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存睿

作品数:38 被引量:264H指数:8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理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自然科学总论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建筑科学
  • 4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人脸
  • 7篇子群
  • 7篇粒子群
  • 7篇民族
  • 5篇人脸识别
  • 5篇网络
  • 4篇图像
  • 4篇群算法
  • 4篇粒子群算法
  • 3篇元胞
  • 3篇元胞自动机
  • 3篇数据挖掘
  • 3篇群智能
  • 3篇自动机
  • 3篇仿射
  • 3篇仿射变换
  • 2篇动力学行为
  • 2篇优化算法
  • 2篇人脸检测
  • 2篇社团

机构

  • 32篇大连民族学院
  • 23篇东北大学
  • 4篇大连民族大学
  • 3篇北方民族大学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沈阳理工大学
  • 1篇Albert...

作者

  • 38篇王存睿
  • 24篇段晓东
  • 14篇刘向东
  • 10篇李志洁
  • 10篇张庆灵
  • 6篇王楠楠
  • 3篇李泽东
  • 2篇田晓东
  • 2篇刘慧
  • 2篇姜楠
  • 2篇周福才
  • 1篇刘晓东
  • 1篇高云莉
  • 1篇焉德军
  • 1篇郑海旭
  • 1篇包书哲
  • 1篇王庆春
  • 1篇石丽
  • 1篇马艳准
  • 1篇徐平

传媒

  • 10篇大连民族学院...
  • 4篇微电子学与计...
  • 4篇计算机科学
  • 3篇复杂系统与复...
  • 2篇计算机工程
  • 2篇计算机工程与...
  • 2篇大连民族大学...
  • 2篇辽宁省第二届...
  • 1篇自动化学报
  • 1篇数学的实践与...
  • 1篇计算机学报
  • 1篇计算机应用与...
  • 1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微计算机信息
  • 1篇实验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4篇2012
  • 8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人脸识别的面部民族特征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提出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面部民族特征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通过建立中国各民族人脸数据库,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对其进行特征提取,构建民族特征的弹性模板用于采集面部全局和局部特征;采用多特征分类器对数据集进行学习,最终对人脸的民族特征进行判别;利用代数特征方法和几何特征方法对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几个民族的平均识别准确率分别达到82.2%和92.3%。相关的研究工作不仅完善了中国各民族特征和识别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同时也为民族识别提供了新的科学手段,并且丰富了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内容。
段晓东王存睿刘慧石胜杰
关键词:人脸识别民族特征民族识别
基于人脸检测的教室信息智能采集系统被引量:1
2009年
为实现对教室信息的提取、分析和识别,设计了一种基于Harr小波的教室数据智能采集系统。对采集的数字图像进行图像变换,通过教室格局对图像进行区域划分后再分割,通过标识状态建立训练数据集。对训练数据集的Harr小波提取子图像特征,建立数据向量。利用Adaboost分类算法对数据进行机器学习并抽取分类规则集。对各种教室信息进行识别后统计数据,通过网络传输给服务器。该系统实施便捷,可广泛用于各个教学系统。
王存睿文晋
关键词:人脸检测人工智能
基于SIFT的边缘局部仿射的图像拼接算法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针对累计误差形成的多幅图像拼接产生畸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局部仿射的拼接算法,在拼接过程中逐步衰减仿射变换,使得图像在拼接过程中逐渐降低过仿射带来的畸变.同时为从视觉上分析图像拼接过程特征点的变化情况,本文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点的骨架图算法,通过拼接后骨架图的图像来分析各种拼接算法.可以广泛应用于拼接算法的测试过程.
王楠楠王存睿段晓东焉德军
关键词:SIFT仿射变换
网格资源共享策略的最优反应动态模型
2011年
围绕网格环境中用户的资源共享策略,应用进化博弈理论中的最优反应动态机制,建立了网格用户最优反应动态模型并结合算例对网格用户共享策略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有限理性的网格用户不能实现网格资源的最大化共享,需要结合其特殊性对原有的资源管理模式进行改进,以适应网格的实际情况。
李志洁王存睿
关键词:网格进化博弈最优反应动态
图像边缘检测算法的比较与实现被引量:30
2010年
边缘检测的目的是标识数字图像中灰度变化明显的点,而导函数正好能反映图像灰度变化的显著程度,因而许多方法利用导数来检测边缘。针对典型的基于导数的边缘检测算法Sobel、Log和Canny,在分析其算法思想和流程的基础上,利用MATLAB对这3种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分析了各自的性能和算法特点,比较边缘检测效果并给出了各自的适用范围。
李娅娅李志洁郑海旭王存睿
关键词:图像处理边缘检测卷积
基于尺度聚类仿射过滤的图像拼接算法被引量:2
2011年
利用图像的SIFT特征点的位置和尺度组合成数据向量,通过对不同尺度特征点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具有较好稳定性的全局仿射变换.通过该变换对匹配特征点进行一致性过滤,并对图像拼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网格覆盖的拼接算法提高拼接效果和稳定性.通过实验对算法进行测试,在实验过程中,为度量过滤结果稳定性和边缘拼接效果,构建了相应的视觉和定量评价指标来对比算法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在图像拼接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拼接效果,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王存睿张庆灵段晓东刘向东
关键词:图像拼接仿射变换聚类算法
基于AFS的多民族人脸语义描述与挖掘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规则的多民族人脸特征表达方法.该方法在公理化模糊集理论框架下建立刻画人脸特征的语义概念,构建描绘不同民族人脸特征的语义规则集,并根据语义贴近度及隶属度的关联性设定约简准则进行语义挖掘,进而研究不同民族的人脸典型特征.所提方法的特点包括:通过多民族人脸特征数据的分布规律获取表述人脸特征的语义;定义的逻辑运算规则能够实现人脸语义运算,并获得描述人脸多样性特征的复杂语义;挖掘所获的多民族人脸典型特征由具有自然语言解释的语义表述,便于直观理解.文中采用C4.5、Quest、DecisionTable、NeuralNet、BayesNet、SVM和RA等方法对FEI、CK+以及本文所构建的"中华多民族人脸数据库"中的人脸民族属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建立的语义规则集不仅能够对各民族人脸特征进行语义解释,而且对个体人脸的民族属性具有较好的判别率,该文方法为研究多民族的人脸语义特征规律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段晓东李泽东王存睿张庆灵刘晓东
关键词:语义概念
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分类器设计被引量:18
2005年
将粒子群算法应用于数据分类,给出了适用于粒子群算法的分类规则编码,构造了新的分类规则适应度函数来更准确的提取规则集,并通过修改粒子位置更新方程使粒子群算法适于解决分类规则挖掘问题,进而实现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分类器设计。该文进一步用UCI基准数据集对作者提出的粒子群分类器进行了测试,并将几种不同速度与位置更新策略的粒子群算法分类器与遗传算法分类器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粒子群分类器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分类器设计方案。
段晓东王存睿王楠楠刘向东石丽
关键词:数据挖掘粒子群分类器
基于网络权重的多社团网络结构划分算法被引量:5
2009年
利用社团网络的统计特性,提出一种适于社团网络线性时间复杂度的多社团识别算法。构造复杂网络中节点的权重计算函数,进而生成计算序列,用迭代算法对复杂网络各种类型的节点进行集合分配。通过多个不同规模的网络结构数据对算法的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时间复杂度为线性,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对复杂网络中的社团数和社团结构进行发现,该算法还表现出对不同密度网络社团识别良好的适应性。
段晓东王存睿刘向东张庆灵
关键词:网络挖掘网络社团社团划分
中国6个民族的面部几何特征聚类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中国6个民族的面部特征,采用人脸图像测量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各民族面部的二维几何特征,筛选出若干测量指标和计算指标。通过比较多种聚类分析的结果,发现蒙古族、朝鲜族和汉族在面部五官上具有相似的民族特征,而藏族和维吾尔族的民族特征差异较大。族群间的共性和差异性分析可为多民族人脸识别提供科学依据。
李志洁段晓东王存睿
关键词:人脸识别聚类分析民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