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治疗中的应用
谢正元熊恺郭武华
微波消融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MWA)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预后。方法自2009年5月至2012年12月,共对43例确诊肝癌患者行微波消融联合TACE治疗。患者肝内肿块1个,大小自4.53.0 cm,平均...
谢正元熊恺丁浩郭武华
文献传递
基于CalliSpheres■新型载药微球的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癌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4年
目的评估基于CalliSpheres■(CSM)载药微球的经动脉化疗栓塞(DEB-TACE)治疗中国肝细胞癌(HCC)患者的治疗应答、生存获益、肝功能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纳入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基于CSM的DEB-TACE治疗的HCC患者66例。收集患者基线期信息,记录患者术后1个月的治疗应答、术后的不良反应和肝功能指标,评估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和总体生存期(OS)。结果DEB-TACE术后1个月,患者完全缓解率、总体应答率(ORR)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18.2%,75.8%和93.9%。亚组分析显示,Child-Pugh分级较高(B级50.0%vs.A级80.4%,P=0.039)和BCLC分期较高(C期40.0%vs.B期82.4%vs.A期94.1%,P=0.001)的患者ORR更低。中位DFS和OS分别为6.0个月和20.0个月,亚组分析显示Child-Pugh B级以及BCLC分期较高的患者DFS较差(P=0.015和P=0.009),OS也较差(P=0.018和P=0.002);此外,多病灶的患者DFS较差(P=0.007)。术后1个月患者的Alb(中位值34.7 g/L比37.7 g/L,P<0.001)和Scr水平(中位值66.7μmol/L比70.7μmol/L,P=0.016)与基线期相比降低,TBil水平与基线期相比升高(中位值20.4μmol/L比16.8μmol/L,P=0.025),而其他生化指标无差异。术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疼痛(47.0%发生率)。结论综上所述,基于CSM的DEB-TACE治疗中国HCC患者实现了较好的治疗应答、较长的生存获益以及较好的安全性,且病灶数、Child-Pugh分级以及BCLC分期可作为DEB-TACE治疗HCC患者的预后因素。
郑亚璐熊恺石青杨慧郑雄
关键词: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载药微球疗效安全性
GBP2和STAT1协同调控肝细胞癌的发展
2024年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CC)组织中鸟苷酸结合蛋白2(GBP2)的表达及其对HCC的影响机制。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78例(男65例,女13例)HCC患者为研究对象,提取HCC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购HCC细胞系(SK-HEP-1、HCCLM3和Huh-7)和正常肝细胞HL7702用于实验;选择4周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shGBP2干扰组(n=5)和shCtrl组(n=5)。分析GBP2在H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总生存期的关系;用短发夹RNA稳定敲低HCC细胞中的GBP2,并筛选相关性最强的GBP2共表达基因,通过多种体内、外细胞生物学实验研究其对肿瘤细胞的影响并阐明机制。结果HCC癌组织中GBP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GBP2的表达水平与HCC的分期(P=0.001)和T浸润显著正相关(P=0.001),GBP2的高表达患者生存期低于低表达患者(P<0.001)。shGBP2干扰组小鼠(GBP2敲除)HCCLM3和SK-HEP 1细胞较shCtrl组小鼠增殖能力减弱(P<0.001)、迁移率显著较低(P<0.001)、凋亡力增强(P<0.01);shGBP2干扰组小鼠肿瘤生长较shCtrl组慢(P<0.001)且shGBP2组小鼠中的平均肿瘤重量显著轻于shCtrl组(P<0.001)。转录激活因子1(STAT1)和GBP2表达之间的正相关指数最高(r=0.248),HCC肿瘤细胞(HCCLM3、SK-HEP-1)中STAT1的表达高于正常肝细胞HL-7702(P<0.001)。GBP2过表达HCC细胞凋亡率最低(P<0.001),而STAT1敲除细胞凋亡率最高(P<0.05)。STAT1敲低的HCC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01)。将GBP2过表达的HCC细胞STAT1敲低后增殖力降低(P<0.001)、迁移力减弱(P<0.05)、凋亡率增加(P<0.001)。结论GBP2下调可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致瘤能力,GBP2敲低的HCC细胞表现出明显的凋亡增强。HCC患者中GBP2与STAT1的表达呈正相关,STAT1的敲低可部分缓解GBP2过表达对HCC细胞的驱动作用。GBP2和STAT1协同调控HCC的发生发展,可能成为HCC治疗的靶点。
郑亚璐元文峰陈小军余兰郝安康熊恺
关键词:肝细胞癌增殖迁移
急性门静脉血栓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8年
急性门静脉血栓是一种临床急症,因其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且发病率不高,容易出现误诊,可导致肠缺血、坏死,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死亡。本文回顾近些年关于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有关文献,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加以阐述和分析。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是指发生在门静脉主干及其左右分支的血栓。
白涛熊恺郭武华
关键词:门静脉血栓形成多器官功能障碍门静脉主干临床急症特异性发病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