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坚

作品数:56 被引量:249H指数:9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2篇细胞
  • 19篇肝癌
  • 13篇基因
  • 13篇干细胞
  • 11篇癌细胞
  • 9篇慢病毒
  • 8篇异种
  • 8篇腹腔
  • 8篇腹腔镜
  • 8篇肝癌细胞
  • 7篇蛋白
  • 7篇切除
  • 7篇肿瘤
  • 7篇免疫耐受
  • 6篇切除术
  • 6篇间充质干细胞
  • 6篇白细胞介素
  • 5篇胰腺
  • 5篇胰腺癌
  • 5篇腺癌

机构

  • 49篇徐州医学院附...
  • 18篇徐州医学院
  • 13篇江苏省人民医...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苏州大学
  • 3篇江苏省肿瘤医...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 2篇江苏省苏北人...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南通大学第二...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55篇牛坚
  • 42篇刘斌
  • 21篇李向农
  • 17篇张业伟
  • 13篇王月
  • 11篇魏鑫
  • 10篇王飞通
  • 8篇周兵
  • 8篇汪正伟
  • 4篇刘小云
  • 4篇朱志军
  • 4篇李克清
  • 4篇于彬
  • 3篇王学浩
  • 3篇沈忱
  • 3篇汪海军
  • 3篇申海莲
  • 3篇赵何伟
  • 2篇翟振国
  • 2篇钱海鑫

传媒

  • 5篇中国普通外科...
  • 4篇中华肝胆外科...
  • 4篇中华器官移植...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中华移植杂志...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普外基础...
  • 3篇腹腔镜外科杂...
  • 2篇中国肿瘤生物...
  • 2篇肝胆胰外科杂...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器官移植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肿瘤
  • 1篇癌症

年份

  • 8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非创伤性脾脏疾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治疗非创伤性脾脏疾病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8例因非创伤性脾相关疾病行单纯性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3例行LS(LS组),25例行开腹脾切除术(open splenectomy,OS)(OS组),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评价其手术疗效。结果:LS组中1例因术中出血中转开腹,余均顺利完成手术。LS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显著优于OS组(P<0.05),手术时间稍长于OS组。LS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术中切除副脾3例;OS组发生并发症9例,术中切除副脾4例。术后随访5~48个月,平均(22.0±10.4)个月,均无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LS治疗非创伤性脾脏疾病安全、有效,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汪正伟牛坚魏鑫王飞通周兵刘斌
关键词:脾切除术腹腔镜检查剖腹术疗效比较研究
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家族-3对干扰素-γ活化的小鼠肝Kupffer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及机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家族-3(Tim3)对IFN-γ活化的小鼠Kupffer细胞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将真核表达质粒pc DNA3.1-Tim3转染小鼠肝Kupffer细胞,以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im3在小鼠肝Kupffer细胞的表达。通过ELISA检测质粒pc DNA3.1-Tim3、Tim3阻断型抗体对IFN-γ活化的小鼠肝Kupffer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产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JAK2/STATl蛋白表达。结果 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IFN-γ能够显著提高小鼠肝脏Kupffer细胞中Tim3 m RNA的表达水平(P<0.05);pc DNA3.1-Tim3组的TNF-α、IL-6和IL-1β分泌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ELISA结果显示,Tim3阻断型抗体组与对照组相比,TNF-α、IL-6和IL-1β的分泌增加(P<0.01);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im3阻断型抗体预处理的小鼠Kupffer细胞JAK2及STAT1蛋白的表达上调(P<0.05)。结论Tim3通过调控Jak2/Stat1蛋白表达参与了Kupffer细胞活化的调节。
牛坚王月李克清朱志军刘斌
关键词:KUPFFER细胞小鼠
腹腔镜与开放性肝切除术治疗小肝癌的近期疗效比较被引量:32
2013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小肝癌切除术的近期疗效。方法:分析2011年8月—2012年11月收治的52例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腔镜组),32例行开腹肝癌切除术(开腹组)。比较两组术前、术中接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术前资料具有可比性。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开腹组(t=5.568,P=0.003);腔镜组术后各项肝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开腹组(均P<0.05),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开腹组(t=0.727,2.191,5.691,均P<0.05),术后禁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开腹组(t=15.838,3.896,7.638,3.663,均P<0.01)。腔镜组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开腹组8例出现并发症(χ2=5.909,P=0.017)。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小肝癌是安全、可行的且近期疗效优于传统开放手术。
周兵汪正伟牛坚王飞通魏鑫刘斌
关键词:肝肿瘤
CD90和IGF1R蛋白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CD90、IGF1R蛋白产物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原发性胆囊癌中CD90、IGF1R的阳性表达率,并以同期20例慢性胆囊炎作对照(对照组)。结果:(1)原发性胆囊癌CD90蛋白阳性表达率63.89%、IGF1R蛋白阳性率47.2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10%:(2)CD90蛋白在有淋巴结远处转移、NevinⅣ-Ⅴ期患者中阳性率(79.17%)高于无转移、NevinⅠ-Ⅲ期的患者(33.33%):IGF1R在低分化、有淋巴结远处转移阳性率(84.62%、62.50%)高于高中分化、无转移(26.09%、16.67%):(3)IGF1R与CD90两者呈正相关(P〈0.05):(4)CD90阳性(IGF1R阳性)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CD90阴性(IGF1R阴性)患者。结论:联合检测CD90、IGF1R蛋白在原发性胆囊癌中表达有助于反映原发性胆囊癌生物学特性、为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指标。
牛坚王月刘斌朱志军申海莲
关键词:原发性胆囊癌肿瘤干细胞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的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总结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82例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对围手术期和手术的处理方法、效果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2例患者全部治愈,手术时间(55.3±17.6)min。18例行胆囊次全切除,5例中转开腹手术。无术后腹腔出血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住院时间(7.5±3.2)天。结论术前积极改善肝功能,术中仔细分离操作,术后采取积极预防措施,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是安全可靠的。
李克清刘斌沈忱牛坚魏鑫王飞通
关键词:胆囊结石肝硬化腹腔镜手术
维拉帕米对体内外胰腺癌SW1990细胞侵袭转移影响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家族成员2(ATP-binding cassette superfamily G member 2,ABCG2)抑制剂维拉帕米对体内外胰腺癌SW1990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以终浓度分别为0、12.5、25、50、100和200μmol/L维拉帕米处理SW1990细胞24、48和72h后,以CCK-8法检测维拉帕米对SW1990细胞增殖抑制影响;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维拉帕米对体内外SW1990细胞ABCG2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Transwell小室侵袭迁移实验及划痕实验分析维拉帕米处理后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改变。将SW1990细胞接种至裸鼠皮下,对比观察维拉帕米干扰前后肿瘤细胞在裸鼠体内的成瘤情况;免疫组化分析裸鼠肿瘤组织中ABCG2的表达。结果 CCK-8检测结果显示,浓度为25~100μmol/L维拉帕米对胰腺癌SW1990细胞的抑制呈现明显的剂量及时间依赖性。划痕实验结果显示,细胞平均迁移率比较,划痕24h维拉帕米组为(19.2±2.04)%,对照组为(36.8±2.25)%,t=-17.23,P〈0.001;48h维拉帕米组为(43.7±3.14)%,对照组为(78.4±2.67)%,t=-23.85,P〈0.001。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维拉帕米组平均穿膜细胞数为46.6±3.3,明显少于对照组的90.2±2.7,t=-47.2,P〈0.001;迁移实验结果显示,维拉帕米组平均穿膜细胞数为61.4±2.8,亦少于对照组的110.3±3.5,t=-39.5,P〈0.001;蛋白质印迹法及RT-PCR结果显示,维拉帕米能够明显降低体内外SW1990细胞ABCG2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裸鼠成瘤实验结果显示,细胞接种后10d左右可见肿瘤结节,50d时维拉帕米组裸鼠肿瘤体积为(521.6±48.5)mm3,小于对照组的(1 496.6±73.1)mm3,t=-38.6,P〈0.001;维拉帕米组瘤质量(0.53±0.18)g,明显低于对照组(1.61±0.45)g,t=-22.49,P〈0.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维拉帕米能明显降低SW1990细胞ABCG2的表达。结论 维拉帕米能明显抑制胰腺癌SW1990细胞在体内外的侵袭和转移,其机制可能与维拉帕米下调ABCG2的�
王飞通汪正伟刘小云周兵魏鑫牛坚刘斌
关键词:维拉帕米胰腺癌细胞株
siRNA封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类受体对肝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类受体(IGFIR)的短发夹环RNA质粒(pSUPER-siRNA—IGFIR)能否有效抑制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侵袭能力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设计并合成靶向IGFIR的siRNA片段并构建Psuper—siRNA-IGFIR表达质粒,将其转入MHCC97H、SMMC7721细胞,通过G418筛选出稳定株。通过黏附实验、Boyden小室实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观察各细胞株侵袭能力的变化并采用明胶酶法测定肝癌细胞的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增殖相关基因的变化。并设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结果MHCC97H-IG-FIR-siRNA、SMMC7721-IGFIR-siRNA黏附能力比对照组下降约5倍(MHCC97H)和6倍左右(SMMC7721),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下降,下降各约3倍,细胞克隆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约6倍和8倍,其MMP-2、MMP-9、ICAM-1、LNR、E-cadherin表达比对照组低。结论构建的pSUPER-siRNA-IGFIR具有RNA干扰作用,可抑制肝癌细胞株转移能力。
牛坚梁磊李向农温泉韩泽广
关键词:肝细胞RNA干扰基因表达
肝癌特异性启动子调控的双靶位慢病毒载体的构建、鉴定及其在肝癌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2011年
目的探讨survivin-CMV特异性启动子调控的双靶点慢病毒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RT-PCR扩增anti-AFP-scFv,测序鉴定,双酶切连接,获得pMD2G-anti-AFP-scFv质粒。针对已经筛选确定的IGF1R基因干扰有效序列,合成靶序列的OligoDNA,退火形成双链DNA,与质粒pPRIME连接得到pPRIME-miR30-shRNA-IGF1R质粒。RT-PCR扩增survivin-CMV肝癌特异性启动子,测序鉴定,与双酶切的质粒pPRIME-miR30-shRNA-IGF1R连接,得到质粒sur-CMV-pPRIME-miR30-shRNA-IGF1R。用sur-CMV-pPRIME-miR30-shRNA-IGF1R, psPAX2, pMD2G-anti-AFP-scFv共转染293T细胞,经过病毒空斑纯化,包装成慢病毒,测定病毒滴度。RT-PCR、Westernblot检测IGF1R表达,竞争抑制实验检测抗人AFP单链抗体活性。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结果成功构建survivin-CMV肝癌特异性启动子调控的慢病毒AFP-sur-CMV-PRIME-miR30-shRNA-IGF1R;滴度为4.58×109PFU/mL;AFP-sur-CMV-PRIME-miR30-shRNA-IGF1R抑制了肝癌细胞IGF1R表达,竞争实验显示抗人AFP单链抗体的基因高效表达,该慢病毒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结论本次实验构建的慢病毒载体具有良好的靶向性,为肝癌生物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新的思路。
徐震牛坚刘斌
关键词:单链抗体慢病毒
慢病毒介导的双干扰RNA同时沉默IGF1R和EGFR蛋白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双靶向IGF1R和EGFR基因的小干扰RNA(si RNA)慢病毒对肝癌细胞SMMC7721中IGF1R和EGFR表达的影响及其对细胞生长的作用。方法针对已经筛选确定的IGF1R和EGFR基因干扰有效序列,合成靶序列的Oligo DNA,退火形成双链DNA,与pLVTHM载体连接产生pLVTHM-IGF1R。RT-PCR合成含H1启动子EGFR-si RNA表达框,克隆入pLVTHM-IGF1R中形成pLVTHM-IGF1R-EGFR-si RNA。用pLVTHM-IGF1R-EGFR-si RNA、psPAX2和pMD2G 3质粒共转染包装细胞293T细胞,包装产生慢病毒LVTHM-IGF1R-EGFR-si RNA,大量扩增,氯化铯梯度离心纯化,测病毒滴度。用LVTHM-IGF1R-EGFR-si RNA感染SMMC7721细胞(感染组),以未经处理的SMMC7721细胞(细胞对照组)及空载体质粒LVTHM(空载体对照组)作为对照。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IGF1R和EGFR的表达,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细胞生长,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成功构建慢病毒LVTHM-IGF1R-EGFR-si RNA;病毒滴度为4.58×109pfu/ml;LVTHM-IGF1R-EGFR-si RNA明显抑制肝癌细胞中IGF1R和EGFR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别为细胞对照组及空载体对照组的5%、4%和4%、3%以及10%、11%和8%、9%(P<0.05),同时能抑制肝癌细胞生长(P<0.05),促进肝癌细胞凋亡(P<0.05)。结论靶向IGF1R和EGFR基因siRNA慢病毒可同时有效封闭肝癌细胞中的IGF1R及EGFR,降低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为以IGF1R和EGFR基因为靶点的肝癌生物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牛坚刘斌潘晴于彬李向农
关键词:慢病毒肝癌
Survivin-pPRIME-IGF1R-miR30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对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
2010年
目的:探讨survivin启动子调控的重组慢病毒survivin-pPRIME-IGF1R-miR30载体(简写为sur-IGF1R-miR30)对肝癌Hep3B细胞IGF1R表达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PCR扩增survivin启动子,构建sur-pPRIME;将针对IGF1R基因的干扰序列与sur-pPRIME载体连接,构建sur-IGF1R-miR30慢病毒载体。将sur-IGF1R-miR30、psPAX2和pMD2G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扩增慢病毒,检测病毒滴度。以sur-IGF1R-miR30感染人肝癌Hep3B细胞和胎肝L-02细胞,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Hep3B细胞IGF1R的表达,CCK-8法检测Hep3B细胞的生长。结果:成功构建survivin启动子调控的慢病毒载体sur-IGF1R-miR30,滴度为4.58×109PFU/ml。Sur-IGF1R-miR30感染后,Hep3B细胞中特异表达荧光蛋白,L-02细胞中基本没有表达。Sur-IGF1R-miR30感染Hep3B细胞可阻断IGF1RmRNA和IGF1R蛋白的表达。Sur-IGF1R-miR30感染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第7天时的抑制率达60%(P<0.05)。结论:成功构建的重组慢病毒载体sur-IGF1R-miR30可有效地降低肝癌细胞中IGF1R的表达,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
牛坚刘斌于彬王月李向农
关键词:SURVIVIN启动子慢病毒RNA干扰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