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
- 作品数:10 被引量:39H指数:5
-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初诊ITP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Dex)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与常规剂量泼尼松治疗进行比较。方法将慢性ITP患者50例随机分为A、B2组,A组25例采用大剂量Dex治疗,B组25例采用常规剂量泼尼松治疗。比较2种治疗方案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总反应率84.00%,B组76.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随访病例25例,长期反应率56.00%,B组随访病例25例,长期反应率3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轻微,B组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类库欣综合征临床表现,并出现一例上消化道出血。结论大剂量Dex治疗ITP效果好,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小,患者依从性大,有希望成为治疗初诊慢性ITP的一线方案。
- 王晨赵晓红王智
- 关键词:慢性ITP大剂量泼尼松
- 全血细胞减少症144例病因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全血细胞减少(PCP)的病因。方法:对144例P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CP病因以血液病为主,占80.6%(116/144),其中巨幼细胞性贫血(MA)占第一位(41.0%),其次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9.4%)、再生障碍性贫血(AA)(7.6%)、急性白血病(AL)(5.6%)。非血液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占19.4%(28/144),其中脾功能亢进、免疫系统疾病、某些感染性疾病占绝大多数。结论: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最多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对病因不明的患者,长期随访非常重要。
- 赵晓红王晨王智
- 关键词:巨幼细胞性贫血
- 去铁胺治疗长期输血所致铁过载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去铁胺治疗依赖输血的血液病所致铁过载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观察长期依赖输血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应用去铁胺治疗前后血清铁蛋白、肝、心脏功能改变及去铁胺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静脉缓慢注射去铁胺治疗输血依赖性铁过载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1个月及3个月对去铁胺治疗的总反应率分别为37.5%和62.5%,观察到不良反应少且可耐受。结论:静脉缓慢注射去铁胺治疗输血依赖性铁过载血液病有效、安全,输血依赖性铁过载的患者值得坚持用药。
- 陆时运周仲昊王晨王智
- 关键词:去铁胺铁过载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 比阿培南在血液科中重度感染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的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比阿培南在血液科中重度感染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医院血液科中重度感染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注射用比阿培南,0.3 g静脉滴注3次/d,对照组采用注射用亚胺培南,1 g静脉滴注3次/d。根据微生物的证据,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疗程在7~14 d。进行后期的临床观察和不良反应考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0.0%、82.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1.7%、92.3%,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8.0%。2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阿培南在中重度感染中的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 王晨王智赵晓红
- 关键词:比阿培南亚胺培南有效率细菌清除率
- 以不明原因发热为首发表现的恶性淋巴瘤4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探讨以不明原因发热(FUO)为首发表现的恶性淋巴瘤(M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方法与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以发热为首发表现的ML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1)ML的热型多样;(2)临床表现除发热外以乏力、盗汗及体质量减轻最常见。病理类型:霍奇金淋巴瘤3例(6.2%),非霍奇金淋巴瘤45例(93.8%);B细胞淋巴瘤30例(62.5%),T细胞淋巴瘤18例(37.5%);(3)按照Ann/Arbor分期(Cotswolds修订)标准,本组48例ML患者中,Ⅰ期1例(2.1%),Ⅱ期2例(4.2%),Ⅲ期25例(52.1%),IV期20例(41.6%)。结论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ML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确诊依靠病理,在影像技术引导下对病灶行穿刺活检寻找组织学依据十分重要。必要时可行剖腹探查或脾切除术。ML是恶性肿瘤引起FUO最常见的原因,大多数FUO患者经过全面检查和认真分析可以明确诊断。
- 王智冯金萍王晨陆时运
- 关键词:发热淋巴瘤
- 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 2013年
- 目的观察使用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口服十一酸睾酮,一次40mg,每天两次,全反式维甲酸30mg/d,同时加用沙利度胺100-200mg/d;对照组服用十一酸睾酮和全反式维甲酸的剂量及疗程与治疗组相同,不用沙利度胺.比较两组治疗后外周血血细胞上升值.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为93.33%,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红蛋白量明显上升,输血次数明显减少.结论沙利度胺治疗MDS具有明确疗效,可以明显缓解病情、减少输血次数、改善生活质量.
- 王晨赵晓红王智陆时运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沙利度胺疗效
- 减半剂量CAG方案治疗高龄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减半剂量的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成的CAG方案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5岁以上老年AML初治28例,采用减半剂量CAG化疗方案诱导及巩固治疗。结果完全缓解17例,部分缓解6例,未缓解5例,完全缓解率60.7%,总有效率82.1%。治疗相关死亡3例。在染色体核型预后良好和预后中等组近期疗效与标准剂量CAG方案相似,且核型预后良好组疗效优于预后中等组。结论减半剂量CAG方案治疗高龄老年AML缓解率高,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好。
- 王智曹海武周仲昊赵晓红王晨吴品李凌浩陆时运柳萍
- 关键词:老年人CAG方案化疗
- 骨髓活检对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浸润及分期的意义
- 2008年
-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切片分析在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浸润(NHL—BMI)诊断及临床分期的影响。方法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行骨髓活检术,分析活检切片。结果骨髓活检切片中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浸润的阳性率较单纯骨髓穿刺涂片者高。经骨髓活检后,16例改变分期,骨髓活检前、后晚期病例所占比例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骨髓活检切片分析对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浸润的诊断及,临床分期具有重要意义。
- 王智赵晓红王晨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浸润骨髓活检切片肿瘤分期
- 比阿培南治疗血液病患者继发重症感染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比阿培南临床抗感染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血液科病房住院治疗继发重症感染的血液病患者60例,作为治疗组,使用比阿培南0.3 g,静脉滴注,每日3-4次抗感染治疗;选择同时期使用亚胺培南治疗的继发感染的血液病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使用亚胺培南0.5-1.0 g,静脉滴注,每日3次抗感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0.0%和76.2%;治疗后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2.0%和94.1%;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和5.5%。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比阿培南是治疗血液科重症感染的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抗感染药物。
- 陆时运赵晓红周仲昊吴品王晨王智
- 关键词:比阿培南亚胺培南疗效安全性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系中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MDS来源的MSC,按照不同比例加入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中共同孵育,3d后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ELISA法检测其表面抗原以及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MDS来源的MSC能明显抑制共孵育体系中的CD8+T细胞亚群和IFN-γ的分泌,轻度抑制IL-4的分泌,与正常来源的MSC抑制性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SC在体外能明显抑制CD8+T细胞(CTL)和Th1细胞,轻度抑制Th2细胞。
- 宣旻王智陆时运赵晓红周仲昊王晨吴品曹海武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间充质干细胞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