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振强

作品数:18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钢集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专利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篇合金
  • 6篇钢板
  • 4篇韧性
  • 4篇微合金
  • 4篇高强钢
  • 4篇板坯
  • 3篇低合金
  • 3篇碳当量
  • 3篇强韧性
  • 3篇微合金化
  • 3篇合金钢
  • 3篇合金化
  • 3篇厚板
  • 3篇厚度
  • 3篇高强韧
  • 3篇高强韧性
  • 2篇低合金钢
  • 2篇调质
  • 2篇调质钢
  • 2篇形变

机构

  • 10篇首钢集团
  • 7篇钢铁研究总院
  • 5篇秦皇岛首秦金...
  • 1篇东北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

  • 18篇王振强
  • 9篇刘春明
  • 9篇顾林豪
  • 6篇孙新军
  • 5篇宋欣
  • 5篇王志勇
  • 5篇马长文
  • 5篇王根矶
  • 4篇雍岐龙
  • 4篇隋鹤龙
  • 4篇白学军
  • 3篇张苏渊
  • 3篇李群
  • 3篇李昭东
  • 3篇谌铁强
  • 3篇闫智平
  • 3篇刘海龙
  • 3篇周德光
  • 2篇杨永达
  • 2篇狄国标

传媒

  • 3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钢铁
  • 1篇金属学报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北京金属学会...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199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890MPa级纳米碳化物强化铁素体高强钢的研制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Ti-V-Nb-Mo复合微合金化设计、控轧控冷(TMCP)及合理选择卷取温度,开发出抗拉强度为890 MPa级铁素体高强钢。结果表明,经两阶段控轧后冷却到600℃进行模拟卷取,钢板的屈服强度达到877 MPa,抗拉强度达到950 MPa,伸长率为20.0%,显微组织为均匀细小的多边形铁素体+少量晶界渗碳体。强化机理分析表明,析出强化和细晶强化是铁素体高强钢的主要强化方式,其中析出强化增量高达380 MPa。
王振强刘春明顾林豪马长文杨志刚孙新军
关键词:铁素体钢高强钢
多特性特厚高强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一种多特性特厚高强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属于高强度中厚板钢技术领域。钢板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10-0.2%,Si:0.1-0.553%,Mn:1.0-1.5%,P≤0.010%,S≤0.006%,Al:0.02-0...
刘春明张苏渊王振强顾林豪邹扬
文献传递
触媒材料的组织结构对金刚石合成的影响
该文在金刚石合成前对触媒进行热处理以改变其组织结构,用成分相同、组织结构不同的NiCrCoSi触媒在相同条件下合成金刚石,分析了合成效果的差别,探讨了触媒组织结构对金刚石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结晶结构比变形组织有利于粗...
王振强
关键词:金刚石触媒
新型Mn系超低碳贝氏体高强高韧钢的开发被引量:13
2013年
在Nb、Ti微合金化超低碳含Mn钢的成分设计基础上,通过控制轧制获得扁平奥氏体,随后控制冷却获得贝氏体组织,开发出新型的高韧性超低碳贝氏体钢。实验结果表明,在0.03C~3.4Mn微合金钢中使扁平奥氏体的厚度细化至4μm左右,超低碳贝氏体组织的屈服强度达到600 MPa,抗拉强度达到780 MPa,上平台冲击功约230 J,实现了强度与韧性的良好配合。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对试验钢相变产物的组织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强韧化机理、成分和工艺的优越性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夏志伟孙新军雍岐龙李昭东王振强
关键词:扁平化超低碳贝氏体钢EBSD
一种高Ti微合金化中厚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高Ti微合金化中厚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微合金钢技术领域。其化学成分为:C:0.02~0.12wt.%、Si: 0.05~0.50wt.%、Mn: 0.30-1.80wt.%、Ti:0.055~0.15wt.%;P:...
孙新军雍岐龙李昭东王振强王长军
文献传递
Cr对高强度集装箱用钢动态CCT曲线和组织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在Gleeblel500D热模拟试验机上,测定不含cr和含cr为0.79%、1.26%三种集装箱用钢的动态CCT曲线,通过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试验钢不同条件下的显微组织形貌特征,并采用显微硬度法检测其维氏硬度。结果表明,0.1—50℃/s冷速范围内,试验钢均出现明显的珠光体和贝氏体转变区;在添加0.79%,1.26%Cr后,贝氏体转变区明显增大且向低冷速方向扩展。随着冷速的增加,不含cr试验钢由铁素体到贝氏体转变,而含1.26%Cr试验钢由铁素体,贝氏体转变到马氏体转变;同时,随着冷速的增加,硬度逐渐升高;含cr试验钢较不含cr试验钢的硬度升高幅度大。在10~30℃/s时,含Cr0.79%试验钢屈服强度达到700MPa以上;含Crl.26%试验钢屈服强度达到800MPa以上,冷速为50℃/s时,屈服强度达到1000MPa以匕。
赵培林孙新军王振强张正延雍岐龙
关键词:集装箱用钢CRCCT曲线显微组织显微硬度
一种1300MPa级超高强钢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1300MPa级超高强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工程机械用钢制造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板坯冶炼、板坯浇铸、板坯加热、钢板轧制及热处理等工艺步骤。优点在于:通过设计合理的成分体系,在适量添加合金元素的基础上,通过优化的...
宋欣王振强王志勇谌铁强万潇王根矶张学峰周希楠白学军闫智平刘海龙周德光
文献传递
升温过程中Nb和Nb-Mo微合金化钢中碳化物的析出行为研究被引量:14
2015年
利用Gleeble热模拟实验机、Vickers硬度计、SEM,HRTEM及DSC研究了淬火态含Nb和Nb-Mo微合金钢在升温过程中碳化物的析出行为.利用经典形核长大理论及Avrami方程对淬火态钢中MC型碳化物的析出动力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含Nb和Nb-Mo微合金钢淬火后以20℃/min的速率加热至不同温度水冷,在300和700℃,由于e-碳化物和MC型碳化物析出而出现了硬度峰值.MC型碳化物在650℃左右析出,由于析出强化而硬度上升,与理论计算得到的MC型碳化物的析出鼻子点温度约650℃的结果相一致.Mo进入Nb C中降低了Nb C与铁素体基体的错配度,从而减小了析出相与铁素体基体间的界面能,使得(Nb,Mo)C析出动力学加快,所以Nb-Mo钢中析出相粒子分布更为密集,尺寸更为细小,具有较高的析出强化作用.
张正延李昭东雍岐龙孙新军王振强王国栋
关键词:碳化物界面能
一种高强韧性特厚低合金调质钢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高强韧性特厚低合金调质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低合金钢技术领域。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13%~0.17%;Si:0.15%~0.40%;Mn:1.20%~1.40%;Cr:0.40%~0.60%;Mo:0.30...
宋欣王志勇王振强李涛谌铁强熊归顾林豪王豹王根矶刘印良白学军闫智平刘海龙周德光赵久梁
文献传递
一种高碳当量厚规格钢板的火焰切割方法
一种高碳当量厚规格钢板的火焰切割方法,属于钢板切割加工领域。利用两台便携式数控火切割机在同一个横向轨道上,采用两台切割机先后进行火焰切割。一台切割机为预热切割机,按照钢板要求尺寸+10~+30mm进行切割,利用切割过程中...
顾林豪刘金刚路士平刘春明王振强张苏渊王立峰隋鹤龙马长文熊科王根矶庞丽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