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星
- 作品数:33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深圳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医学重点专科及科技计划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加中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观察
- 2002年
- 采用微创手段于右肋下胆囊区建立取石通道 ,利用纤维胆道镜取除胆囊结石 ,术后服用中药防石 I号。治疗 6 5例胆囊结石患者 ,结石取净率 1 0 0 %,胆绞痛消失率 97%,胆囊收缩功能进一步改善 ,术后 3~ 6个月复查 B超未发现胆囊结石复发。
- 王天星李健黄明河杨卓欣郑绍文
- 关键词: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中药治疗胆囊结石
- 内镜结合中药对梗阻性胆管炎患者血清SOD及MDA的影响
- 梗阻性胆管炎可产生了大量内毒素及自由基。SOD是体内重要的抗氧化酶,对机体氧化和抗氧化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MDA是脂质过氧化代谢的毒性终产物,其含量直接反映体内脂质过氧化的速率和强度。本文采用内镜加中药治疗梗阻性胆管...
- 郭绍举李健黄彬王天星张竞超
- 关键词:梗阻性胆管炎内镜中药治疗抗氧化酶
- 文献传递
- 推按运经仪结合介入技术治疗胆管梗阻的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推按运经仪结合介入技术治疗胆管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0例)和对照组(n=19例),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ALT、TB、GGT)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治疗后胆汁生化、胆汁引流量的情...
- 王天星康建媛李健黄明河
- 关键词:胆管梗阻推按运经仪ERCP胆汁引流
- 文献传递
- 耳压及防石胶囊预防胆囊结石的实验研究
- 保胆治疗胆囊结石的优点是既去除结石又保留胆囊,保留了胆道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但其后续的临床课题是如何防止胆囊结石的复发,为此,我们从动物实验入手,研究了耳压及口服防石胶囊预防胆囊结石复发的作用,报告如下。
- 王天星李健张永斌黄明河张竞超郭绍举
- 文献传递
- 推按运经仪对胆石病术后胆道压力的影响
- :监测推按运经仪对胆石病术后患者胆道压力的影响,探讨推按 运经仪防治胆石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20 例胆石病术后留置胆道引流管的 患者,将胆道引流管与压力换能器连接,由多道生理信号采集系统测定并记录推 按运经仪治疗前...
- 李健李燕君王天星张竞超郭绍举
- 关键词:CHOLELITHIASISBILEDUCTPRESSURE
- 内镜加中药及运经仪治疗梗阻性胆管炎的临床研究
- @@能早期诊断、单纯切除良性息肉并保留有功能的胆囊是近期治疗胆囊息肉的新思路,我们应用超细胆道镜,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进入胆囊摘除息肉,它具有创伤小、操作时间短、恢复快、息肉摘除率高、并发症少、能保留有功能胆囊等优点,并...
- 王天星李健郭绍举黄明河张竞超
- 关键词:内镜中药运经仪梗阻性胆管炎
- 文献传递
- 内镜结合中药对梗阻性胆管炎患者血清SOD及MDA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观察内镜及中药对梗阻性胆管炎患者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将58例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中药组,对照组仅进行内镜治疗,中药组行内镜及中药治疗,测定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并作组间比较。结果: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对照组<中药组;丙二醛:对照组>中药组。结论:内镜配合中药治疗梗阻性胆管炎具有较好疗效。
- 刘禹翔李健黄彬王天星张竞超郭绍举
- 关键词:胆管炎超氧化物岐化酶丙二醛
- 推按运经仪结合介入技术治疗胆管梗阻的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推按运经仪结合介入技术治疗胆管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0例)和对照组(n=19例),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ALT、TB、 GGT)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治疗后胆汁生化、胆汁引流量的...
- 王天星康建媛李健黄明河
- 关键词:胆管梗阻推按运经仪胆汁引流
- 文献传递
- 抗澳转阴汤干扰素并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0例被引量:1
- 2002年
- 王天星李力强宾建平
- 关键词:干扰素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
- 胆胃舒颗粒预防胆囊结石及对胆囊收缩素受体(CCK-AR)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观察利胆健脾方胆胃舒颗粒对胆囊结石的预防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用短毛雄性豚鼠9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空白组:喂养普通饲料每天40g/只;模型组:喂养胆固醇结石诱石饲料40g/天/只;治疗组喂养胆固醇诱石饲料40g/天/只,并胆胃舒颗粒溶液灌胃2mL(含300mg胆胃舒颗粒)。实验2个月后观察胆囊内结石情况、胆囊收缩功能、及胆囊、胃窦平滑肌CCK-AR最大结合容量;结果:胆囊结石情况:空白组3.33%(1/30);模型组92.59%(25/27);治疗组:10.71%(3/28)。胆囊收缩功能:空白组为66.83%±5.34%;模型组43.06%±4.27%;治疗组67.93%±6.82%;胆囊平滑肌CCK-AR基因表达:空白组0.862±0.112;模型组0.521±0.083;治疗组0.792±0.098。结论:利胆健脾法可降低胆囊结石的形成,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提高胆囊CCK-AR基因表达,从而加强胆囊收缩功能,促使胆汁流动,防止胆囊结石的发生。
- 李健王天星冯春霞刘辉贤
- 关键词:胆石胆囊收缩素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