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林

作品数:27 被引量:178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南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7篇小蠹
  • 16篇切梢小蠹
  • 16篇纵坑切梢小蠹
  • 13篇云南松
  • 8篇松纵坑切梢小...
  • 4篇拟青霉
  • 4篇青霉
  • 3篇生活史
  • 3篇种群
  • 3篇空间分布型
  • 3篇分布型
  • 3篇粉拟青霉
  • 2篇云南松纵坑切...
  • 2篇真菌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特性
  • 2篇青霉菌
  • 2篇经济阈值
  • 2篇寄生
  • 2篇寄生真菌

机构

  • 27篇西南林学院
  • 9篇云南省林业科...
  • 2篇云南省林业调...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云南省烟草科...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27篇王海林
  • 8篇李丽莎
  • 6篇王宏虬
  • 5篇雪玲
  • 3篇陈鹏
  • 3篇赵丽芳
  • 2篇舒凝碧
  • 2篇伍建榕
  • 2篇刘宏屏
  • 2篇杨道生
  • 2篇李巧
  • 2篇吴铱
  • 2篇陈方
  • 2篇周楠
  • 2篇王惠丽
  • 1篇李浩然
  • 1篇伍晓蔷
  • 1篇庄辉
  • 1篇李雪东
  • 1篇吴兴富

传媒

  • 9篇西南林学院学...
  • 7篇云南林业科技
  • 4篇西部林业科学
  • 2篇林业调查规划
  • 1篇烟草科技
  • 1篇中国森林病虫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8
  • 6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2
  • 1篇1987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松纵坑切梢小蠹生物学特性及清理蠹害木为主的治理研究
吴铱王海林韦淑成汪玉林李雪东
该课题包括对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以及负责方旺林场小哨林区7000多亩云南松林以清理蠹害木为主的治理示范。通过1987年以来的边研究、边治理,逐步明确该林区蠹害木清理的安全期为1-3月,同时提出了安全清理蠹...
关键词:
关键词:云南松生物学特性
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62
1997年
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piniperda在云南分布很广,80年代以来,在昆明、红河、楚雄3地、州30个县的云南松人工林内猖獗危害,直接经济损失6000余万元。该虫在云南1a一代,全年危害,无明显的越冬现象。每年5~11月蛀梢,11~翌年5月蛀干,树皮下各虫态种群高峰期出现在2~5月,此时是清理蠹害木的最佳时期。成虫干转梢及由梢转干在林间扬飞期1~14d,集中扬飞3~4d。
李丽莎王海林柴秀山王用贤舒凝碧杨道生
关键词:纵坑切梢小蠹生物学特性生活史云南松
纵坑切梢小蠹危害与环境关系研究被引量:21
1997年
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的发生与气候因子关系密切。大气湿度低、气候干旱,入侵严重;温度越高,小蠹发育速度越快,侵入成功率越高;云南松林立地条件差、阳坡、山脊、林缘、郁闭度低、长势弱均易遭蠹害。森林火灾、乱砍滥伐造成小蠹虫的虫源地。
李丽莎柴秀山王海林杨道生
关键词:纵坑切梢小蠹云南松气候因子
松纵坑切梢小蠹防治指标、经济阈值及空间分布型的研究被引量:4
1997年
通过定时定位观察云南松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程度与云南松经济损失之间的关系,经统计分析,确定松纵坑切梢小蠹的防治指标为:平均虫孔数0.189虫孔/株,林木平均枯死率0.52%,平均株枯梢率4.74%,有虫株率5.14%。确定昆明地区方旺林场的经济阈值为0.2151虫孔/株;并制订了适合于基层林区的多个动态经济阈值。当虫孔密度达到0.3338×CC÷(Y×EC×P),对应的林木平均枯死率为0.389+0.3667×CC÷(Y×EC×P)、平均株枯梢率为5.5398+1.1301×CC÷(Y×EC×P)、平均有虫株率为1.63+14.4821×CC÷(Y×EC×P)时,防治投入与挽回经济损失相等,应进行防治。
王海林王宏虬陈方雪玲王惠丽张智涌孙绍芳杨翠莲张占新
关键词:松纵坑切梢小蠹经济阈值空间分布型
松小蠹综合控制技术研究被引量:16
2004年
为达到持续控制纵坑切梢小蠹(简称松小蠹)危害的目的,进行了松小蠹与云南松林分之间的关系、抚育间伐控制蠹害效果、蠹害木清理技术、聚集信息化合物引诱剂筛选及林间引诱技术、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系列松小蠹综合控制技术研究。通过研究,初步探明了云南松林分与松小蠹危害之间的关系及受害林分内害虫的演变情况;证实了松小蠹生活史中姐妹代的存在,摸清了姐妹代各虫态出现的时期、种群数量,为松小蠹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筛选出4种效果较好的引诱剂配方及两种可供推广的诱捕器,研究了引诱剂林间引诱、测报方法及应用粉拟青霉菌杀虫剂防治扬飞期成虫技术,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松小蠹综合控制措施。
李丽莎刘宏屏周楠赵涛陈鹏李浩然王海林雪玲王宏虬张瑆卢南
关键词:松小蠹控制技术云南松生活史
攀枝花市凤凰木根病的研究──病原鉴定及其防治初探被引量:8
1998年
通过对攀枝花市凤凰木根病的野外调查,室内保湿培养、分离培养、镜检等研究,结果表明:攀枝花市凤凰木的致命病害为白纹羽病;其病原为子囊菌亚门的褐座坚壳菌(Roselinianecatrix),自然条件下难见其有性和无性孢子,菌丝体及菌索常见;菌索白色,羽纹状分布于根表面,菌核少见.对轻病株环状根施、枝干喷药、加强养护管理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伍建榕王海林陈秀虹陈秀虹陈英
关键词:白纹羽病化学防治根病病原鉴定
两种拟青霉对烟蚜感染作用试验被引量:13
2005年
为探讨利用拟青霉控制烟蚜的可能性,测定了粉拟青霉(Paecilomycesfarinosus)和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fumosoroseus)对烟蚜[Myzusnicotianae(Blackman)]的感染致死率,发现粉拟青霉菌Pf 27菌株和玫烟色拟青霉菌Pf 30菌株对烟蚜有较好的感染致死作用。在处理后第3d和第5d,粉拟青霉菌Pf 27菌株对烟蚜的室内感染率分别为56 0%和98 0%,玫烟色拟青霉菌Pf 30菌株分别为10 0%和82 0%。用1 5×108个/mL的孢子悬浮液喷雾处理烟田烟株上的烟蚜,处理后第10d,Pf 27菌株和Pf 30菌株对烟蚜的感染率分别为77 2%和78 5%,这两个菌株均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邓建华吴兴富庄辉洪英娣王海林
关键词:拟青霉烟蚜
松纵坑切梢小蠹预测预报研究被引量:8
1997年
纵坑切梢小蠹预测预报研究,采用聚集信息素诱集法、有效虫口基数法、云南松物候观测法进行发生期及发生量中短期测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发生期及发生量的计算机测报模型。确定蠹害林分内平均受害梢率4.7%,平均受害株率5.1%,平均枯死率0.5%为蠹害林分的防治指标临界值,在此指标下,可以不进行防治;根据发生量测报方法及防治指标在小蠹发生区进行多点测报即可确定小蠹发生区。
李丽莎刘宏屏周楠蒋昭龙槐可跃郎南军王海林王宏虬
关键词:纵坑切梢小蠹云南松
纵坑切梢小蠹危害云南松茎干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近年来 ,云南省数万公顷云南松林被纵坑切梢小蠹毁损 .选取滇中地区石林县长湖及宜良县小白龙云南松蠹害林区为主要研究对象 ,通过对纵坑切梢小蠹蛀干期不同阶段抽样伐树调查 。
李巧王海林
关键词:纵坑切梢小蠹云南松
纵坑切梢小蠹综合防治研究被引量:21
1997年
本文是纵坑切梢小蠹系统研究论文中的综合防治部分。文章根据多年的试验研究成果,首先提出了划分云南松林分蠹害程度及蠹害木的分级标准,针对林分的危害情况,采取相应的蠹害治理综合措施。蠹害治理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1.蠹害木清理技术;2.化学农药防治技术;3.生物防治技术;4.小蠹聚集信息素引诱技术等内容。对小蠹提出了以营林技术措施为基础,清理蠹害木为主,合理施用化学农药。
李丽莎王海林柴秀山王用贤舒凝碧
关键词:纵坑切梢小蠹云南松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