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士成

作品数:10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廊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牙周
  • 2篇牙周炎
  • 2篇嵌体
  • 2篇慢性
  • 2篇慢性牙周炎
  • 2篇臭氧
  • 1篇多样性
  • 1篇牙根
  • 1篇牙根管
  • 1篇牙周病
  • 1篇牙周袋
  • 1篇牙周袋内
  • 1篇牙周健康
  • 1篇牙周健康状况
  • 1篇牙周炎患者
  • 1篇牙周致病菌
  • 1篇牙龈
  • 1篇牙龈瘤
  • 1篇隐形矫治
  • 1篇再植

机构

  • 10篇廊坊市人民医...
  • 1篇中国石油中心...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王士成
  • 9篇刘善忠
  • 3篇赵梅
  • 2篇王蓓
  • 2篇武金强
  • 1篇张晋
  • 1篇张占杰
  • 1篇窦晓丽
  • 1篇肖巍
  • 1篇张志勇

传媒

  • 3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北京口腔医学
  • 2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口腔材料器械...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西部医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0
  • 1篇2005
  • 2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托槽隐形矫治对错牙合畸形伴牙周病患者的牙周健康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评估牙周病患者在接受无托槽隐形矫治过程中的牙周健康状况。方法:选取60例接受正畸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均已接受过系统性牙周基础治疗),根据接受正畸治疗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n=30,接受无托槽隐形矫治)和对照组(n=30,接受固定矫治),两组患者均接受频率一致的牙周健康状况评估。评估指标包括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I)、龈乳头出血指数(PBI)和龈沟探诊深度(SPD)。评估从中切牙至第一磨牙的唇(颊)舌(腭)侧的GI、PI和PBI三个指标,其中上颌右侧和下颌左侧象限选取颊(唇)侧评估,上颌左侧和下颌右侧象限选取腭(舌)侧评估;评估四个象限中所有第一前磨牙和第一磨牙近中、远中、颊侧和腭(舌)侧的SPD。每次评估结束后给予患者详细和个性化的口腔卫生宣教。结果:PI指标在无托槽隐形矫治组中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整体牙周健康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牙周炎患者的牙周健康状况较固定矫治组有更好的维护,这归因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可以自行摘戴,更加便于口腔清洁。
肖巍王士成刘善忠
关键词:牙周病固定矫治牙周健康状况
臭氧水对四种牙周致病菌的作用探讨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臭氧水对四种牙周致病菌的作用。方法采用定量悬液法测定不同浓度臭氧水溶液(0ppm、1.05ppm、2.11ppm、3.91ppm)及3%过氧化氢溶液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g)ATCC33277、中间普氏菌(P.i)ATCC25611、具核梭杆菌(F.n) ATCC10953、黏性放线菌(A.v)ATCC19246分别作用30s、60s后的菌落总数,并取对数统计分析在不同作用时间下不同浓度臭氧水溶液及3%过氧化氢溶液对4种牙周致病菌的杀菌效果。结果作用时间相同时,各组溶液对P.g ATCC33277、F.n ATCC10953、P.i ATCC25611、A.v ATCC19246作用后的菌落总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作用浓度相同而作用时间不同时,各组溶液对F.n ATCC10953、P.i ATCC25611作用后的菌落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05ppm臭氧水溶液对P.g ATCC33277作用后的菌落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ppm臭氧水溶液、2.11ppm臭氧水溶液、3.91ppm臭氧水溶液、3%过氧化氢溶液对P.g ATCC33277作用后的菌落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91ppm臭氧水溶液对A.v ATCC19246作用后的菌落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ppm臭氧水溶液、 2.11ppm臭氧水溶液、1.05ppm臭氧水溶液、3%过氧化氢溶液对A.v ATCC19246作用后的菌落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水对P.g ATCC33277、F.n ATCC10953、P.i ATCC25611、A.v ATCC19246具有浓度依赖性杀菌效果。
王士成马靖雯史学然王立莹刘善忠
关键词:臭氧水牙周致病菌杀菌作用
"非汉字符号"牙根畸形1例
2005年
赵梅王士成刘善忠
关键词:正畸拔牙
舌体内血管瘤样型神经鞘瘤1例被引量:1
2004年
王士成刘善忠张占杰
Ceramage聚合瓷高嵌体与瓷睿刻二硅酸锂玻璃陶瓷高嵌体在后牙根管治疗后大面积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比较分析Ceramage聚合瓷高嵌体与瓷睿刻(CEREC)二硅酸锂玻璃陶瓷高嵌体对后牙根管治疗后大面积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笔者科室诊治的后牙牙体大面积缺损患者100例(共110颗牙),随机将其分为Ceramage组与CEREC组,均行12个月的随访观察,比较两组修复后即刻、修复后12个月的效果。结果:CEREC组修复即刻、修复后12个月修复体颜色成功率分别为94.34%、96.23%,均显著高于Ceramage组的80.70%、82.46%(P<0.05);但两组在修复即刻、修复后12个月修复体的表面磨耗、边缘着色、修复体固位、继发龋、牙齿完整、边缘密合、牙周状态成功率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eramage聚合瓷高嵌体、CEREC二硅酸锂玻璃陶瓷高嵌体在后牙根管治疗后大面积缺损中修复效果均较好,但CEREC二硅酸锂玻璃陶瓷高嵌体在修复体颜色方面有明显优势。
武金强王士成王蓓
关键词:大面积缺损后牙根管CERAMAGE聚合瓷高嵌体
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袋内臭氧油存留时间及有效浓度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袋内臭氧油有效浓度及存留时间。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廊坊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84例)与B组(116例),疗效考察指标为: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BOP)和附着丧失指标(AL);将A组患者随机分为6组,每组14例患者,设对照组、臭氧浓度10 g/L、40 g/L、60 g/L、80 g/L、110 g/L进行单因素试验,对臭氧油浓度与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将B组患者随机分为6组,设定臭氧油存留时间30 s、10 min、20 min、30 min、40 min及60 min进行单因素试验,对臭氧油存留时间与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与治疗前相比,A组患者通过不同浓度的臭氧油治疗后,各组AL、PD、PLI、GI、BOP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当臭氧油浓度大于60 g/L时,治疗后的PLI、GI、A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B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保持臭氧浓度为60 g/L,且在牙周袋内存留时间大于等于30 min时,AL、PD、PLI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袋内臭氧油有效浓度及存留时间对于患者的病情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王士成马靖雯史学然王立莹刘善忠赵世俊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
全瓷嵌体行激光预处理后的生物学黏结性能的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分析全瓷嵌体行激光预处理后的生物学黏结性能。方法收集由于阻生或牙周病拔除的无缺损、无龋人体新鲜第三磨牙60颗。以数字法随机分成空白参照组(15颗)、810 nm激光组(15颗)、980 nm激光组(15颗)、水激光组(15颗)。4组各选取1颗,就全瓷嵌体与牙表微结构,经几种激光(810 nm、980 nm、水激光)不同预处理后所产生的影响展开研究;4组各选取6颗,研究不同激光预处理后全瓷嵌体和牙本质黏结性能的影响;4组各选取8颗,研究不同激光预处理后牙面与全瓷嵌体间微渗漏情况。结果空白参照组,瓷表面形态较清晰;810 nm激光组,瓷表面结构较松散;980 nm激光组及水激光组,瓷表面形态光滑细腻。空白参照组,牙表牙本质未出现开放小管口,牙本质管间较管周颜色浅;810 nm激光组,牙本质小管清晰可见且管口大;980 nm激光组,牙本质均出现半开放小管口;水激光组,位于牙本质外表呈片状及鱼鳞状,牙本质均出现开放小管口。对牙本质外表进行处理(不同程度蚀刻)后,黏结抗剪切强度均高于空白参照组[(1.03±0.33) MPa],水激光组[(6.66±2.21) MPa]上升最为明显,较其他3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剩余2组黏结抗剪切强度[(2.34±0.83) MPa]和[(2.03±0.67) MPa]相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牙本质表面预处理后4组断裂试件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间微渗漏深度及间隙宽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水激光蚀刻处理牙本质,能明显提高牙齿与全瓷嵌体的黏结强度,但对牙齿与全瓷嵌体的密合性是否会有影响还需研究。
武金强窦晓丽周丽芝王蓓刘善忠王士成
关键词:口腔修复全瓷嵌体激光预处理
牙龈瘤手术治疗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04年
赵梅张晋王士成刘善忠
关键词:牙龈瘤手术治疗疗效观察再植真性肿瘤结缔组织
臭氧油抗菌剂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及对龈下菌群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臭氧油抗菌剂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及对龈下菌群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12月笔者医院口腔科收治的20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龈下刮治术,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臭氧油抗菌剂,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12周两组的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探诊深度(PD)和附着丧失(AL);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12周对龈下菌斑16S rDNA进行PCR后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菌群种类及含量。结果:治疗后6、12个月,观察组的PLI、GI、PD、A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发现27种与28种菌群,治疗后6、12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发现5种与9种菌群,观察组的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菌嗜血菌、福赛斯坦纳菌、中间普雷沃菌、齿垢密螺旋体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油抗菌剂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明显,对慢性牙周炎致病菌具有很好的杀灭作用。
王士成马靖雯史学然王立莹刘善忠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龈下菌群微生物多样性
下颌髁突软骨母细胞型骨肉瘤1例
2010年
王士成赵梅解用江刘善忠张志勇
关键词:软骨母细胞型下颌髁突骨肉瘤实性肿物面部不对称下颌骨下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