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斌
- 作品数:10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96263部队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机械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 液相先驱体制备ZrC粉末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采用氯氧化锆、丙醇、丙三醇和乙酰丙酮为基本原料合成了锆的先驱体溶液,通过液相先驱体转化法合成了ZrC粉末。研究了先驱体溶液组成和热处理温度对合成ZrC粉末的成分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丙三醇用量的增加,干燥时间延长,提高碳和锆的物质的量比和温度都能够提高ZrC粉末的生成率。在高温热处理后合成了面心立方的ZrC粉末,1500℃处理后,粉末颗粒呈不规则的形状。1800℃热处理后,颗粒为球型,颗粒长大的趋势明显。
- 周晓波苏勋家侯根良王延斌毕松
- 关键词:ZRC先驱体
- 提高电刷镀镀层沉积速度的方法
- 2007年
- 在传统电刷镀中,镀层沉积速度比较慢,本文运用流镀的方法,通过提高电流密度和补充镀液离子的方法,对传统电刷镀技术进行改进,设计了新型镀笔,采用镀液循环装置补充镀液。研究了时间和极间距对镀层沉积速度的影响,进行了快速镍刷镀试验,并用SEM对镀层的表面和侧面形貌进行观察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沉积速度是传统电刷镀的几十倍;表面形貌较为粗糙,晶粒较大;侧面形貌镀层明显,底部为较细的结晶晶粒,具有较好的镀层质量。
- 王延斌苏勋家侯根良乔小平王先猛吴春龙
- 关键词:电刷镀镀层质量
- C/C复合材料抗烧蚀HfC涂层的制备被引量:12
- 2009年
- 采用液相先驱体转化法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抗烧蚀HfC涂层。用红外光谱分析先驱体溶液的结构,用XRD、SEM和EDS对涂层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先驱体溶液中主要存在Hf-O-Hf结构和Hf-O-C链式结构,有利于HfC涂层的形成;经过1800℃热处理后多层膜被转变为HfC涂层,形成的涂层中主要为HfC和HfO2;单次涂覆不能有效的覆盖C/C复合材料,多次涂覆能够生成致密的HfC涂层;涂层的厚度约为几十微米,涂层界面不明显,在涂层和基体间有较大过渡层能够缓解界面应力和提高与基体间的结合强度,有效延长寿命。
- 侯根良苏勋家王延斌周晓波
- 关键词:HFC涂层C/C复合材料
- 聚四氟乙烯涂层在高载荷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研究被引量:20
- 2007年
- 制备了以45#钢为基体的聚四氟乙烯(PTFE)涂层,利用自制的高载荷条件下摩擦因数测试装置研究了PTFE涂层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PTFE涂层在4~90MPa范围内具有优良的减摩性能,最低摩擦因数为0.032。正压力与摩擦因数服从负指数衰减模型(Fit Exponential Decay),随着载荷的增加,静摩擦因数和滑动摩擦因数先迅速降低,然后趋于定值。
- 侯根良乔小平苏勋家王延斌梅振兴徐可为
- 关键词:聚四氟乙烯涂层
- 液相先驱体转化法制备HfC及其表征被引量:4
- 2008年
- 以氯氧化铪、丙醇和乙酰丙酮为原料合成了碳化铪有机先驱体溶液,采用液相先驱体转化法在1500℃制备了HfC粉末。用XRD与SEM和FTIR分别对粉末和先驱体溶液进行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经1500℃热处理后获得了面心立方的HfC粉末;粉末颗粒成球形,在几十到几百纳米之间,且碳化铪颗粒有长大趋势;探讨了制备先驱体的形成机制,随着溶液的水解程度增大,最终碳化铪有机先驱体溶液成网状或链状结构。
- 王延斌苏勋家侯根良乔小平吴春龙刘亚兰
- 关键词:先驱体HFC
- 高载荷条件下的材料表面摩擦因数测量
- 针对材料表面高载荷条件的要求,提出了测量摩擦因数的方法,并进行了相应测试装置的设计,该测试装置由正向加载装置、侧向加载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3部分组成。可以用来测量高载荷条件下材料表面的静摩擦因数和滑动摩擦因数,同时得到整个...
- 侯根良苏勋家徐可为乔小平王延斌
- 关键词:测试装置载荷
- 文献传递
- 高载荷条件下的材料表面摩擦因数测量被引量:2
- 2006年
- 针对材料表面高载荷条件的要求,提出了测量摩擦因数的方法,并进行了相应测试装置的设计,该测试装置由正向加载装置、侧向加载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3部分组成。可以用来测量高载荷条件下材料表面的静摩擦因数和滑动摩擦因数,同时得到整个滑动过程中摩擦因数变化情况。利用该装置对某国防减摩涂层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高载荷条件下该涂层对碳钢表面具有较好的减摩效果。
- 侯根良苏勋家徐可为乔小平王延斌
- 关键词:测试装置载荷
- 液相先驱体转化法制备ZrC粉末及合成机理被引量:19
- 2008年
- 以氯氧化锆、丙醇、丙三醇和乙酰丙酮等为基本原料合成了锆的有机先驱体溶液,采用液相先驱体转化法在1 500℃制备了ZrC粉末。运用FTIR对锆的先驱体溶液的组成、结构以及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用XRD和EDS分析了粉末的形成机理,用SEM观察了粉末的形貌。结果表明,有机锆的先驱体溶液具有螯和的链状或网状结构;先驱体溶液干燥后的粉末呈蜂窝状结构,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获得面心立方的ZrC粉末。经过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C还原锆的氧化物开始生成ZrC的最低温度为1594℃,实验温度低于理论温度,在1500℃时获得面心立方的ZrC材料。
- 梅冰苏勋家侯根良王延斌
- 关键词:先驱体
- 碳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界面的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综述了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界面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现有的界面相的结构、界面结合类型和界面结合的机理,对碳纤维制备界面涂层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目前碳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界面材料的功能和要求,指出了今后碳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界面材料发展的研究方向。
- 王延斌苏勋家候根良张煜东
- 关键词:复合材料涂层
- 高载荷条件下石墨-石墨摩擦副的摩擦学特性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利用研制的高载荷条件下摩擦因数测试装置,研究了石墨/石墨摩擦副在空气、水和油介质中的摩擦学特性。结果表明:在4~15MPa范围内,随着载荷的增加,摩擦副在空气、水和油介质中的摩擦因数都逐渐降低;在油介质中摩擦副的摩擦因数最小,在水介质中摩擦因数变化最平稳,在空气中摩擦因数最大,且随载荷的增加变化幅度最大。磨损表面原始形貌对比分析表明,在空气中,摩擦副表面处于边界润滑状态,主要磨损机制是粘着磨损和犁削;水润滑条件下为轻微犁削;油润滑条件下,摩擦副表面处于为边界润滑和流体润滑状态,油中的减摩剂对试样表面有抛光作用。
- 乔小平侯根良苏勋家王延斌刘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