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俊岩

作品数:72 被引量:458H指数:14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7篇健脾
  • 16篇动脉
  • 15篇动脉粥样硬化
  • 14篇补肾
  • 14篇补肾健脾
  • 12篇血症
  • 12篇脂血症
  • 12篇尾部悬吊
  • 12篇细胞
  • 12篇高脂
  • 11篇高脂血
  • 11篇高脂血症
  • 10篇信号
  • 9篇通路
  • 9篇固醇
  • 8篇胆固醇
  • 8篇信号通路
  • 8篇脾虚
  • 8篇祛痰
  • 8篇化瘀

机构

  • 72篇辽宁中医药大...
  • 3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沈阳市第六人...
  • 1篇辽宁省中医研...
  • 1篇辽宁医学院
  • 1篇南华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辽宁省人民医...
  • 1篇鞍山市第三医...
  • 1篇沈阳市胸科医...
  • 1篇沈阳医学院附...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作者

  • 72篇王俊岩
  • 50篇贾连群
  • 36篇杨关林
  • 31篇宋囡
  • 26篇陈文娜
  • 13篇朱美林
  • 13篇杜莹
  • 13篇张林
  • 12篇张林
  • 8篇张红梅
  • 7篇李环宇
  • 6篇丛培玮
  • 6篇卢健
  • 6篇范颖
  • 6篇冷雪
  • 6篇张哲
  • 6篇陈阳
  • 5篇何文智
  • 5篇王英
  • 5篇王莹

传媒

  • 8篇中华中医药杂...
  • 7篇辽宁中医杂志
  • 5篇辽宁中医药大...
  • 5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现代中医药
  • 2篇中医药导报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医杂志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遵义医学院学...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0
  • 4篇2019
  • 10篇2018
  • 9篇2017
  • 12篇2016
  • 18篇2015
  • 8篇2014
  • 7篇2013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证大鼠脂蛋白亚类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证大鼠脂蛋白亚类分布特征。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大鼠于高脂饲料喂饲,在喂食开始时一次性腹腔注射维生素D340万IU/kg,以复制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证模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ipoprint脂蛋白分析系统对HDL、LDL颗粒进行分类检测,计算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sd-LDL)占总LDL百分比。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C、LDL-C水平均有显著升高,HDL-C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平均颗粒较小,sd-LDL所占百分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大颗粒HDL-C含量显著降低,中颗粒和小颗粒HDL-C含量升高,大颗粒HDL-C占HDL-C浓度百分比显著降低,中颗粒及小颗粒HDL-C浓度占HDL-C浓度百分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LDL和HDL亚类分布异常可能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陈丽娟杜莹贾连群杨关林宋囡冷雪王俊岩于游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证
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对胸痹心痛的认识被引量:8
2017年
胸痹心痛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质量。现代研究将其归属于冠心病心绞痛等研究范畴,祖国医学早在先秦两汉时期就对其有着一定认识,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继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后对胸痹心痛又一次进行了全面概括,就《诸病源候论》一书中关于胸痹心痛的记载展开探析,简要归纳巢元方对胸痹心痛的认识。
王俊岩郑思成张林陈文娜贾连群张哲杨关林
关键词: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胸痹心痛证候病因病机
补肾和补肾健脾方对尾部悬吊模拟失重大鼠腰椎和股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补肾和补肾健脾方对尾部悬吊模拟失重大鼠腰椎和股骨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悬吊组、补肾组和补肾健脾组共4组。后三组大鼠头低位-30°尾部悬吊连续21天,补肾和补肾健脾组大鼠从实验第1天开始分别给予补肾和补肾健脾方灌胃,其余各组大鼠灌服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实验第22天处杀各组大鼠,取左侧股骨和第4腰椎,进行股骨三点弯曲试验和椎体压缩试验,计算最大载荷、最大挠度、弹性载荷、弹性挠度。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悬吊组大鼠股骨和腰椎L4最大载荷、最大挠度、弹性载荷、弹性挠度均明显降低(P<0.01);与悬吊组比较,补肾组大鼠股骨最大载荷和弹性载荷升高(P<0.05),腰椎L4最大载荷、最大挠度、弹性载荷、弹性挠度均升高(P<0.01,P<0.05),补肾健脾组大鼠股骨和腰椎L4最大载荷、最大挠度、弹性载荷、弹性挠度均升高(P<0.01,P<0.05);与补肾组比较,补肾健脾组大鼠股骨最大载荷、腰椎L4最大载荷和弹性挠度均升高(P<0.05)。结论:补肾和补肾健脾方均能够改善尾部悬吊大鼠腰椎和股骨生物力学性能,以补肾健脾方作用为优。
张林范颖张红梅卢健王俊岩
关键词:补肾健脾模拟失重生物力学
丹参酮ⅡA对ApoE^(-/-)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胆固醇流出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及对腹腔巨噬细胞胆固醇逆向转运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20只Apo E-/-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丹参酮ⅡA组,10只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丹参酮ⅡA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丹参酮ⅡA组每日灌胃丹参酮ⅡA(30mg/kg),模型组、空白对照组灌胃予等量生理盐水。检测各组小鼠血清TG、TC、HDL-C、LDL-C水平。油红O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主动脉脂质沉积情况,HE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结构变化及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腹腔巨噬细胞ABCA1、ABCG1、CD36的m RNA和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CD36含量。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HDL-C水平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血清TG、TC、LDL-C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组织形态学显示,模型组小鼠主动脉管腔中明显可见粥样斑块形成,管壁沉积大量脂质,腹腔巨噬细胞ABCA1 m 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ABCG1表达变化不明显,CD36 m 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丹参酮ⅡA组小鼠血脂水平及动脉损伤水平明显改善;丹参酮ⅡA组巨噬细胞ABCA1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CD36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两组ABCG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酮ⅡA对Apo E-/-小鼠主动脉斑块形成具有良好的抑制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ABCA1及CD36等与巨噬细胞胆固醇流出相关基因及血脂有关。
赵秋宇贾连群王俊岩陈文娜陈阳朱美林马佳会
关键词:脂质沉积腹腔巨噬细胞胆固醇动脉粥样硬化APOE-/-小鼠
健脾祛痰化瘀方药对脾虚痰浊巴马小型猪回肠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基因干预作用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基于PCR array技术观察脾虚痰浊巴马小型猪回肠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基因差异性表达及健脾祛痰化瘀方药的干预作用。方法:随机将9只健康的广西巴马小型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中药治疗组,每组3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饲喂,模型组和中药治疗组采用疲劳过度联合高脂饮食饲喂的方法进行脾虚痰浊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复制,造模24周后,中药治疗组给予健脾祛痰化瘀方药,48周后,观察巴马小型猪行为学变化,呼吸机麻醉后取材,分离冠状动脉,应用PCR array技术观察巴马小型猪回肠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基因变化。结果:造模24周后,巴马小型猪出现食少且不欲饮食、神疲乏力、倦怠等明显脾虚证候;PCR array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变化水平在2倍以上,且经中药干预后表达水平异常被明显纠正的基因共10个,分别为:ATP4B、NDUFS2、NDUFS3、NDUFS4、PPA2、SDHB、SDHC、COX17、NDUFA9、NDUFB1。结论:健脾祛痰化瘀方药对脾虚痰浊巴马小型猪的干预作用可能通过对回肠ATP4B、NDUFS2、NDUFS3等与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基因实现。
冀楠王俊岩宋囡孔德昭张哲杨关林贾连群
关键词:巴马小型猪线粒体能量代谢
脾虚状态对高脂血症大鼠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脾虚状态对高脂血症大鼠胆固醇水平的影响并初步探讨机制。方法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血症组、高脂血症脾虚组。高脂血症组予高脂试料喂饲,高脂血症脾虚组采用劳倦过度加饮食不节结合高脂饲料喂饲造模。间苯三酚法测定D-木糖排泄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淀粉酶(AMY)水平;HE染色观察主动脉及肝脏结构变化,油红0染色观察主动脉及肝脏脂质沉积;Westernblot及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RT—PCR)定量分析法检测肝脏3一羟基一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R)、肝脂酶(HL)、胆固醇70【一羟化酶(CYP7A1)基因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高脂血症组及高脂脾虚组血清TC、LDLC水平显著增加,HDLC水平显著降低,主动脉管壁和肝细胞形成大量脂质沉积,肝脏HMGCR、HL、CYP7A1基因表达显著下降。与高脂血症组相比,高脂脾虚大鼠尿D-木糖排泄率显著下降,血清Tc、LDLC水平显著增加,HDLC、AMY水平显著降低,肝脏HL、CYP7A1基因表达显著下降。结论脾虚生痰,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引起血清胆固醇代谢异常,可能与调控肝脏HL和CYP7AI等基因表达有关。
朱美林杨关林王英李宁宋囡何文智王俊岩贾连群
关键词:脾虚胆固醇高脂血症肝脂酶胆固醇7Α-羟化酶
化瘀祛痰方对脾虚型高脂血症大鼠肝脏SREBP-2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被引量:29
2015年
目的探讨化瘀祛痰方对脾虚型高脂血症大鼠肝脏固醇反应元件结合蛋白-2(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2,SREBP-2)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方法 10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血症组、高脂血症治疗组、脾虚型高脂血症组、脾虚型高脂血症治疗组,每组20只。空白对照组给予普通大鼠颗粒饲料喂养;高脂血症组和高脂血症治疗组给予高脂饲料;脾虚高脂血症和脾虚高脂血症治疗组采用劳倦过度和饮食不节进行造模,单日除饲喂高脂饲料外,予精炼猪油灌胃,每次3 m L,每日2次,双日喂食甘蓝不限量,造模时间30天。高脂血症治疗组和脾虚高脂血症治疗组灌胃化瘀祛痰方煎剂(20 m L/kg),1次/天,连续30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TC、TG、LDL-C、HDL-C、血清淀粉酶(AMY)水平,间苯三酚法测定D-木糖排泄率,HE染色观察肝脏形态变化,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脂质沉积,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HMGCR、CYP7A1、LDL-R、SREBP-2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脂血症组及脾虚型高脂血症组血清TC(mmol/L,1.84±0.19,2.23±0.43)、LDL-C水平(mmol/L,0.99±0.24;1.13±0.56)显著升高(P<0.05),HDL-C水平(mmol/L,0.41±0.66;0.41±0.11)及AMY活性(mmol/L,351±45;153±30)显著降低(P<0.05),尿D-木糖排泄率(ng/mL,26.9±2.1;15.0±1.7)显著降低(P<0.05),肝细胞形成脂质沉积,胞浆内多出现脂肪空泡,肝脏CYP7A1、HMGCR、LDL-R、SREBP-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高脂血症组比较,脾虚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AMY及尿D-木糖排泄率显著降低(P<0.01),肝脏形成大量脂质沉积,肝细胞萎缩明显,肝脏CYP7A1、LDL-R、SREBP-2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1,P<0.05);高脂血症治疗组TC、LDL-C含量降低(P<0.05),HDL-C含量、AMY活性及D-木糖排泄率升高(P<0.05),CYP7A1、LDL-R、SREBP-2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1)。�
冷雪贾连群杨关林王俊岩朱美林王莹徐荧
关键词:脾虚高脂血症
健脾降脂中药对脾失健运膏脂转输障碍大鼠肝脏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健脾降脂中药对脾失健运膏脂转输障碍大鼠肝脏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健脾降脂中药干预胆固醇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健脾降脂治疗组,采用劳倦过度加饮食不节结合高脂饲料喂饲造模法,治疗组予健脾降脂中药日一次灌胃,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结构变化,油红0染色观察肝脏脂质沉积。采用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大鼠肝组织B类I型清道夫受体(sR—BI)、肝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卵磷脂胆固醇酯酰基转移酶(LCAT)等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C、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细胞中见大量脂质沉积,肝脏LDLR、sR.BI、LCAT基因表达显著下调。与模型组相比,健脾降脂治疗组大鼠TC、LDLC显著下降,HDLC显著升高,肝细胞中脂质沉积明显减少,肝脏LDLR、sR.BI、LCAT基因表达显著上调。结论健脾降脂中药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肝组织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有关。
杜莹杨关林王英宋囡何文智王俊岩贾连群
关键词:脾失健运胆固醇B类I型清道夫受体
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调控p53/SLC7A11介导的氧化损伤及铁死亡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基于动脉粥样硬化(AS)"痰瘀致病"理论观察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对AS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5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10只C57BU6J小鼠做正常组.除正...
何信用王俊岩宋囡王莹杜莹贾连群陈文娜杨关林张哲
关键词:二陈汤桃红四物汤动脉粥样硬化
脾虚痰浊巴马小型猪冠脉细胞凋亡与细胞生长和增殖相关基因差异性表达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基于PCR array技术观察脾虚痰浊巴马小型猪冠脉组织细胞凋亡和生长与增殖相关基因差异性表达,探讨AS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在建立脾虚痰浊巴马小型猪模型基础上,应用PCR array技术检测巴马小型猪冠脉细胞增殖与凋亡的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性表达。结果:PCR array显示巴马小型猪冠脉细胞中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TGFβ1、TNF、BCL2L1及与细胞生长和增殖相关的基因CSF-2、CCL2、MMP1、MMP3、FGF2均发生差异性变化。结论:脾虚痰浊巴马小型猪冠脉细胞增殖与凋亡相关基因的变化可能是脾虚痰浊冠状动脉硬化发生的病理机制。
徐跃姜钧文宋囡王俊岩贾连群杨关林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巴马小型猪细胞凋亡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