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炯

作品数:28 被引量:176H指数:8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细胞
  • 6篇肺癌
  • 4篇巨噬细胞
  • 3篇支气管
  • 3篇气管
  • 3篇阻塞性
  • 3篇小细胞
  • 3篇慢性
  • 3篇慢性阻塞性
  • 3篇非小细胞
  • 2篇炎症
  • 2篇占位
  • 2篇皮肺
  • 2篇肿瘤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 2篇细胞肺癌
  • 2篇细胞因子
  • 2篇细胞因子分泌
  • 2篇腺癌
  • 2篇哮喘

机构

  • 26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上海市胸科医...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安徽中医药高...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芜湖市...

作者

  • 28篇王炯
  • 10篇刘荣玉
  • 7篇闫雪波
  • 5篇徐轲
  • 4篇方磊
  • 3篇黄维琳
  • 3篇张妍蓓
  • 3篇朱莹莹
  • 3篇周金华
  • 2篇姜雪勤
  • 2篇江子丰
  • 2篇周文勤
  • 2篇张志红
  • 2篇范晓云
  • 2篇钱朝翠
  • 2篇汤懿珍
  • 2篇汪伟民
  • 2篇颜瑾
  • 1篇王瑞
  • 1篇胡玉萍

传媒

  • 7篇临床肺科杂志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医学信息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临床护理杂志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中华哮喘杂志...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华医学会呼...

年份

  • 4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晚期肺癌粒子植入联合静脉化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静脉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月我科收治的确诊中晚期肺癌患者40例,根据接受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20例患者给予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静脉化疗,对照组20例患者给予单纯接受静脉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后的随访检查,研究组粒子植入联合静脉化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45.00%、45.00%、55.00%,均高于对照组的0、10.00%、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气胸3例,出血1例,骨髓抑制患者3例,胃肠道反应7例,脱发1例,其中同时发生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1例,同时发生气胸和出血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65.00%;对照组20例患者骨髓抑制患者4例,胃肠道反应8例,脱发2例,其中同时发生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1例,同时发生骨髓抑制和脱发1例,发生率60.00%。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静脉化疗对于治疗中晚期肺癌近期疗效可靠,相对于单纯化疗,联合治疗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王宇王炯
关键词:放射性粒子静脉化疗中晚期肺癌近期疗效
TTF-1、CK7、p63、CK5/6免疫组化检测在低分化非小细胞肺癌分类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TTF-1、CK7、P63、CK5/6免疫组化检测在低分化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情况及亚分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共104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低分化非小细胞肺癌,其中低分化腺癌62例、低分化鳞癌42例,采用免疫组织SP法检测,镜下观察TTF-1、CK7、P63、CK5/6在不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非小细胞肺癌TTF-1、CK7、P63、CK5/6的表达差异及影响其阳性表达的因素。结果TTF-1、CK7阳性诊断低分化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87.88%、78.94%特异度分别为93.10%、95.83%;两者联合诊断低分化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91%、96.55%。CK5/6、P63阳性诊断低分化鳞癌的灵敏度分别为93.55%、83.33%,特异度分别为93.55%、96.15%;两者联合诊断低分化鳞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6.66%、90.91%。肿瘤的分期、大小、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特征对TTF-1、CK7、CK5/6、P63的阳性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免疫组化分子标记物单独或联合检测在低分化非小细胞肺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周文勤闫雪波王木子赵红星王炯
关键词:TTF-1CK5/6
AECOPD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药敏分析被引量:26
2009年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呼吸道病原菌群的分布及分析药敏试验结果。方法对我院老年呼吸病房及呼吸病特色诊疗中心住院的120例AECOPD患者的痰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65.69%,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革兰氏阳性球菌占28.43%,以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为主;真菌占5.88%;一种以上病原菌混合感染占5.0%。细菌体外药敏试验发现: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罗米沙星对大部分革兰阴性杆菌有较好敏感性,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他啶、万古霉素对大部分革兰阳性球菌有较好敏感性.,本组真菌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均敏感。结论AECO-PD分离的细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真菌感染率较高,应引起重视。各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上升趋势。
王炯汤懿珍刘荣玉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病原菌
多模式混合教学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案例结合3D打印技术及PBL多模式混合教学法在支气管肺癌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整体教学质量提供新的方法。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68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他们分成传统教学法组和新教学法组(案例结合3D打印技术及PBL多模式混合教学法)进行支气管肺癌有关知识的临床教学,分析比较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与传统教学法组相比,新教学法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及实践操作能力分数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课程参与度、学习兴趣、学习自觉性、学习效率、临床思维能力、教学方法的认可率、职业自豪感、综合素质、总体满意度等均有提高(P<0.05)。结论案例结合3D打印技术及PBL多模式混合教学法在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教学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教学中推广使用。
王炯闫雪波丁佩山方磊彭方媛方曙周金华
关键词:教育技术PBL教学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教学
circFAT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及对细胞增殖和侵袭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circFAT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表达情况及沉默circFAT1对NSCLC细胞A549增殖和侵袭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手术切除治疗的NSCLC患者107例,RT-qPCR检测NSCLC和癌旁组织中circFAT1表达,培养A549细胞,分别转染siRNA-circFAT1(si-circFAT1组)、无关序列(si-control组),另外设未转染细胞作为空白组(blank组),RT-qPCR检测细胞中circFAT1表达量,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情况。结果NSCLC组织中circFAT1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2.47±0.27)vs(1.02±0.15),t=48.959,P<0.001];与TNM分期Ⅰ~Ⅱ期、中高分化、未发生淋巴结转移比较,TNM分期Ⅲ~Ⅳ期、低分化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中circFAT1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si-control组和blank组比较,si-circFAT1组细胞中circFAT1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减少(P<0.05)。结论NSCLC组织中circFAT1相对表达量升高,沉默circFAT1可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徐至珺王炯解明然颜宇张倩周文勤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细胞侵袭
经电子支气管镜高频电和氩气刀治疗气道狭窄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观察电子支气管镜下高频电和氩气刀治疗各种原因所致气道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ERBEVIO型氩等离子凝固器经电子支气管镜对21例气道狭窄患者进行治疗,其中肺癌17例,气管异物或炎性肉芽肿4例,以狭窄获得再通临床症状改善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完全有效9例(42.8%),部分有效8例(38.1%),轻度有效3例(14.2%),无效1例(4.7%),总有效率达95.2%。术中未见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经电子支气管镜运用高频电和氩气刀治疗气道狭窄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范晓云徐轲汪伟民张妍蓓张志红王炯刘荣玉
关键词:电子支气管镜气道狭窄高频电氩气刀
25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内科电子胸腔镜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内科电子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与血清癌胚抗原(CEA)、胸苷激酶1(TK1)及胸水腺苷脱氨酶(ADA)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5年11月该科接受可弯曲内科电子胸腔镜检查的25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血清CEA、TK1及胸水ADA检查结果。结果在25例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患者中,有22例得以明确诊断,确诊率高达88.00%。包括恶性胸腔积液9例(36.00%),结核性胸腔积液11例(44.00%),炎性胸腔积液2例(8.00%),未能明确诊断胸腔积液3例(12.00%);恶性组TK1血、CEA胸水/CEA血阳性率明显高于结核组和炎性组,结核组ADA胸水阳性率明显高于恶性组和炎性组。结论内科电子胸腔镜检查确诊率高,创伤性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是诊断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有效手段,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与血清CEA、TK1及胸水ADA等相结合有助于提高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确诊率。
周琪卉颜瑾王炯徐轲宁雅静韩晓燕王瑞姜雪勤江子丰朱莹莹刘荣玉
关键词:胸腔积液内科胸腔镜血清癌胚抗原胸苷激酶1TK1
CpG-ODN对鼠巨噬细胞TLR-9及Th1/Th2类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非甲基化的胞嘧啶-磷酸-鸟嘌呤二核苷酸序列(CpG-ODN)对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Toll样受体9(TLR-9)的表达及Th1/Th2类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Cp-ODN,鸟嘌呤胞嘧啶二核苷酸序列(Non-CpG-ODN),CpG-ODN+氯喹刺激24h后巨噬细胞TLR-9的表达,放免法及ELISA法检测刺激前后巨噬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2(IL-12)的表达水平。结果刺激24h后,CpG-ODN与CpG-ODN+氯喹组巨噬细胞TLR-9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P<0.05);细胞上清液中TNF-α水平CpG-ODN组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IL-6、IL-12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pG-ODN刺激可引起鼠巨噬细胞TLR-9表达增高,调节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分泌。
黄维琳王炯刘荣玉
关键词:TH1细胞
81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标本临床病理结果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标本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诊断,结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探讨其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标本病理学、25例免疫组织化学诊断及73例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 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19-fragment,CYFR 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检测结果。结果:81例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标本组织病理学诊断率为96.3%,其中恶性病变53例(腺癌29例,鳞癌20例,小细胞癌1例,未明确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1例,其他类型肺癌1例,胸腺恶性肿瘤1例);良性病变25例(炎性包块7例,结核5例,肺炎7例,硅沉着病3例,炎性假瘤2例,神经鞘瘤1例);25例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的病例中诊断恶性肿瘤24例(腺癌13例,鳞癌8例,小细胞癌1例,未确定分型2例),其中P63及CK5/6在鳞癌阳性率为87.5%,TTF-1及CK-7在腺癌阳性率为69.2%和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CYFR A21-1,NSE及3项联合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54.9%,68.6%,37.3%,80.4%。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标本病理诊断阳性率高,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及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为肺癌的诊断及病理分型提供辅助性参考依据。
王炯颜瑾徐轲闫雪波姜雪勤朱莹莹江子丰
关键词:肺占位肿瘤标志物
巨噬细胞吞噬凋亡中性粒细胞及吞噬诱导巨噬细胞死亡的实时动态观察被引量:9
2014年
巨噬细胞有效地吞噬清除凋亡的中性粒细胞,对急性炎症的消退、恢复机体的稳态至关重要.但目前对巨噬细胞吞噬凋亡中性粒细胞的动态过程以及巨噬细胞吞噬凋亡中性粒细胞后的命运转归还知之甚少.本研究动态观察了巨噬细胞吞噬凋亡中性粒细胞的全过程,发现巨噬细胞吞噬凋亡中性粒细胞过程也可分为识别黏附、内吞、消化和残体外排等阶段,同时观察记录了吞噬凋亡中性粒细胞后巨噬细胞被诱导激活死亡的动态过程.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以及特殊染色法显示,吞噬凋亡中性粒细胞诱导巨噬细胞死亡的方式有自噬、凋亡和胀亡等,其中自噬率为(8.00±2.00)%、凋亡率为(12.33±2.08)%、胀亡率为(3.66±1.50)%.这些结果表明,巨噬细胞吞噬凋亡中性粒细胞后自身也经历自噬和凋亡过程,可能是巨噬细胞参与免疫反应的新机制.
王炯黄维琳汪诚刘荣玉
关键词: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凋亡细胞死亡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