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平 作品数:74 被引量:301 H指数:9 供职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 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衰老细胞比例及衰老相关细胞因子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不同疾病状态下外周血衰老细胞比例和衰老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诊的AM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初诊组17例、缓解组16例、复发组12例),瑞吉和衰老特异性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观察各组患者外周血白血病细胞形态和衰老细胞比例,流式微球分析技术(CBA)检测各组患者血清衰老相关细胞因子IL-8、IL-1β、IL-6、IL-10水平,比较组间差异及临床意义。结果:复发组外周血涂片瑞吉染色显示白血病细胞形态明显增大且SA-β-gal阳性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1);复发组血清衰老相关细胞因子IL-8、IL-1β、IL-6、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患者血清衰老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与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无相关性(P>0.05);IL-8水平较高的复发患者呈再诱导缓解率低趋势且复发后总生存差(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IL-8是复发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ML患者外周血中衰老细胞比例和衰老相关细胞因子IL-8、IL-1β、IL-6、IL-10水平显著升高,与疾病复发密切相关,且IL-8水平较高的复发患者预后差。 刘琳琳 陶千山 王会平 张青 翟志敏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 衰老细胞 靶向CD123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最新进展 被引量:4 2016年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最常见的、死亡率最高的一类白血病。在过去的40年里,尽管人们对于AML的认识更加深入,但是与其他血液肿瘤相比,AML的治疗并没有明显的变化。CD123是AML相关抗原,高表达于白血病干细胞,低或不表达于正常造血干细胞。作为治疗AML的潜在治疗靶点,近期靶向CD123+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已经有了新的进展,尤其是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细胞治疗技术发展迅速。早期研究也已经证实CD123 CAR-T细胞具有抗白血病效应,而且对正常造血系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也为临床治疗复发/难治AML提供了新的思路。 张家奎 阮燕洁 王会平 翟志敏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 CD123 免疫治疗 T细胞 senex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senex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在AML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enex基因在21例初诊AML患者(初诊组)、27例骨髓完全缓解的AML患者(缓解组)、19例骨髓复发的AML患者(复发组)以及12例对照者(对照组)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比较4组之间的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并分析senex基因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和疗效的关联性。结果初诊组senex基因表达水平高于缓解组(4.06±2.72 vs 2.52±1.83,P=0.04)和对照组(4.06±2.72 vs 1.22±0.48,P=0.001),复发组senex基因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3.27±2.54 vs 1.22±0.48,P=0.017),且各亚型之间以AML-M3的senex基因表达水平最高。AML患者senex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存在相关性(rs=0.557,P=0.000)。此外分析AML初诊患者的临床特征显示1次化疗缓解的患者(n=14)的senex基因表达显著低于1次化疗未缓解的患者(n=7)(1.77±1.47 vs 4.85±2.20,P=0.003),并且1次化疗未缓解的患者预后均较差。结论 senex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与AML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密切相关。 曹艳芸 陶千山 王会平 胡林辉 张家奎 翟志敏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 细胞衰老 复发 凋亡抵抗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免疫状态评估与治疗调整 被引量:1 2017年 选取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llo-HSCT)后患者,该患者移植后出现反复腹痛、腹泻及皮疹等症状,起初考虑为重度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并给予强免疫抑制治疗。后患者症状一直无明显改善,且出现严重肺部真菌感染。后来检查发现该患者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比例明显升高,故针对性的对免疫抑制药物进行减量直至停用,最终患者症状缓解,Treg细胞恢复至基本正常水平。因此,对于Allo-HSCT后患者出现类GVHD症状时不能盲目加量应用免疫抑制剂,而应综合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尤其是Treg细胞情况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过度免疫抑制可能,并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阮燕洁 张家奎 王会平 翟志敏 陶千山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免疫抑制 调节性T细胞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多发性骨髓(MM)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以62例初诊MM患者和81例正常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常规结果计算得出NLR,比较NLR的差异;并以均值2.61为临界值,将MM患者分为低NLR组(NLR≤2.61)和高NLR组(NLR>2.61),然后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血红蛋白(Hb)、血清钙(Ca)、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肌酐(Cr)、国际分期标准(ISS)和总体生存期(OS)方面的差异。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 MM患者NLR水平高于对照者(t=2.54,P<0.05)。与低NLR组相比,高NLR组血清β_2-MG和Cr偏高、ISS分期偏晚、总体生存期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LR>2.61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P<0.05)。结论 MM患者外周血NLR升高提示预后不良,是影响预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孙磊 王会平 熊术道 张翠 杨冬冬 郭进京 翟志敏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预后 免疫抑制疗法对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Treg/Th17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Treg(CD4+CD25+CD127lowT细胞)/Th17(CD3+CD8-IL-17细胞)细胞在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本研究选取SAA-Ⅰ者)患儿发病中的意义,及观察Treg/Th17指标在接受免疫抑制疗法(IST)的患儿与初诊SAA-Ⅰ患儿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初诊SAA-Ⅰ、基本治愈、缓解、进步、无效患儿及健康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reg细胞、Th17细胞。结果初诊SAA-Ⅰ患儿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儿童,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低于健康儿童,Treg/Th17比值低于健康儿童(P<0.05)。5例缓解患儿,Treg细胞占CD4+细胞百分比、Th17占CD4+细胞百分比与初诊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reg/Th17比值高于初诊时(P<0.05)。2例基本治愈患儿、2例进步患儿、2例无效患儿由于例数限制,无法进行统计。2例患儿因随访时间短,无法进行疗效评价。结论初诊SAA-Ⅰ患儿Th17细胞数量升高,Treg数量下降,Treg/Th17失衡,提示两类细胞失衡可能在儿童SAA-Ⅰ免疫发病机制中起着作用。经过IST治疗后缓解的患儿,Treg/Th17比值升高,提示两类细胞较初诊SAA-Ⅰ患儿恢复平衡,Treg/Th17可能在预测SAA-Ⅰ患儿预后方面起着一定作用。 戴煜 王宁玲 王敏 王会平 储金华 杨林海 谢志伟 涂松济 谈静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抑制疗法 TH17 TREG 多发性骨髓瘤41例临床分析 李迎伟 沈元元 王会平 张翠 翟志敏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h17细胞数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h17细胞数量变化及其与临床资料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集48例住院治疗SLE患者(SLE组)及26例体检者(对照组)的外周血标本,应用5色流式细胞仪检测SLE组和对照组PBMCs中Th17细胞数量。结果 SLE组CD3+CD8-IL-17+T细胞数(中位数为0.89%,范围0.27%~1.43%)高于对照组(中位数为0.26%,范围0.11%~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9,P<0.01)。SLE疾病活动患者CD3+CD8-IL-17+T细胞数(中位数为0.92%,范围0.29%~1.43%)高于无SLE活动患者(中位数为0.52%,范围0.27%~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5,P<0.01)。SLE合并肾炎患者CD3+CD8-IL-17+T细胞数(中位数为0.92%,范围0.29%~1.43%)高于不合并狼疮肾炎患者(中位数=0.51%,范围0.27%~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0,P<0.01)。SLE患者CD3+CD8-IL-17+T细胞数与C3、C4水平呈负相关,与狼疮活动积分(SLEDAI)、血沉(ESR)、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及IgA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SLE患者PBMCs中Th17细胞数表达升高,与SLE活动程度及狼疮肾炎相关,提示Th17数量增多参与SLE及狼疮肾炎的发病机制。 王道洋 王德光 刘桂凌 苏超 王凤梅 王会平 郝丽 叶冬青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TH17 狼疮肾炎 流式细胞术对CART细胞制备前起始T细胞的质量监测和筛选 背景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AntigenReceptorTCells,CARTCells)治疗在治疗恶性肿瘤尤其是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国内外各个研究中心靶向CD19CART细胞治疗... 王会平关键词:流式细胞术 T淋巴细胞 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体内MAIT细胞的表达和功能 2024年 目的:探讨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黏膜相关恒定T(MAIT)细胞数量与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AML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2月本院75例初诊AML患者临床样本以及48例健康对照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样本中的MAIT细胞数量、膜表面标志物、效应表型以及功能指标。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初诊AML患者外周血MAIT细胞占CD3^(+)T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01)。患者骨髓中的MAIT细胞占全部CD3+T细胞比例与外周血类似(P>0.05)。AML患者外周血MAIT细胞多为效应记忆型T细胞,且与健康对照相比,效应记忆型MAIT细胞比例降低(P<0.05),而终末分化效应记忆型MAIT细胞与PD-1+MAIT细胞比例明显增高(均P<0.05)。AML患者外周血MAIT细胞表达颗粒酶B、穿孔素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均P<0.05),分泌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α等细胞因子的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均P<0.001)。结论:AML患者体内MAIT细胞比例降低且功能标记物表达异常,提示其功能受损,可能参与AML的发生、发展。 彭谦 王芝涛 黄仁华 王会平 肖浩 翟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