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兰顺
- 作品数:75 被引量:13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市档案馆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且说大取灯胡同被引量:1
- 2014年
- 从北京的东黄城根的北端向南走不远,路东便有一条胡同,名为大取灯胡同。说起大取灯胡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的至元年间。从崇真万寿宫到天师庵草场当年,元世祖忽必烈曾在现在的大取灯胡同以北,为道教大宗师张留孙建起了一座崇真万寿宫,因忽必烈曾封张留孙为"天师",故当时的老百姓又把崇真万寿宫称为天师庵或天师宫。
- 王兰顺
- 关键词:胡同忽必烈元世祖老百姓元代
- 档案揭秘史家胡同被引量:2
- 2013年
- 北京过去有三条史家胡同,分别位于崇文门外、广安门外和朝阳门内。现在要介绍的这条史家胡同,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起朝阳门南小街,西至东四南大街,属朝阳门街道辖区。近几十年,其以史家胡同小学而闻名于京城。
- 王兰顺
- 关键词:胡同档案街道
- 观音寺街的如烟往事被引量:1
- 2013年
- 在老北京有一条商业街,它既没有宽敞的马路,也没有高耸的商厦,却见证了一些商业名牌的兴衰。这条街就位于西城区的大栅栏西街,过去的名字叫观音寺街。北京市档案馆有一幅民国二十一年(1932)绘制的观音寺街蓝图,标注观音寺街东邻大栅栏,西边是一个Y字形路口,分别连接着李铁拐斜街和樱桃斜街,街长约330公尺,街宽约7公尺。街南就是早年间以"八大胡同"著称的娱乐区,
- 王兰顺
- 关键词:商业街老北京西街
-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与中法大学
- 2014年
- 今年1月27日是中国与法国建交50周年纪念日,而早在20世纪初,中国就兴起了一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许多有志青年通过这一途径,受到新思想的启蒙.学到了科学知识。在新文化运动中,特别是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法两国在教育方面的文化交流主要是依托中法大学,然而,留法勤工俭学是怎样发起组织的,与中法大学又有怎样的关系呢?让我们用档案史料来揭秘那段历史。
- 王兰顺
- 关键词: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新文化运动科学知识文化交流档案史料
- 史家胡同里绕不开的乐家
- 2022年
- 过去,在北京有许多事都有同仁堂乐家的身影。而今,当我们整理史家胡同的历史文化时又发现了乐家在史家胡同的痕迹,这真不知道是一种必然还是一种巧合。有一次去采访原中法大学医学院院长朱广相之子朱鉴桓先生,朱先生跟我说,朱广相的爱人乐钟瑄是同仁堂大房的老六乐均士(乐达庄)的二女儿,乐均士娶的夫人就是史家胡同里史姓的大家闺秀,听说是明末抗清英雄史可法的后人。
- 王兰顺
- 关键词:史可法同仁堂乐家巧合
- 朝内81号的前世今生
- 2014年
- 北京朝阳门内大街81号院有两栋建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小洋楼,由于年久失修,且楼体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爬山虎,显得有些阴森。这里早就有被称为"鬼宅"的传说,最近随着惊悚电影《京城81号》的热映,更是被炒得沸沸扬扬。在"鬼宅"的故事充斥于微博、微信的同时,这里每天都会聚集许多猎奇者、探险迷,甚至夜间还会有人为寻找刺激翻墙而入,一时间把"鬼宅"弄成了"闹屋","真是红了电影,苦了老楼。"
- 王兰顺
- 关键词:历史建筑宗教建筑
- 智化寺的《大藏经》和京音乐
- 2022年
- 1999年,我在建国门街道工作时,曾经在禄米仓社区举办过“禄米仓胡同今昔图片展”,还曾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了三集纪录片《老胡同的诉说》,其中一集就是《智化寺访古》,所以对智化寺的情况不陌生。2004年10月,我去房山云居寺参观,不禁为那里的石经宝藏所叹服,走进中院东侧殿,听见服务生正用高吭的声音介绍着殿内所陈列的乾隆版《大藏经》,当他讲到这些雕刻精美的《大藏经》竟来自于智化寺时,我不由得心中一震,看来我对智化寺的了解太少了。
- 王兰顺
- 关键词:《大藏经》胡同
- 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被引量:1
- 2021年
- 留法勤工俭学的由来清末,大学士李鸿藻之子李石曾到法国留学。在此期间,萌生了在巴黎创办豆腐工厂、把中国豆制品引入法国的想法。回国后他到老家河北省高阳县布里村招募工人,待巴黎的工厂建成后赴法做工。1908年至1913年,李石曾招收了四批工人,共计68名。到巴黎后,一部分人进入豆腐工厂,另一部分到其他地方的工厂做工。
- 王兰顺
- 关键词:留法勤工俭学李石曾豆制品法国留学豆腐做工
- 两座睿王府一部《红楼梦》
- 2014年
- 2014年是曹雪芹先生逝世250周年。笔者以“两座睿王府一部红楼梦”为题的拙作,并非是要触及红学、曹学以及清史的相关话题,只是对两座睿王府与《红楼梦》存在的各种联系感兴趣,而将自己的心得与感悟抒发出来,以飨读者。
- 王兰顺
- 关键词:《红楼梦》
- 话说崇内(下)
- 2006年
- 刘苏王兰顺
- 关键词:基督教堂地方史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