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丽天

作品数:61 被引量:373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3篇内障
  • 23篇白内障
  • 16篇细胞
  • 11篇上皮
  • 11篇上皮细胞
  • 9篇人工晶体
  • 8篇晶体上皮
  • 7篇摘除
  • 7篇植入
  • 7篇手术
  • 7篇青光
  • 7篇青光眼
  • 7篇晶体上皮细胞
  • 7篇角膜
  • 7篇超声
  • 6篇增殖
  • 6篇上皮细胞增殖
  • 6篇细胞增殖
  • 6篇晶状体
  • 6篇超声乳化

机构

  • 53篇上海第二医科...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 3篇河南医科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潍坊医学院
  • 2篇常州市钟楼医...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常熟市第一人...
  • 1篇上海市江湾医...
  • 1篇青岛市第八人...
  • 1篇常熟市第六人...

作者

  • 61篇王丽天
  • 23篇陆道炎
  • 23篇陈才根
  • 20篇吴念祖
  • 9篇陆放
  • 8篇盛耀华
  • 6篇李增琦
  • 6篇周绍荣
  • 5篇饶惠英
  • 5篇祝肇荣
  • 5篇吴强
  • 5篇李秋明
  • 4篇夏小平
  • 4篇张凤妍
  • 3篇辜臻晟
  • 3篇高正茂
  • 3篇华佩炎
  • 2篇高金榜
  • 2篇朱洁洁
  • 2篇张钧

传媒

  • 9篇中华眼科杂志
  • 8篇中国实用眼科...
  • 6篇眼外伤职业眼...
  • 5篇临床眼科杂志
  • 5篇眼科研究
  • 5篇眼科新进展
  • 5篇上海第二医科...
  • 5篇实用眼科杂志
  • 3篇上海医学
  • 2篇眼视光学杂志
  • 2篇中国眼耳鼻喉...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中华儿童保健...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7篇1999
  • 6篇1998
  • 10篇1997
  • 8篇1996
  • 2篇1995
  • 3篇1994
  • 7篇1993
  • 2篇1992
  • 4篇1991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眼前段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mRNA的表达
1999年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1,PAI1)是纤溶酶原激活物(plasminogenactivators,PAs)特异的生理抑制剂;它可通过抑制PAs对纤溶酶原的激活而发挥其重要的生物学作用[1]...
吴强陆道炎王丽天陈才根
关键词:白内障眼房水PAI-1MRNA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手术性散光的关系被引量:15
2002年
回顾性综述了引起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性散光的常见原因和解决方法 ,以及常用的计算公式和测量仪器 。
张钧王丽天盛耀华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影响因素
水分离与娩核被引量:1
1996年
本文以120只牛眼为实验材料,截囊后随机分组进行水分离或不行水分离,然后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生理盐水娩核。我们得出结论:水分离后的晶体核直径及厚度明显的小于非水分离者(P<0.01),由此造成的水分离后的娩核力(即玻璃体腔内生理盐水注射量)明显的小于非水分离后的娩核力(P<0.05)。
饶惠英王丽天周绍荣
关键词:水分离娩核白内障摘除
小切口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变化被引量:10
1997年
本文采用改良的巩膜隧道式眉状小切口(弦长6mm),观察50例(58只眼)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三个月内不同时间的角膜散光变化,发现术后散光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一个月时散光已基本稳定,为0.94±0.84D,与术前0.75±0.68D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且裸视力达到0.5以上的有36只眼占62%。提示该种小切口手术能在术后早期获得较快的视力恢复,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庄槿周绍荣王丽天
关键词:白内障囊外摘除角膜散光
肝素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病理研究被引量:4
1998年
家兔行晶体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皮质冲吸液中含肝素100U/ml。术后不同的时间分别摘除眼球,用光镜、电镜和放射自显影方法观察眼内组织的变化。发现用肝素后眼内组织的炎症及纤维蛋白沉着较对照组轻,后囊细胞增生较不活跃。结论认为肝素可能"推迟"上皮细胞向成纤维样细胞的转化。
夏小平陆道炎王丽天陈才根吴念祖
关键词:白内障后发性晶体摘除肝素病理
瞳孔区纤维膜——后房型人工晶体早期并发症被引量:8
1992年
白内障囊外摘除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手术,越来越被广大的眼科医生所采用,其手术的优点是一致公认的。术后瞳孔区的纤维膜复盖于人工晶体的表面是手术的早期并发症之一。我们随访了七个病人共计八眼的瞳孔区纤维膜的出现和消退过程,并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纤维膜的结构,对纤维膜的预防和治疗提出了新的途径。
祝肇荣王丽天
关键词:人工晶体植入术白内障摘除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治疗近视眼
1993年
本文描述70例(100只眼)近视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的适应征、术前检查及手术方法,术后随访6月~5.5年,平均20.5月,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其中高度近视术后视力达0.5以上者占78%,中度近视达88.9%。并较详细的分析了影响手术的各种因素,对近视合并散光及重复手术作了初步的探讨。
吴念祖王丽天
关键词:近视眼角膜切开术
二期人工晶体植入被引量:6
1997年
张凤妍张效房王丽天
关键词:人工晶体植入术二期手术
细胞外基质蛋白促晶状体上皮细胞粘附的作用被引量:3
1998年
目的探讨纤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Ⅰ型胶原3种细胞外基质蛋白促牛晶状体上皮细胞(LEC)的粘附作用,从细胞生物学方面阐述后囊膜混浊(PCO)发生的病理学机制。方法应用3H—TDR掺入法研究纤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I型胶原和鸡卵白蛋白对体外培养的牛LEC的粘附作用。结果牛LEC能够粘附到包被有不同浓度的纤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Ⅰ型胶原培养板表面上,呈现出浓度和时间效应特点;但牛LEC不能够粘附到包被有不同浓度的鸡卵白蛋白培养板表面上。结论纤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Ⅰ型胶原能够介导LEC粘附到后囊膜上,在PCO发生过程中它们可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吴强陈才根王丽天吴念祖
关键词:晶状体上皮细胞细胞外基质蛋白LECPCO
tPA对晶体上皮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代谢的影响被引量:4
1996年
观察了tPA对体外培养的牛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胶原和透明质酸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tPA对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无影响;可使细胞透明质酸合成减少,以8000u/ml时效果较明显。提示(1)其抑制后囊混浊形成作用是通过减少纤维蛋白和其对晶体上皮细胞的作用来实现;(2)其用于眼部是安全的。
李秋明陆道炎王丽天陈才根吴念祖
关键词:晶体上皮细胞细胞外基质激活物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