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婷

作品数:34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5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细胞
  • 7篇胃痛
  • 7篇加味
  • 7篇加味七方胃痛...
  • 6篇中医
  • 6篇胃癌
  • 5篇萎缩性
  • 5篇萎缩性胃炎
  • 5篇胃炎
  • 5篇慢性
  • 5篇慢性萎缩性
  • 5篇慢性萎缩性胃...
  • 4篇蛋白
  • 4篇信号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教学
  • 4篇骨质疏松
  • 4篇骨质疏松症
  • 3篇代谢

机构

  • 34篇广西中医药大...
  • 20篇广西中医药大...
  • 2篇广西中医药大...
  • 2篇平南县人民医...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 1篇广西卫生职业...
  • 1篇广西国际壮医...

作者

  • 34篇王婷
  • 11篇唐梅文
  • 6篇常亮
  • 6篇李双蕾
  • 6篇陈文辉
  • 6篇白蕊
  • 4篇冷静
  • 2篇翟琳娜
  • 2篇夏天
  • 2篇罗伟生
  • 2篇白蕊
  • 1篇申继清
  • 1篇陈建军
  • 1篇唐宏亮
  • 1篇甘炜
  • 1篇罗本华
  • 1篇程若敏
  • 1篇运晨霞
  • 1篇农勤玲
  • 1篇王丽

传媒

  • 6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实用中医内科...
  • 2篇广西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四川中医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内科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科技经济...
  • 1篇西部素质教育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14篇2024
  • 5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3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CiteSpace软件分析睡眠障碍与糖尿病相关研究的热点及趋势
2024年
目的 基于CiteSpace软件探讨睡眠障碍与糖尿病相关研究的热点及趋势。方法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睡眠障碍与糖尿病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6.1.R6文献计量学软件对纳入文献的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网络知识图谱。结果 共纳入743篇有关睡眠障碍与糖尿病的文献,2003—2023年年度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林旭星、周方圆是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但作者之间、机构之间的合作较少。2型糖尿病、糖尿病、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抑郁、老年糖尿病等是睡眠障碍与糖尿病领域的研究趋势。老年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性、血糖波动、慢性病、耳穴压豆等是睡眠障碍与糖尿病领域的研究热点。结论 我国睡眠障碍与糖尿病相关研究的核心团队尚未形成,作者、机构间的合作有待加强。该领域未来将聚焦在以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主的发病人群,以及睡眠障碍与糖尿病的相关性、影响因素、慢性并发症、中医治疗等研究。
王婷武江乐邓淑贞曾嘉志邹忠坊梁基耀罗本华
关键词:睡眠障碍糖尿病可视化分析
基于Raf-1基因探讨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观察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大鼠模型Raf-1基因和蛋白的影响。方法将12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胃复春组和加味七方胃痛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20只。正常组自由饮用自来水,其余5组饮用180μg·mL^(-1)的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水溶液,建立CAG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用生理氯化纳溶液灌胃,胃复春组、加味七方胃痛颗粒组分别给予胃复春片和相应浓度的加味七方胃痛颗粒灌胃。连续干预30 d后取大鼠胃黏膜,分别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Raf-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Raf-1基因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胃复春组、加味七方胃痛颗粒组Raf-1基因表达均明显下调(P<0.01),其中以大剂量组下调幅度最明显;Western Blot法检测Raf-1蛋白表达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Raf-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胃复春组、加味七方胃痛颗粒组Raf-1表达均明显下调(P<0.01),其中以中剂量组下调幅度最明显;免疫组化法检测Raf-1的蛋白表达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Raf-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胃复春组、加味七方胃痛颗粒组Raf-1表达均明显下调(P<0.01),其中以中剂量组下调幅度最明显。结论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对CAG有明显的疗效,能保护胃黏膜,其作用机制与其下调CAG大鼠的Raf-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有关。
王婷全胜源常亮唐燕李英豪梁英业唐梅文
关键词:加味七方胃痛颗粒RAF-1胃癌癌前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
华支睾吸虫HMGB1同源分子的识别及其促进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系NF-κB活化作用的研究
目的:死亡华支睾吸虫来源的高迁移率族蛋白1同源分子(Cs HMGB1)可能通过活化特定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信号途径参与华支睾吸虫相关肝胆管癌(Intrahe...
王婷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HMGB1肝胆管癌NF-ΚB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一种新兴的临床挑战
2024年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肾脏和代谢性疾病日益成为公共健康的重大挑战。心血管、肾脏和代谢系统相互关联,其疾病谱中存在许多相同的危险因素和病理途径。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CKM)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本文就CKM的定义、分期、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筛查及临床应对策略进行综述。
黄家发农金华王婷王丽赵新望农勤玲陈建军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肥胖
七方胃痛颗粒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及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2024年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七方胃痛颗粒是全国名老中医罗伟生教授根据临床经验由7个经典古方化裁而成,目前研究证实其治疗胃癌疗效确切,机制具有多靶点、多环节、多通路等特点,可以通过调控ERK/NF-κB、14-3-3ζ/TGF-β/Smad、Fas/FasL、HER/PI3K/AKT等信号通路阻滞胃癌细胞周期,促进胃癌细胞凋亡及抑制胃癌细胞侵袭、迁移、增殖,从而发挥防治胃癌作用。通过研究发现,目前七方胃痛颗粒治疗胃癌的相关研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胃癌受到多靶点、多通路、多方面的影响,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单个信号通路的研究,未涉及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②其治疗胃癌的有效成分尚不明确;③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对胃癌的治疗,尚未进行具体的辨证分型。本研究系统总结近年来有关七方胃痛颗粒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及信号通路研究进展,明确该方在胃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以及进一步药物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熊常州陈鑫源王婷崔引航唐梅文
关键词:胃癌信号通路中医药
基于miRNA组学的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干预胃癌AGS细胞机制研究
目的:1.研究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含药血清对胃癌AGS细胞增殖的影响。2.探讨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含药血清干预胃癌AGS细胞后miRNA表达及初步作用分析。方法:1.体外培养胃癌AGS细胞。2.将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对大鼠进行灌胃5...
王婷
关键词:胃癌AGS加味七方胃痛颗粒MIRNA
文献传递
华支睾吸虫HMGB1同源分子的识别及其进化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识别华支睾吸虫HMGB1同源分子的CDS及其蛋白序列,并分析其进化特征。方法分别用基于麝猫后睾吸虫HMGB1预测序列的5'和3'RACE以及基于华支睾吸虫HMGB1基因组预测序列的PCR法扩增华支睾吸虫成虫来源的cDNA,对扩增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并进行序列的同源性比较和拼接,分析其ORFs,据此对华支睾吸虫成虫来源的cDNA进行PCR扩增验证其转录;构建进化树,对识别出的HMGB1同源分子进行进化分析。结果识别出两个华支睾吸虫HMGB1同源蛋白CDS,大小分别为381和477 bp,二者均在华支睾吸虫成虫转录,产物均一;推测其编码蛋白分别为127和159个氨基酸,其分子序列与血吸虫同源性较高,而与人及其他脊椎动物同源性低。结论成功识别出华支睾吸虫HMGB1同源蛋白CDS序列,为研究其与肝胆管癌发生的关联性和机制奠定了基础。
王婷杨庆利冷静李宝莹戴悦申继清张丽峰何怡宁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高迁移率族蛋白1同源性进化
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MEK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观察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MEK的影响。方法将12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胃复春组、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大剂量、中剂量、小剂量组等6组,每组各20只。正常组自由饮用自来水,其余五组给予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水溶液灌胃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用生理氯化纳溶液灌胃,胃复春组、加味七方胃痛颗粒组则分别用胃复春片或相应浓度的加味七方胃痛颗粒灌胃,连续干预30天后取大鼠胃黏膜,分别用Real-time PCR、免疫组化方法以及Western blot检测MEK的表达情况。结果Real-time PCR检测MEK的基因表达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加味七方胃痛颗粒组MEK基因表达均明显下调(P<0.01);免疫组化法检测MEK的蛋白表达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加味七方胃痛颗粒组MEK表达均明显下调(P<0.01);Western Blot法检测MEK蛋白表达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加味七方胃痛颗粒组MEK表达均明显下调(P<0.01)。结论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对CAG有明显的疗效,其作用机制与其下调CAG大鼠的MEK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有关。
王婷全胜源常亮唐燕李英豪梁英业唐梅文
关键词:加味七方胃痛颗粒MEK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癌前病变增殖凋亡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国内近30年中医药治疗胃癌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
2024年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国内近30年中医药治疗胃癌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1993年1月1日至2023年9月1日中医药治疗胃癌的相关文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进行统计描述,绘制相关文献发文量年份变化趋势折线图。采用CiteSpace软件和VOSviewer软件分析作者发文量和研究机构发文量并进行共现网络分析,对关键词进行共现、聚类和突现分析。结果1993—2023年,中国知网收录的中医药治疗胃癌相关文献共444篇,年度发文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形成多个核心团队及研究机构群,主要有南京、北京和上海三大合作网络,发文量排名前3的研究机构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发文量排名前3的作者为侯丽、刘沈林、陈国忠。关键词共1438个,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是胃癌,其次是中医药、细胞凋亡及名医经验。关键词可形成10个聚类,分别为中医药、中医证型、细胞凋亡、名医经验、细胞侵袭、临床研究、化疗、四君子汤、微调平衡、抑瘤率。关键词突现分析结果显示细胞侵袭、名医经验、免疫功能、数据挖掘、分子对接是中医药治疗胃癌研究领域主要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的研究趋势。结论中医药治疗胃癌的研究热度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研究热点集中于细胞凋亡、化疗、免疫功能、名医经验、分子对接、数据挖掘等方面,中医经典名方验方和中药有效成分的现代生物信息学研究、名医对于胃癌病因病机和论治经验的探讨及挖掘,以及中医药对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是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
熊常州王婷陈鑫源崔引航唐梅文
关键词:胃癌中医药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八珍荔核抗纤方对HSC活化增殖、迁移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观察八珍荔核抗纤方对HSC-T6活化增殖、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八珍荔核抗纤方低、中、高剂量组,空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含药血清低、中、高组以纯水溶解八珍荔核抗纤方颗粒进行灌胃。换算成SD大鼠的低、中、高剂量分别为7.96g·kg^(-1)、15.93g·kg^(-1)、31.86g·kg^(-1);连续灌胃7d,最后取血制备空白血清和含药血清。通过噻唑蓝(MTT)法测定TGF-β1诱导HSC-T6细胞活化的最佳浓度及不同浓度,八珍荔核抗纤方含药血清对TGF-β1诱导HSC-T6细胞活化增殖影响。细胞划痕愈合法测定八珍荔核抗纤方含药血清对HSC-T6细胞迁移的影响;免疫荧光法测定HSC活化相关指标Col I、α-SMA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核心因子β-catenin表达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八珍荔核抗纤方对HSC活化相关蛋白Col I、α-SMA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Wnt1、β-catenin、p-GSK3β、Cyclin D1表达的影响;qPCR测定八珍荔核抗纤方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因子Wnt1、β-catenin、Cyclin D1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实验结果显示,rhTGF-β1刺激HSC-T6活化的最佳浓度为10ng/ml;与模型组比较,八珍荔核抗纤方低、中、高含药血清均能抑制rhTGF-β1刺激的HSC-T6细胞增殖活化(P<0.05),其抑制强度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八珍荔核抗纤方含药血清低、中、高剂量组的细胞迁移能力减弱(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八珍荔核抗纤方含药血清低、中、高剂量组Col I、α-SMA及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八珍荔核抗纤方含药血清中、高剂量组Wnt1、p-GSK3β、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八珍荔核抗纤方含药血清低剂量组Wnt1、p-GSK3β、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
唐燕司马玲王婷秦百君唐梅文罗伟生
关键词:WNT/Β-CATENIN信号通路HSC增殖迁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