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四芳
- 作品数:21 被引量:108H指数:4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辽宁省教育厅科技计划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更多>>
- 低压蒸汽滴状冷凝表面温度分布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本文利用自组装技术制备了铜基十八烷基硫醇疏水表面(SAM),通过红外热像仪分析了低压条件下液滴表面和换热表面的温度分布以及液滴脱落引起的温度分布演变。实验结果表明:低压蒸汽冷凝条件下,冷凝表面局部温度分布不均匀;单个液滴表面温度呈中心高边缘低的凸型分布;随着液滴半径的增加,液滴表面温度升高;相同操作压力下,随着过冷度的增加,液滴表面温度降低。在液滴脱落过程中,液滴表面温度逐渐升高,同时裸露出的换热表面局部过冷度增大,局部表面温度呈现出中心低周围高的凹型温度分布,随之恢复到液滴脱落前的温度。随着蒸汽压力降低,冷凝临界过冷度增加,导致裸露表面上具有更低温度的中心区域核化点密度高,最终加剧了整个换热表面液滴尺寸分布的非均匀程度。
- 马学虎温荣福兰忠张崇峰王四芳彭本利
- 关键词:低压蒸汽滴状冷凝红外热像表面温度
- 表面纳米结构及其自由能对滴状冷凝传热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通过抛光和氧化刻蚀方法在基体壁面形成微米和纳米尺度的微观结构,然后制备十八烷基硫醇分子自组装膜,从而得到空气中表观接触角为160°的SAM-1表面和空气中表观接触角为116°的SAM-2表面。实验研究了常压条件下两类表面的滴状冷凝传热特性。结果表明两种表面都能够有效提高冷凝传热效果。但是,具有表面纳米结构的SAM-1表面的滴状冷凝传热特性低于SAM-2表面。分析了纳米结构和液固自由能差效应对滴状冷凝传热影响的共同作用机理。
- 马学虎汪明哲兰忠王四芳李晓楠
- 关键词:滴状冷凝传热疏水表面
- 超疏水表面蒸汽及含不凝气蒸汽滴状冷凝传热实验分析被引量:22
- 2010年
- 通过紫铜基表面上制备两种具有微纳米结构的超疏水表面以及相同化学修饰的光滑疏水表面,实验研究了各表面上空气环境下水的润湿特性以及在纯蒸汽、蒸汽-空气混合气体环境下,表面的滴状冷凝传热特性和冷凝液滴的运动和润湿特性。结果表明:纯蒸汽滴状冷凝条件下,超疏水表面的传热性能明显低于光滑疏水表面的传热性能;含低浓度不凝气蒸汽冷凝环境下,超疏水表面传热性能与光滑疏水表面相近;蒸汽冷凝环境中,超疏水表面上液滴的接触角明显低于其在空气条件下接触角,并且接触角滞后增大。分析得到,微纳米结构的存在使冷凝过程液滴的接触角滞后增大,微纳米结构中冷凝液滞留增加的壁面热阻等抑制了滴状冷凝传热性能;并提出了蒸汽及含不凝气蒸汽冷凝环境中液滴在超疏水表面上的润湿模式。
- 王四芳兰忠王爱丽马学虎
- 关键词:超疏水表面滴状冷凝微纳米结构
- 海水淡化浓盐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与零排放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54
- 2011年
- 回顾了目前常用的海水淡化技术及其应用现状,重点综述了海水淡化浓盐水排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分析了排放盐水的组分、盐度、热污染、腐蚀产物、化学清洗剂等对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的潜在影响,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与解决方法,说明浓盐水零排放技术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 马学虎兰忠王四芳李璐
- 关键词:海水淡化海洋环境零排放
- 万吨级低温多效蒸发海水淡化能量及经济性能模拟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通过VC++编制了海水淡化的模拟工艺程序,模拟分析了蒸发器总效数、首效蒸发器温度、末效蒸发器温度、浓缩比等因素对低温多效蒸发海水淡化工艺的能耗和技术经济的影响,为海水淡化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参考依据。
- 马学虎兰忠郝婷婷王四芳
- 关键词:海水淡化多效蒸发
- 万吨级低温多效蒸发海水淡化能量及经济性能模拟分析
- 通过VC++编制了海水淡化的模拟工艺程序,模拟分析了蒸发器总效数、首效蒸发器温度、末效蒸发器温度、浓缩比等因素对低温多效蒸发海水淡化工艺的能耗和技术经济的影响,为海水淡化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参考依据。
- 马学虎兰忠郝婷婷王四芳
- 关键词:海水淡化多效蒸发
- 文献传递
- 超疏水表面影响含不凝气蒸汽冷凝传热研究
- 在紫铜基表面上制备了十八烷基硫醇自组装表面,以及两种具有微米-纳米结构的超疏水表面,研究了蒸汽-空气混合气体在该表面上滴状冷凝传热特性。表明,空气中形成超疏水的微纳米结构,在空气含量相对较低的蒸气冷凝环境中,其微观结构不...
- 王四芳兰忠马学虎庞建龙
- 关键词:超疏水表面滴状冷凝微纳米结构
- 文献传递
- 低压蒸汽滴状冷凝过程中液滴生长特性被引量:4
- 2012年
- 研究了低压条件对滴状冷凝过程液滴生长特性的影响。首先,研究了超疏水表面上空气环境和蒸汽环境中附着液滴的接触角,发现蒸汽环境中的接触角比空气环境中的小,而蒸汽压力对接触角没有显著影响。第二,实验研究了冷凝过程中的液滴的生长周期和脱落尺寸,液滴的脱落半径随压力的降低而增大,生长周期也随之延长。第三,实验研究了液滴合并生长速率,并结合理论分析直接冷凝长大的生长速率,直接冷凝生长速率随压力的减小而减小,并随过冷度的减小而下降,而实验范围内合并生长速率不受压力影响。第四,根据滴状冷凝液滴分布的时间序列模型,分析了不同压力下液滴生长的临界尺寸,随着压力的降低,液滴生长方式的临界尺寸增大。
- 兰忠马学虎王爱丽彭本利王四芳朱霞
- 关键词:滴状冷凝低压蒸汽
- 蒸汽冷凝过程的分子团聚模型及其对不凝性气体影响传热性能的解释
- 根据相变过程的微观物理机制和热力学特性,提出了冷凝传热过程近壁面蒸汽分子团聚模型。并在改进的DM模型基础上,引入近壁面条件的物理模型,计算了蒸汽中团簇体尺寸和分布,以及不凝性气体存在导致的蒸汽冷凝团聚体分布的变化。以本文...
- 兰忠王爱丽马学虎彭本利王四芳
- 关键词:蒸汽冷凝不凝气传热性能相变传热
- 文献传递
- 疏水分子自组装膜制备的实验研究
- 本文采用自组装技术在铜基表面制备了十八烷基硫醇分子自组装膜,得到了表面均一的疏水涂层,并通过红外吸收光谱和扫描电镜(SEM)对涂层进行了分析。本文对制膜工艺进行了优化,着重考察了促进剂浓度和热处理温度对成膜效果的影响,优...
- 兰忠汪明哲马学虎王四芳李晓楠于庆杰
- 关键词:冷凝传热疏水涂层制膜工艺热通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