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牟晓慧

作品数:12 被引量:7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四川盆地
  • 3篇盆地
  • 3篇飞仙关组
  • 2篇地质
  • 2篇端点
  • 2篇油气开采
  • 2篇油田
  • 2篇三叠
  • 2篇沙河街组
  • 2篇深度域
  • 2篇时间域
  • 2篇水平井
  • 2篇平井
  • 2篇靶点
  • 2篇成藏
  • 1篇地层
  • 1篇地质建模
  • 1篇地质意义
  • 1篇断块
  • 1篇岩溶

机构

  • 10篇中国石油天然...
  • 6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大港油田
  • 1篇北京雅丹石油...

作者

  • 12篇牟晓慧
  • 5篇唐和军
  • 4篇李宁
  • 4篇罗冰
  • 4篇张静蕾
  • 3篇夏吉文
  • 2篇谭秀成
  • 2篇李倩
  • 2篇李凌
  • 2篇周连敏
  • 2篇王晶晶
  • 2篇刘川
  • 2篇刘宏
  • 2篇刘文钰
  • 2篇刘晓光
  • 1篇廖明光
  • 1篇王建富
  • 1篇刘建锋
  • 1篇檀朝琴
  • 1篇李宏军

传媒

  • 2篇四川地质学报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中国石油和化...
  • 1篇地质与资源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录井工程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港埕海油田“滩海模式”剩余油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认识和掌握剩余油分布规律,即明确高含水后期剩余油所在的空间位置、规模及其与储集层非均质性、注采状况之间的关系,是进一步提高驱油效率及采收率的前提和基础。结合滩海地区埕海油田"海油陆采"开发现状,综合分析埕海油田剩余油平面、垂向分布特征,首次将埕海油田剩余油分布模式定义为"滩海模式",并划分为难以效益开采型、水驱滞留型和水驱优势型,其中难以效益开采型分为特殊岩性型和深层油藏型;水驱滞留型分为井网难以控制型、层间差异型、单向受效型、局部微构造型、河道砂边部尖灭型、长水平段水平井动用不均型;水驱优势型分为沉积韵律控制型、夹层遮蔽型、底水稠油油藏水锥型、沉积相带控制型。研究认为,埕海油田剩余油平面上呈孤岛状或条带状,纵向上受非均质性及沉积韵律影响,为下一步剩余油挖掘和提高埕海油田采收率提供了支撑。
李宁刘文钰刘建锋张静蕾牟晓慧唐和军
关键词:剩余油采收率
歧口凹陷沙一段颗石灰岩的发现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13
2007年
歧口凹陷沙河街组一段广泛发育"纹层状钙质泥岩"、"油页岩",然而,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以及全岩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这些"纹层状钙质泥岩"、"油页岩"相当部分是由泥岩和颗石灰岩呈纹层状互层构成的。颗石灰岩的地球化学分析、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其与海水有关,进一步比较现代黑海颗石藻发育环境及纹层状的颗石藻沉积物特征,发现歧口凹陷乃至渤海湾盆地沙一段广泛发育的颗石灰岩与黑海颗石藻沉积物产状极为类似。这说明歧口凹陷颗石灰岩是在渤海湾盆地与外海沟通期间,由外海进入渤海湾湖盆的颗石藻勃发、沉积的结果。
牟晓慧董兆雄张建李会慎李宏军
关键词:歧口凹陷古近纪
蜀南地区飞仙关组高精度层序地层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针对四川盆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层序地层存在多种不同划分方案,以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理论与方法为指导,以蜀南地区飞仙关组台地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为研究对象,以野外露头剖面、岩芯、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为基础,综合应用岩性突变面、沉积相转换面、沉积物空间堆积样式的变化、早期成岩变化、电测井曲线特征以及地震反射特征等标志,识别出不同级次的11个层序界面,据此将本区飞仙关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TSQ1和TSQ2)和10个四级层序,其中TSQ1可细分出6个四级层序,TSQ2可再分出4个四级层序,并将其与传统地层单位进行对比:三级层序TSQ1和TSQ2分别对应于飞一段+飞二段地层和飞三段+飞四段地层。通过层序地层对比和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指出这些层序在全区均具有良好的可对比性和等时性,每个层序均具有快速海侵到缓慢海退的特点,均由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构成,未发现低位体系域和凝缩段。层序与储层关系的研究表明,四级层序Ⅲ和Ⅷ是台内鲕滩这种有利储集相带的主要发育层位,所形成的滩相鲕粒灰岩储层与高位体系域的向上变浅序列和早期暴露及其所导致的大气淡水淋溶改造有关,平面上集中分布于中东部地区。
廖明光周素彦罗冰李凌牟晓慧夏吉文周小刚冯钰
关键词:层序地层层序界面层序格架飞仙关组三叠系
大港油田滩海区域ZH5断块厚砂体夹层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大港油田滩海区域ZH5断块发育单层厚砂体,目前开发效果差,急需开展夹层研究,寻找注水未波及区,挖掘剩余油.通过采用孔隙度-渗透率交会法与测井识别法有效识别,研究区夹层主要为泥质夹层和物性夹层.夹层纵向对应关系差,平面分布受沉积微相展布特征控制,主要发育于滩坝沉积的侧部.泥质夹层主要分布于断块的中南部,呈条带状分布,物性夹层呈片状不稳定分布.通过对ZH29-29井封堵水淹层,控水效果良好.
李宁牟晓慧黄国梁唐和军蒋成成金海锋
关键词:夹层大港油田
预测水平井的入口靶点和末端点的深度的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预测水平井的入口靶点和末端点的深度的方法和装置,属于油气开采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在时间域地震剖面图中标记出已钻井的入口靶点和垂直投影点,并标记出水平井的入口靶点和末端点,在深度域油藏剖面图中标记出已钻...
周连敏王晶晶刘川唐和军张静蕾李倩牟晓慧
文献传递
埕海一区沙河街组油藏确定性建模与随机性建模研究与应用
2014年
埕海一区沙河街组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42.0×10t,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钻井揭示储层非均质性强,剩余油局部分布日趋明显。运用精细地层对比、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技术,开展油藏确定性建模与随机建模研究,进一步落实地下储层的分布特征,指导完善产能井方案部署,提高油田开发效果。
王建富付有义牟晓慧檀朝琴李宁胥昊
关键词:储层非均质性地质建模沙河街组
埕海6区块火成岩类型及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针对埕海6区块火成岩刻画难度大、控藏机理难以厘清等问题,综合利用岩心、镜下鉴定、测井、录井、地震等资料,并采用地震剖面追踪、地震属性提取、相干体切片等技术,开展深化认识火成岩分布规律研究,有效识别火成岩类型及纵、横向展布范围,对火成岩分布规律进行验证和刻画,进一步明确火成岩区域控藏机理。结果表明,研究区火成岩表现为2种岩性、多期喷发特征,火成岩类型以喷出岩和火山碎屑沉积岩为主,岩性以致密玄武岩为主,沙河街组至馆陶组末期为火成岩喷发期;火成岩测井及地震响应明显,多方法、多属性技术相互配合验证并与火成岩分布范围有良好的匹配关系。通过对研究区火成岩的识别,明确研究区火成岩的发育有利于各断块岩性圈闭形成一系列火成岩遮挡的构造-岩性油气藏,对指导研究区油气发现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张静蕾刘文钰李宁牟晓慧唐和军
关键词:火成岩
四川盆地南部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一段台内鲕滩的主控因素被引量:17
2010年
四川盆地飞仙关组台缘鲕滩气田的发现,激励了人们重新认识台内鲕滩的发育分布规律及其勘探前景。根据野外露头及钻孔资料的分析,认为四川盆地南部飞仙关组一段的台内鲕滩具有发育向上变浅序列、单滩体厚度一般小于3m、横向连续性较差的特征。着重分析了沉积期古地貌、古水深、海水动荡程度以及古海平面相对升降变化对台内鲕滩的控制作用,并把滩体的发育阶段分为雏滩期(低速建造期)、滩核期(高建造期)及衰亡期3个阶段。结果表明,在缓慢等效的海退过程中,处于高能沉积界面附近的水下古高地有利于台内鲕滩的形成,继承性的泸州古隆起核部是区内有利的滩体发育区,形成的台内滩体具有一定的厚度规模和较大的分布面积。这一认识可为该区飞仙关组台内鲕滩的下一步勘探提供必要的地质支持。
谭秀成牟晓慧罗冰刘宏刘晓光丁熊吴晓庆吴兴波
关键词:主控因素四川盆地
预测水平井的入口靶点和末端点的深度的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预测水平井的入口靶点和末端点的深度的方法和装置,属于油气开采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在时间域地震剖面图中标记出已钻井的入口靶点和垂直投影点,并标记出水平井的入口靶点和末端点,在深度域油藏剖面图中标记出已钻...
周连敏王晶晶刘川唐和军张静蕾李倩牟晓慧
文献传递
四川盆地蜀南地区飞仙关组沉积格局与演化被引量:3
2010年
通过对野外露头剖面、录井、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深入研究了四川盆地蜀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的沉积格局、沉积相的类型、特征、分布及演化。认为本区飞仙关组以堆积海相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及其两者的混合沉积为特征,属于混积台地类型,主要由潮坪、泻湖、台内滩相等组成。指出以鲕粒灰岩为代表的台内滩有利储集相带在纵向上具有明显的层位性,主要产于飞一段和飞三段,平面上集中分布于泸州古隆起区。
吴家杰罗冰夏吉文牟晓慧
关键词:飞仙关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