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珍
- 作品数:44 被引量:224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婴儿呼吸机机械通气并发下呼吸道感染菌群分析
- 2000年
- 本文分析我院NICU应用机械通气并行气道分泌物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42例 (男 30例 ,女 12例 ) ,不包括感染性肺炎患儿。结果显示插管时间愈长 ,分泌物培养阳性愈高。共培养 42次 ,阳性 34例 ,阴性 8例 ,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克雷伯氏菌属居首位占 10例 ,假单胞菌属 9例 ,沙雷氏菌属 2例 ,大肠埃希氏菌 2例 ,不动杆菌属 2例 ,金黄色葡萄球菌 1例 ,肺炎链球菌 1例 ,其他菌属 7例。文中进行了各细菌敏感和耐药试验。
- 谢丹宇王淑珍彭淑梅
- 关键词:机械通气下呼吸道感染病菌药敏试验婴儿
- 儿科感染120株致病菌分类及耐药性分析
- 2000年
- 目的 :研究儿科感染的病原菌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以指导用药。方法 :采用Vitek AmsSystem鉴定菌种和K B法检测 16种抗菌药对致病菌的耐药性。结果 :其中G 杆菌 91株 (75 .8% ) ,G +球菌 2 1株 (7.5 % ) ,其他致病菌 8株 (0 .6 % )。泰能、环丙沙星、多粘菌素E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敏感。结论 :细菌耐药性鉴定对儿科感染的治疗有重要指导作用。
- 谢丹宇王淑珍
- 关键词:抗生素细菌耐药性儿科
- 小剂量肝素治疗危重儿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01年
- 目的 观察小剂量肝素皮下注射对危重儿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的临床疗效及患儿血小板计数、C 反应蛋白 (CRP)水平变化。方法 对符合诊断标准的 35例SIRS患儿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 ,肝素按 5~10U/kg给予 ,每 6小时皮下注射 1次 ,共用 3d ,应用前后观察临床效果并测定血小板计数及CRP水平变化。 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 ,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 ,CRP水平明显下降 (均P <0 .0 5 ) ,与对照组比较 ,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发生率有显著改善 ,P <0 .0 5 ,SIRS的持续时间缩短 ,死亡率也明显降低。结论 小剂量肝素对SIRS的预后有改善作用 ,可以降低MODS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 王淑珍林英彭淑梅
- 关键词:肝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C-反应蛋白
- 危重症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血清酶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2001年
- 目的 分析危重症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患儿血清酶学变化对疾病的诊断、病情及预后估计的意义。方法 对该院 1998~ 2 0 0 0年危重症伴SIRS患儿 80例及同期住院非SIRS非危重患儿 40例 6项血清酶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危重症伴SIRS患儿 6种酶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组显著高于非MODS组。结论 血清酶学改变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血清酶学改变可作为MODS的预测指标 ,全面监测血清酶学变化对判断病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及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 林英王淑珍彭淑梅
- 关键词:危重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血清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22例临床分析
- 2006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对本院收治的422例HIE临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男多于女,农村多于城市。产前、产时因素占HIE发病因素95%。以上。对HIE的CT影像诊断与临床诊断一致达83.81%。治疗的原则为“早期、综合、坚持”。结论:通过复诊和随访评估发现,该治疗原则和方法的应用效果优于任何非早期、非持续、单一治疗的效果,能够明显减少(轻)HIE所产生的神经系统后遗症,降低死亡率。对早产儿的头颅影像学表现应高度重视。
- 罗立方陈运彬王淑珍
-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预后
- 新生儿肺出血4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03年
- 曾可王淑珍
- 关键词:新生儿肺出血
- 大黄口服和敷脐治疗小儿胃肠功能衰竭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应用大黄敷脐和口服治疗小儿胃肠功能衰竭的疗效差别,为小儿胃肠功能衰竭的防治提供较好的方法。方法将64例胃肠功能衰竭患儿随机分为2组,生大黄粉敷脐组:即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生大黄粉敷脐治疗;常规组:应用大黄口服治疗,剂量为25mg/(kg·次)。两组在入院时和入院后72小时检测TNF-α、IL-1、IL-6及血乳酸。结果两组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TNF-α、IL-1、IL-6及血乳酸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大黄粉敷脐疗法和口服疗法对小儿胃肠功能衰竭均有较好的疗效,能降低MODS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大黄粉敷脐疗法对危重症胃肠功能衰竭更加实用、方便、安全,无副作用。
- 彭淑梅王淑珍
- 关键词:胃肠功能障碍乳酸
- 气管插管冲洗治疗胎粪吸入综合征被引量:10
- 2004年
- 目的 观察气管插管冲洗治疗胎粪吸入综合征 (MAS)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MAS 6 3例患儿。其中气管插管冲洗 2 4例为治疗组 ;无气道插管冲洗 39例为对照组。两组均在清理呼吸道基础上治疗组用气管插管注射 0 .5~ 1ml生理监水反复冲洗。结果 1.两组血气分析在 0~ 3h的各项数值无显著性差异 ;但在4~ 2 4h[除 pH、p(CO2 )外 ]p(O2 )、pa(O2 )a/A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 2 .两组在治愈率、上机人数率、合并症率、死亡率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 3.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治愈患儿住院天数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对有黏稠胎粪、并窒息、产前有致窒息高危因素胎儿于吸净气管内分泌物后立即气管插管予气道冲洗 。
- 谢丹宇王淑珍袁转弟
- 关键词:胎粪吸入综合征婴儿气管插管
- 西沙比利治疗危重症并胃肠功能衰竭的临床探讨被引量:22
- 2002年
- 彭淑梅王淑珍高薇薇曾可
- 关键词:儿童西沙比利危重症胃肠功能衰竭
- 大黄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小儿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研究大黄敷脐和口服或鼻饲治疗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差别,为小儿胃肠功能障碍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64例胃肠功能障碍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大黄粉敷脐组应用生大黄粉敷脐治疗,大黄口服或鼻饲组应用大黄100 mg/(kg.次)治疗,入院时和入院后72 h检测TNF-α、IL-1、IL-6及血乳酸。结果:两组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细胞因子有明显降低作用,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黄粉敷脐疗法和口服或鼻饲疗法对小儿胃肠功能障碍均有较好的疗效,能降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大黄粉敷脐疗法对危重症胃肠功能障碍更加实用、方便、安全,无副作用。
- 王淑珍彭淑梅
- 关键词:胃肠功能障碍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