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珺君

作品数:11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体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就业
  • 4篇体育
  • 3篇高校
  • 3篇高校毕业
  • 3篇高校毕业生
  • 3篇毕业生
  • 2篇大学生
  • 2篇院校
  • 2篇体育院校
  • 2篇经济困难
  • 2篇经济困难学生
  • 2篇就业形态
  • 2篇就业质量
  • 2篇家庭
  • 2篇家庭经济
  • 2篇家庭经济困难
  • 2篇家庭经济困难...
  • 2篇创业
  • 1篇大学生就业
  • 1篇订单式

机构

  • 9篇南京体育学院

作者

  • 9篇王珺君
  • 2篇陶利
  • 1篇苏欣荣

传媒

  • 2篇就业与保障
  • 1篇农业经济
  • 1篇中国商贸
  • 1篇南京体育学院...
  • 1篇辽宁经济职业...
  • 1篇林区教学
  • 1篇高教学刊
  • 1篇新课程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新就业形态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研究——以南京某高校为例被引量:1
2023年
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新就业形态下,关注毕业去向落实率的同时,更应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以南京某高校就业质量调研数据为例进行分析,提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持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拓展就业空间为目标,持续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就业质量提升路径,推动高校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
王珺君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大学生就业就业质量
体育专业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模式之研究
2015年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更加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实用型人才,以此来满足各领域的实际人才需求。当然,对于体育专业来说,其主要责任就是培养符合健身领域所涉及的各行业需求的人才。目前,校企合作是体育专业所采用的主要培养人才的途径,其中,“订单式培养”模式大幅提高了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主要针对“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内涵以及基本条件,提出了体育专业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具体做法。
王珺君
关键词:体育专业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
基于多维度测评体系的体育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文章希望通过从现行认定方法和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影响因素出发,采用多维度测评体系认定模型,实现对资格认定体系与方法的深入探索与深层优化。构建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多维度测评体系认定模型解决长期困扰体育院校资助工作者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上遇到的难题,从而发挥资助资金最大效益,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王珺君
关键词:体育院校
试论当前“就业难”和“招工难”现象的原因及对策被引量:3
2012年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渐渐消退,全国经济开始复苏。在这大好形势下,却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与农民工"招工难"并存局面。本文提出通过企业转变用人观念、大学生转变就业理念、农民工转变择业观念的方式化解"两难"矛盾,提出使用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建立劳动力培训服务体系、完善国家政策保障制度和打造信息沟通平台的方法解决"两难"并存问题。
陶利王珺君
关键词:就业难
基于ISM模型的体育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2017年
体育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工作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将影响体育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因素分为四类,十六项因子,采用ISM模型对各项因素、因子指标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建立比较矩阵。基于矩阵结果,对因素因子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并提出解决对策。
王珺君
关键词:ISM模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
“互联网+”时代农村地区女性创业的困境与纾解被引量:1
2023年
“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模式转变。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村妇女作为农村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作用不容忽视。“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为广大农村妇女创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为农村妇女创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农村地区妇女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农村精准扶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
王珺君
关键词:农村妇女创业路径
体育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之探究被引量:12
2012年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向纵深方向发展,用人制度改革逐渐向科学化、市场化目标转变,社会对高等人才的要求也趋向多元化,体育类毕业生就业压力日趋加大。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研究通过剖析当前体育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只重体育学科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只重运动技巧的操练,而轻学生创业能力的培育之现状,以"跳出就业看就业"的视角,分别从体育院校人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社会服务等层面进行探究。提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体育类院校应适时调整专业结构,不断修正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培养市场需要的应用性人才;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强化创新创业意识,主动融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大潮之中。
陶利王珺君苏欣荣
关键词:体育类大学生创业
新就业形态下高校毕业生弱势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策略研究
2023年
新就业形态的出现,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通过分析做好高校毕业生弱势群体充分就业的必要和困境成因,从“五维共育,就业赋能”角度,探讨建立新就业形态下高校毕业生弱势群体的高质量和充分就业赋能机制;升级帮扶手段维度,构建“云就业”服务赋能机制;精细帮扶队伍维度,构建教师队伍全员化参与赋能机制;多元帮扶力量维度,构建帮扶主体协同合作赋能机制。这些举措望能够有效提高新就业形态下高校毕业生弱势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
王珺君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弱势群体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模型AHP分析法研究
2023年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新就业形态迅速崛起的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发生了改变。高校传统就业质量模型只能体现就业数量,却无法真正体现就业质量。文章围绕新形势下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因素,构建了社会环境、就业单位、培养学校和个体素质这4个一级因素指标,并将其细分为16个二级因子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项因素、因子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建立比较矩阵,计算因素因子的权向量。通过一致性检验,构建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层次模型。以某高校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为实例模型进行模糊数学最大隶属度综合评价,以此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
王珺君
关键词:AHP分析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