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平
- 作品数:14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当代意义被引量:2
- 2009年
- 人是社会历史的起点,每个人的发展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群体发展的关系是互为条件。人的发展的最基本的前提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目标,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属于共产主义范畴的,因而,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 王玉平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为本
- 网上群众路线的生成逻辑、价值考量与机制构建被引量:1
- 2014年
- 在互联网时代,网上群众路线的出现是我党主动适应世界政党建设网络化、信息化以及我国公民权利意识勃兴的背景下密切党与群众关系的必然结果。网上群众路线有利于实现党与群众真实互动;能够改善党的形象,提升党的公信力;便于群众参与党和政府的决策,提高党的民主执政能力;有助于建立有效的防错纠错机制,提高党科学执政的能力。而建立网络民意吸纳机制、网络民意分析机制、网络民意反馈机制和重大决策的网络听证机制是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的制度保障。
- 王玉平
- 关键词:生成逻辑价值考量
- 实现“中国梦”须处理好三大关系被引量:1
- 2014年
- "中国梦"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号召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动力。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途径;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中国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信心源泉。"中国梦"为中国的"世界梦"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国的"世界梦"又为"中国梦"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与外部环境。"中国梦"有赖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而科学发展观则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有力工具。
- 侯保龙王玉平
- 关键词:中国梦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探索被引量:1
- 2016年
-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延续、深化和拓展,是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结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实际,采用热点新闻评论、参观校史馆、暑期社会调查等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体验、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 王玉平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实践教学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对话教学模式探讨被引量:2
- 2010年
- 对话教学模式适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课程特点,有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吸引力、感召力、说服力,提高教学实效性。要使课堂对话教学取得成功,需从积极营造对话氛围、正确选择对话主题、有效调控对话过程、反思对话得失四方面作出努力,使对话教学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 王玉平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对话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案例教学探析
- 2010年
- 案例教学法可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这一方法,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效果。
- 王玉平
-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方法
- 马克思的和谐交往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 2012年
- 和谐交往理论是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精髓和价值核心,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意蕴。马克思的和谐交往理论深刻影响了哈贝马斯等当代西方哲学的交往理论,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构和谐交往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王玉平
- 关键词:和谐交往和谐社会
- 论公民参与视角下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被引量:1
- 2015年
- 以公民参与理论为基本视角与分析工具,指出当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症结:部分高校领导不重视公民参与廉政文化建设,担心公民参与廉政文化建设会影响其狭隘的私利,破坏校园安定有序的局面,缺乏引导公民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能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公民参与路径有:培育高校群众性的参与文化氛围;推进高校群众有序参与廉政文化建设;支持高校群众性社团的维权性活动;保障高校媒体的监督权利。
- 王玉平侯保龙
- 关键词:廉政文化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公民参与
- 生活化: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人本向度被引量:6
- 2014年
- 大学生的生活既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场域,也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归宿。以大学生的生活作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应该尊重教育主体和价值观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活动等层面回归现实生活,从而实现高校价值观教育目标,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 王玉平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
- 马克思的和谐交往范式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10年
- 从"异化劳动"理论的对抗交往形式到"真实共同体"理论的和谐交往范式,这是一个既合乎历史又合乎逻辑的过程。和谐交往理论是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必然结论、最后归宿和价值核心,有着丰富的思想意蕴,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构和谐交往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王玉平李晓元
-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和谐交往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