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中英

作品数:17 被引量:71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动脉
  • 7篇血管
  • 6篇静脉
  • 5篇血栓
  • 4篇静脉血
  • 4篇静脉血栓
  • 3篇血管外科
  • 3篇手术
  • 3篇外科
  • 2篇丹红
  • 2篇丹红注射液
  • 2篇丹红注射液治...
  • 2篇动静脉
  • 2篇动静脉瘘
  • 2篇血栓溶解
  • 2篇手术治疗
  • 2篇缺氧
  • 2篇缺氧诱导
  • 2篇缺氧诱导因子
  • 2篇注射

机构

  • 17篇吉林大学第一...
  • 2篇天津市胸科医...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吉林省德惠市...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17篇王中英
  • 9篇孙喜伟
  • 8篇王琦
  • 6篇程志华
  • 6篇张阳
  • 5篇孙思翘
  • 5篇赵文光
  • 3篇孙晓峰
  • 3篇王帅
  • 2篇刘超
  • 2篇方艳秋
  • 2篇孟晶
  • 2篇谭岩
  • 2篇马可
  • 1篇崔阳
  • 1篇董春哲
  • 1篇李儒辉
  • 1篇张海玲
  • 1篇张蕾
  • 1篇廉士珍

传媒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2011年中...
  • 1篇特产研究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第八届全国血...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犬1型腺病毒E1B-55K蛋白的结构预测及分析
2020年
犬1型腺病毒E1区包括E1A、E1B-55K和E1B-19K。为了研究E1B-55K可延缓细胞过早凋亡,并协助mRNA翻译的作用。本文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E1B-55K蛋白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跨膜区结构、二级及三级结构、磷酸化及糖基化位点和抗原表位,并分析其结构和功能。结果发现E1B-55K有424个氨基酸,原子组成为C2199H3535N575O538S39,分子量为47887.13,带负电与正电的氨基酸残基总数分别为25和46个,不稳定指数为42.53。E1B-55K蛋白有23个磷酸化位点。只有1个糖基化位点位于第64位。E1B-55K是平均亲水系数为0.662的疏水蛋白,无信号肽和跨膜区结构。二级结构中折叠占12.50%、螺旋占38.68%、无规卷曲和延伸链分别为23.58%和25.24%。在三级结构中获得E1B-55K蛋白的可信度和覆盖率分别为38.6%和2%。有17个抗原决定簇和45个优势的B细胞抗原表位存在于E1B-55K蛋白中。从而得出预测E1B-55K蛋白的性质、结构和功能有助于建立基于E1B-55K的ELISA检测方法和亚单位疫苗的结论。
郑伟刘晓颖廉士珍张蕾张海玲吕爽李亚丽王中英闫喜军朱言柱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
尿激酶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模型兔血清D-二聚体以及血栓溶解体积和血栓清除率的关系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通过连续检测尿激酶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模型兔血清D-二聚体值以及血栓溶解体积和血栓清除率结果,探讨三者间的关联性.方法 选择清洁级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0只,制作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模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3组,每组10只,A组:帕肝素+5%葡萄糖生理盐水;B组:帕肝素+尿激酶+5%葡萄糖生理盐水;C组(空白对照组):帕肝素+尿激酶+5%葡萄糖生理盐水.分别于造模前、造模成功后1h、每次尿激酶治疗后4h进行D-二聚体含量检测,计算静脉造影所显示血栓的体积及血栓清除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和B组在开始治疗后D-二聚体测量值均先升高后降低,C组测量值无显著变化.3组尿激酶治疗各时间点D-二聚体测量值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3[(164.6 ±21.3)、(264.2±16.5)、(66.5±8.1) ng/ml]、T4[(131.2±11.8)、(94.3±6.5)、(65.3±7.7)ng/ml]、T5[(88.5±6.7)、(46.4±4.9)、(64.2±7.2)ng/ml]时间点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T3时间点D-二聚体峰值为(305.6±21.3) ng/ml,相应的血栓溶解体积为(6.04 ±3.21) ml,B组T3时间点D-二聚体峰值为(264.2±16.5)ng/ml,相应的血栓溶解体积为(2.13 ±0.49) ml(P <0.05);A组T5时间点D-二聚体测量值为(88.5±6.7)ng/ml,相应的血栓溶解体积为(1.95 ±0.75) ml,B组T5时间点D-二聚体测量值为(46.4 ±4.9) ng/ml,相应的血栓溶解体积为(0.56 ±0.18) m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尿激酶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模型兔的过程中血浆D-二聚体值并非随着血栓的溶解而进行性上升.D-二聚体测量值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通过测定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前期的溶栓治疗效及最终血栓溶解起到预测作用。
王琦孙喜伟王中英王帅刘超
关键词:D-二聚体
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模型大鼠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白介素6与血栓溶解体积之间的关联研究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究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模型大鼠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白介素6与血栓溶解体积之间的关联。方法:选择清洁级健康SD大鼠60只,制作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模型,按照处置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即模型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大鼠。分别于造模前和造模成功后不同时间点进行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含量测定,并且计算静脉造影所显示的血栓溶解体积,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鼠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在手术后血清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测量值均先升高后降低,模型组出现2次峰值,假手术组升高3 h达到峰值后即逐渐下降,至术后24 h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在手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含量均先升高后降低,且模型组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各时间点的D-二聚体测量值与相应的血栓溶解体积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Pearson系数为0.307,R2=0.412(P<0.05)。结论: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模型大鼠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白介素6随着时间呈现均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这些变化能够反映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血液凝聚状态和纤维蛋白溶解过程。
王琦孙思翘程志华王中英刘超
关键词: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白介素6
9例股动脉损伤的救治被引量:1
2007年
王中英赵文光张阳李儒辉
关键词:股动脉救治
超声诊断小腿深静脉血栓及鉴别诊断被引量:25
2007年
目的分析小腿深静脉血栓的超声诊断方法及其声像图特点。方法对59例67条下肢疑诊小腿深静脉血栓患者,均行超声检查。结果59例患者的67条下肢中35例患者的37条(55.2%)下肢诊为小腿深静脉血栓(8条小腿深静脉血栓伴浅静脉血栓,其中1条伴淋巴水肿;1条小腿肌间静脉血栓伴淋巴水肿),其中32条(86%)下肢为小腿肌间静脉血栓;2条(0.5%)下肢为腓静脉血栓;3条(0.8%)下肢为胫后静脉血栓,其中2条为胫后静脉血栓合并肌间静脉血栓。未见胫前静脉受累。19例患者25条(37.3%)下肢诊为淋巴水肿,5例(7.5%)诊为肌间血肿。结论超声有助于明确小腿深静脉血栓诊断,并能对类似小腿深静脉血栓疾病症状的疾病进行鉴别。
孙晓峰王琦曹殿波王中英
关键词:超声
HIF-1α治疗家兔肢体缺血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基因治疗家兔肢体缺血模型的疗效。方法在家兔缺血模型的肢体内注射携带/HIF-1α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HIF-1α,检测HIF-1α基因在缺血肌组织中表达情况,并观察其生物学特点。实验以携带GF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GFP为对照。结果免疫组化染色均检测到HIF-1α的表达。转AdHIF-1α基因治疗组毛细血管计数及小动脉计数均高于AdGFP转导的对照组(P<0.05)。动脉造影证明基因治疗组促进缺血肢体侧支循环建立更为有效。结论家兔缺血肢体内注射AdHIF-1α能够获得外源基因蛋白质的有效表达,能有效的促进血管生成及侧支循环建立。
孙晓峰谭岩董春哲王琦方艳秋王中英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基因治疗
布鲁菌病伴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一例被引量:4
2017年
患者男,65岁。因发热2个月,胸痛10d,于2016年6月收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血管外科。患者为个体餐饮从业者,长期接触牲畜及其肉制品。
王帅刘晗王琦王中英程志华
关键词: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布鲁菌病血管外科从业者肉制品
HIF-1α与VEGF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缺血下肢血管及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患者缺血下肢的表达及分布规律,为应用HIF-1α基因治疗缺血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5例ASO截肢患者肢体的血管、肌组织及3例正常人肌组织中的HIF-1α、VEGF蛋白进行检测;同时应用CD34标记血管,根据CD34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数测定微血管密度(MVD)。结果:ASO患者缺血肢体主干血管及缺血肌组织内HIF-1α、VEGF表达灰度值较正常人均明显增加,MVD计数增加。增加最高的是胫后动脉(HIF-1α为932.5±545.2,VEGF为354.5±75.8,MVD为38.4±8.4),股浅动脉、胫前动脉、小腿缺血肌肌间动脉、小腿缺血肌以及足坏死肌中HIF-1α和VEGF表达量均明显低于胫后动脉;在缺血血管壁内,HIF-1α、VEGF表达量及MVD计数均随着缺血程度的加重而增加;而在缺血肌组织内,HIF-1α、VEGF表达量及MVD计数增加均与缺血程度无关联;HIF-1α、VEGF在缺血肌组织内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缺血大血管。结论:HIF-1α、VEGF在ASO患者缺血肢体主干血管和缺血肌组织中均有较高水平表达,但在缺血肌组织内的表达均明显低于缺血大血管。
孙晓峰所剑王琦刘婷崔阳王中英杨学明方艳秋谭岩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基缺血肢体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股胭动脉TASCⅡC、D型病变的旁路转流与腔内治疗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总结泛大西洋协作组织(TransAtlantic InterSociety Consensus,TASCⅡ)C、D型股胭动脉闭塞性病变腔内介入治疗及旁路转流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经腔内介入治疗或旁路转流手术的TASCⅡC、D型股胭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146例(167条肢体),腔内介入治疗68例(73条),旁路转流手术78例(94条),分析2组患者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情况及远期通畅率、保肢率等。结果2组保肢率(97.3%和9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6,P〉0.05);转流组术后36个月-期通畅率(71.7%)优于腔内组(42.1%)(χ^2=5.070,P〈0.05);转流组12、24、36个月二期通畅率为94.2%、89.6%、85.1%,优于腔内组的83.1%、72.2%、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823、5.103、5.476,P值均〈0.05)。转流组再狭窄、闭塞以吻合口内膜增生为主,腔内组以支架内内膜增生居多(χ^2=10.041,P〈0.05)。结论对于TASCⅡC、D型病变,旁路转流手术仍是首选。
王帅孙思翘程志华孙喜伟王中英张阳赵文光王琦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血管外科手术
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杂交手术治疗
2015年
目的探讨杂交技术治疗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应用杂交技术治疗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1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围术期无死亡病例。手术成功率95.6%。围术期严重并发症5例(3.7%),大腿截肢2例。踝肱指数(ABI)由术前0.35±0.23增加至术后0.87±0.23(P<0.01)。随访3~60个月〔平均(25±7.3)个月〕,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及3年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5.9%、89.7%、86.79%和55.2%,二期通畅率分别为100%、98.8%、90.7%和65.8%,术后1年和3年的截肢率分别为4.0%和21.1%。结论杂交技术能够降低手术创伤,扩大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并提高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效果。
程志华王琦孙喜伟孙思翘王中英赵文光
关键词: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重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