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存
- 作品数:17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兴通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无线传感器网络被引量:23
- 2005年
- 无线传感器网络被誉为21世纪四大高新技术之一。文章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传统网络的区别、技术特点和体系结构进行了探讨,重点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现有各层协议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发展所需的关键技术,提出未来我们重点研究的几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 芦东昕徐文龙王利存
-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传统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发展
- ITU NGN标准关注移动性管理
- 2004年
- 未来用户需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持续接入以保障不间断通信保证不同网络间的漫游和服务的无缝移动性是NGN最紧迫的需求之一移动性管理将是2004年ITU-T
- 王利存
- 关键词:ITUNGN移动性管理体系结构
- 基于MPLS VPN的IPv6过渡机制被引量:2
- 2002年
- 马钰璐王利存罗忠生阚玉伦
- 关键词:MPLSVPNIPV6
- 基于MPLS VPN的IPv6过渡机制
- 2003年
- 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以IPv4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但IPv4存在地址空间紧张,移动性、安全性,以及可管理性差等缺点,所以IPv6最终替代IPv4是未来趋势。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IPv4还不会退出历史的舞台,因而研究IPv6与IPv4之间平滑无缝的共存和过渡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 马钰璐王利存罗忠生阚玉伦
- 关键词:MPLSVPNIPV6虚拟专用网数据平面
- 基于Intel网络处理器的RPR三层交换机的设计
- 2005年
- 弹性分组环(ResilientPacketRing,RPR)是一种能高效地支持数据业务的新兴城域网络技术。论文主要使用IntelIXP2800网络处理器设计和实现了能为以太网提供接入RPR网络能力的三层交换机。设计过程中,在二层交换机制的基础上,参考了IPoverRPR框架和三层交换原理,对RPR网络与以太网络之间IP数据交换机制进行了优化,并借助IXP2800网络处理器的高性能和灵活性,使该交换机能高效地进行IP数据交换,而且提高了RPR环网的带宽利用率。
- 王凌张雷宋国栋吴捷王利存
- 关键词:IXP2800RPR网络处理器
- 城域以太网中多业务交换机的设计与仿真
- 2006年
- 城域以太网逐渐成为下一代城域网建设的优秀解决方案之一,提供电信级以太网业务是城域以太网的目标。以MEF批准的技术规范为基础,为了能在城域以太网中提供多种业务并保证实时业务的服务质量,介绍了基于WF2Q+队列调度算法的多业务交换机的设计,并分析仿真了其性能。
- 林媛媛张雷张民贵宋国栋吴捷王利存
- 基于Intel网络处理器实现弹性分组环交换节点
- 2005年
- 在阐述了RPR交换节点软件结构之后介绍了使用Intel IXP2800实现网络设备的优势,最后总结了IXP2800数据平面开发的一些方法和经验。实践表明基于Intel IXP2800网络处理器设计并实现RPR交换节点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 韩冰张雷宋国栋吴捷王利存
- 关键词:弹性分组环网络处理器IXP2800数据平面微码
- 应加快IPv6的部署进程被引量:4
- 2003年
- 文章认为虽然IPv6必将取代IPv4成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但是IPv4资源的耗尽并没有原先预期的那么快,因此IPv6的大规模部署尚需时日。有鉴于此,文章在对IPv6现实情况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实现IPv4到IPv6的转变提出了建议。
- 张洪渊王利存
- 关键词:IPV6下一代互联网网络协议
- 网络QoS技术研究被引量:6
- 2005年
- 提供QoS能力是互连网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介绍了当前网络中几种主要的QoS技术。包括综合服务模型,区分服务模型,多协议标签交换,流量工程等。这些技术是相互关联的,只有相互协作,才能最终实现端到端的QoS。
- 常恒陈丹王利存吴捷向继东
- 关键词:QOS多协议标签交换
- 多业务融合的下一代网络
- 2002年
- 文章介绍了下一代网络的含义与特征,分析,比较了3种多业务融合技术,提出并探讨了多业务融合网络的参考模型体系结构,以及适应下一代网络的网络互连技术。
- 王利存陈丹等
- 关键词:下一代网络自动交换光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