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晓芊
- 作品数:37 被引量:108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聚集蛋白聚糖与椎间盘退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2
- 2005年
- 熊晓芊邵增务杨述华
- 关键词:蛋白聚糖椎间盘退变退行性病变椎间盘退行性变椎间盘组织
- Morph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Nucleus Pulposus Cells from Young and Old Rabbit Intervertebral Disc
-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ellular and extracellular matrix (ECM)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ucleus pulposus (NP) ...
- 刘小云许伟华杨述华叶树楠熊晓芊张宇坤
- 关键词:INTERVERTEBRALDISCRABBITNUCLEUSMORPHOLOGY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成因及预防
- 2002年
-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疾患,最常见的椎间盘突出症发生在20到40岁之间,男性发病的机会明显比女性要高。腰椎间盘突出症往往在不经意间发生,表现为各种各样腰腿部的疼痛。较为常见的腰痛是持续性的,平卧时减轻,站立时会加剧,这种腰痛持续时间少则数周,长者可达数月甚至数年。另一种腰痛则是痉挛样的剧痛,不仅发病迅猛,而且痛感难以忍受,非卧床休息不可。
- 熊晓芊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经络不通后弓
- TRAIL联合阿霉素和IFN-γ对人骨肉瘤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联合阿霉素和IFN-γ应用对人骨肉瘤细胞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用MTT测定TRAIL、阿霉素、IFN-γ单独或联合应用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并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TRAIL、阿霉素、IFN-γ三者联合作用于MG-63细胞后,能显著增强对MG-63的杀伤、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明显高于单独应用TRAIL组或阿霉素组(P<0.05)。结论TRAIL、阿霉素、IFN-γ三者联用能显著提高骨肉瘤细胞MG-63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
- 邓超邵增务熊晓芊刘之川徐会法
- 关键词:TRAIL骨肉瘤细胞细胞凋亡
- 对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治疗的研究
- <正>目的各种治疗方式对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疗效的评价。方法对20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行早期手术治疗,手术均在一周内完成。手术方式包括前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10例,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3例,后路双开门椎...
- 郭晓东卢宏伟熊晓芊邵增务郑启新杨述华
- 关键词: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手术治疗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
- 可控轴向压力致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 [目的]建立可控轴向压力诱发的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并考察其特性。[方法]取4月龄日本大白兔40只,将其随机分入1~5组。采用基于横穿椎体的克氏针的加压装置,分别对其腰椎间盘施加10kg 压力 1周、2周、4周及8周。Tho...
- 熊晓芊邵增务杨述华裴洪
-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
- 文献传递
- 葡萄糖转运蛋白-1在不同骨肿瘤中的表达
- <正>目的研究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在正常骨组织及不同骨肿瘤标本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我院临床骨肉瘤标本30例,骨巨细胞瘤标本 15例,骨样骨瘤标本10例及正常骨组织标本10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GLUT-...
- 裴洪邵增务熊晓芊周鹏徐润冰
- 文献传递
- 腺病毒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阻逆兔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实验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观察腺病毒载体搭载的人转化生长因子基因对兔椎间盘退行性变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3/2004-09在协和医院骨科实验室进行。取4个月龄健康雌性日本大白兔30只,于协和医院骨科实验室行L4~5,L5~6前外侧纤维环损伤手术以构建椎间盘退行性变模型。术后8周将动物随机分入3组。治疗组14只,注射20μL(10×106pfu)腺病毒载体介导人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对照组8只,注射20μL(10×106pfu)腺病毒载体介导标志基因(Ad/CMV-LacZ);空白组6只,注射20μL生理盐水。另取2只同类的健康白兔作为正常对照,不予任何手术或治疗。注射后3周取各组椎间盘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T2加权磁共振成像、蛋白免疫印迹、转化生长因子β1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①兔椎间盘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注射3周后,治疗组切口已基本愈合,髓核细胞大量增生;空白组纤维环外侧内2/3部分仍未愈合,部分髓核细胞坏死、凋亡;对照组较空白组改善不明显。②MRI扫描结果:治疗组椎间盘信号较对照组及空白组有所恢复,但并未完全达到正常椎间盘水平。③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治疗组转化生长因子β1含量较对照组和空白组有显著上升(P<0.01)。④转化生长因子β1免疫组织分析结果:治疗组转化生长因子β1为强阳性表达(>50%),空白组几乎没有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对照组与空白组相似。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0.563,P=0.00)。结论:腺病毒载体介导人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转染退行性变的椎间盘细胞能够有效提高髓核细胞内转化生长因子β1含量,阻逆椎间盘退行性变。
- 邵增务詹子睿熊晓芊杨述华杜靖远郑启新廖翔刘勇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椎间盘基因转染组织化学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生物蛋白胶注射治疗骶管蛛网膜囊肿
- 目的探讨 CT 引导下经皮穿刺生物蛋白胶注射治疗骶管蛛网膜囊肿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8月~2007年3月采用 CT 引导下经皮穿刺生物蛋白胶注射法治疗骶管蛛网膜囊肿12例,其中 LS2例,S5例,S 5例。单发8例,多...
- 邵增务吴永超杨述华杜靖远郑启新熊晓芊
- 文献传递
- 转化生长因子β2在兔退行性变椎间盘纤维环中的表达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2在兔椎间盘退行性变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实验于2005-03/2006-01在协和医院骨科实验室进行,手术后动物饲养于协和医院实验动物房。标本的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在同济医学院免疫学教研组实验室完成。①健康4个月龄雌性日本大白兔12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3只、椎间盘退变模型组9只。构建前路纤维环损伤致兔椎间盘退变模型。②于造模的第1,2,4周采用Thompson评分评价椎间盘退变程度。③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纤维环内转化生长因子β2分布情况。④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2基因表达情况。结果:12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兔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评价:根据Thompson分级法,假手术组3只均为Ⅰ级,模型组第1周2只为Ⅱ级,1只为Ⅲ级,第2周3只均为Ⅲ,第4周3只均为Ⅳ级。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而加重。②各组大鼠椎间盘标本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假手术组及造模1,2及4周纤维环内转化生长因子β2染色阳性细胞率分别为73.2%,35.7%,19.6%及3.7%,造模第4周组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③各组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2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转化生长因子β2基因的表达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造模第4周组较假手术组下降最为明显。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2在椎间盘内的含量及表达随着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的加剧而下降,这种下降可能是椎间盘的退行性变机制之一。
- 柯新郑启新熊晓芊叶树楠赵明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