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荣

作品数:35 被引量:102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毒蛾
  • 6篇木毒蛾
  • 6篇昆虫
  • 4篇沙棘
  • 4篇天牛
  • 3篇顶盖
  • 3篇诱捕
  • 3篇诱捕器
  • 3篇沙棘木蠹蛾
  • 3篇天敌
  • 3篇蠹蛾
  • 3篇木蠹蛾
  • 3篇害虫
  • 3篇盖板
  • 3篇把手
  • 3篇插口
  • 2篇新品种选育
  • 2篇选育
  • 2篇芽分化
  • 2篇幼虫

机构

  • 2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5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中国检验检疫...

作者

  • 35篇王荣
  • 10篇宗世祥
  • 9篇骆有庆
  • 8篇张飞萍
  • 5篇梁光红
  • 4篇成仿云
  • 4篇胡霞
  • 4篇王锦达
  • 3篇高静
  • 3篇王涛
  • 2篇张佐双
  • 2篇李萍
  • 2篇吴松青
  • 2篇张燕如
  • 2篇高志民
  • 2篇赵孝庆
  • 2篇秦魁杰
  • 2篇成信云
  • 2篇黄世国
  • 2篇龙芳

传媒

  • 3篇林业科学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延边大学农学...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农业科技与信...
  • 2篇应用昆虫学报
  • 1篇中国林业教育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北方园艺
  • 1篇昆虫知识
  • 1篇昆虫学报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建筑与文化
  • 1篇亚热带农业研...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生物安全学报...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沙棘品种雌雄株叶片解剖结构及抗旱性比较被引量:23
2012年
为明确不同沙棘品种抗旱性,选取6个沙棘品种雌雄株叶片,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对叶片角质层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厚度、栅海比、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以上9个指标均呈现明显的抗旱特征,且雌雄株均存在显著种间差异;雌株叶片角质层厚度和栅栏组织厚度变化幅度较大,雄株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叶片厚度的变异系数较大,均在20%以上;雌株筛选出栅栏组织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5个抗旱指标,按照隶属函数值法对6种雌性沙棘控水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抗旱顺序为浑金>丘依斯克×中国沙棘>中国沙棘>楚伊>太阳>乌兰格木×中国沙棘;雄株以栅海比、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为抗旱指标,得到5种雄性沙棘抗旱顺序为丘依斯克×中国沙棘>楚伊>乌兰格木×中国沙棘>浑金>中国沙棘。
赵延霞骆有庆宗世祥王荣罗红梅
关键词:沙棘雌雄异株叶片抗旱性
木毒蛾蛹性别的快速鉴定
2023年
木毒蛾是我国东南沿海木麻黄防护林最主要的食叶害虫。通过对木毒蛾雌、雄蛹(老熟)外部形态特征进行观测,发现其主要差异如下:雌蛹平均体长(30.36±2.30)mm,平均质量(1.73±0.35)g,平均体宽(10.57±0.78)mm,均大于雄蛹[平均体长(23.51±1.65)mm,平均质量(0.74±0.14)g,平均体宽(8.46±0.60)mm];雌蛹头部腹面较为平整,雄蛹更为立体;雌蛹的中足明显较雄蛹宽且长;雌蛹的生殖孔与产卵孔均位于第8~9腹节连接处向第9腹节延伸的纵裂缝上,而雄蛹的生殖孔位于第9腹节中间处;雌蛹的排泄孔距生殖孔较远,而雄蛹较为接近。综合以上外部特征判断木毒蛾蛹性别,准确率可达100%。这可为木毒蛾的野外采样、林间性比研究及其监测预警提供一定依据。
孙悦刘用垄孙媛媛任昊杰陈佳宁张飞萍王荣
关键词:木毒蛾性别
多季开花植物的研究及其育种概况被引量:8
2007年
多季开花植物具有重要的园林应用价值,其花芽分化表现为一年多次花芽分化。引种驯化,变异选择,杂交是目前进行多季开花育种的三条主要途径。
王荣成仿云
关键词:花芽分化育种
一种昆虫诱捕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昆虫诱捕器,包括底板C、进虫通道A、取虫孔盖板B,侧围面D、固定面E和顶盖F,所述底板C为带有缺刻的圆形,其上有进虫孔c1和取虫孔c2;所述进虫通道A为上口窄下口宽的四棱体,安装在底板C的缺刻处;所述取虫...
宗世祥骆有庆王荣王涛
基于web的昆虫教学标本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2017年
农林高校昆虫教学标本室中标本种类多、数量大,在标本柜中有固定的位置。鉴于教师和学生难以准确掌握昆虫标本存放的位置,给标本使用、保存、更新和管理造成困难,拟开发昆虫标本管理系统解决该问题。分析了系统的标本管理功能,设计了系统的框架及数据库模式,并用合适的软件架构实现了基于web系统及手机APP的标本管理系统的架构。通过本系统可以在线查询昆虫标本的存放位置、浏览相应的昆虫图片,也可以远程增加、删除昆虫标本图片和修改昆虫标本的存放位置等。本系统有效减轻了实验员管理标本的工作负担,是学生和授课教师在线学习昆虫标本知识的软件平台。
黄世国张飞萍王荣徐通
关键词:昆虫标本信息管理系统互联网
木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PCR快速检测技术
2023年
【目的】木毒蛾是福建沿海地区防护林树种木麻黄的主要害虫之一,具有成为国际危险性有害生物的潜在可能性。木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ymantria xylina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LyxyMNPV)是高效控制木毒蛾的优良天敌资源,具有高度安全性。建立LyxyMNPV的PCR快速检测技术,有利于该虫防治技术及木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进一步研究。【方法】根据LyxyMNPV基因组中的特有基因gp131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法扩增该目的基因片段并测序检验,建立LyxyMNPV的分子快速检测技术体系。【结果】以GAL为引物的PCR检测技术对LyxyMNPV基因组的灵敏度可达1 fg·mL^(-1),对多角体悬液浓度检测最低量可达5.0 PIB·mL^(-1),可明确区分LyxyMNPV和其他7种昆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该体系同时适用于感病木毒蛾的不同虫态(卵、幼虫、蛹和成虫)的检测,以及环境样本(包括土壤、树枝和寄生蜂)的检测。【结论】成功建立了具有高度特异性、灵敏性的LyxyMNPV分子快速检测技术,为LyxyMNPV的快速检测提供分子生物学证据。
刘用垄孙悦陈佳宁曲良建张飞萍王荣
关键词:聚合酶链式反应生物防治
油蒿不同演替阶段钻蛀性害虫幼虫与天敌在空间格局上的关系被引量:5
2011年
油蒿(Artemisia ordosica)钻蛀性害虫包括沙蒿圆吉丁虫(Sphenoptera sp.)(鞘翅目:吉丁虫科)、沙蒿大粒象(Adosopius sp.)(鞘翅目:象甲科)、沙蒿木蠹蛾(Holcocerus artemisiae)(鳞翅目:木蠹蛾科)和一种卷蛾科(Tortricidae)蛀茎害虫,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阎伟等,2009a;2009b),且有大面积暴发的趋势。它们主要以幼虫危害油蒿根和茎基部,在根茎内钻蛀隧道,破坏木质部而导致油蒿死亡。
阎伟宗世祥王荣王建伟曹川建骆有庆
关键词:油蒿钻蛀性害虫蒲螨
牡丹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开发
成仿云王雁张佐双何贵梅于晓南赵孝庆李萍李云飞胡航成信云李龙章张文娟王莲英秦魁杰高志民王荣龙芳高静
本项目对牡丹新品种培育与产业化生产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显著进展。首次选育出2个牡丹切花品种,填补了国内外空白;首次建立牡丹离体胚培养以及胚状体培养体系;解决了产品优质化与生产高效化问题;发明牡丹专用营养...
关键词:
关键词:选育
5个芍药属组间杂交新品种被引量:4
2016年
5个新品种均从芍药与牡丹远缘杂交后代中选出,花色奇特,花期长,生长旺盛,具有典型的组间杂种特征。其中‘京华旭日’花单瓣型或荷花型,鲜亮红色,有不规则黄色或紫色放射状条斑;‘京俊美’花单瓣型,乳黄色,基部有显著棕红色斑;‘京华朝霞’花单瓣型,淡红色,有淡紫色或黄色条纹;‘京桂美’花荷花型,红色;‘京蕊黄’花荷花型,淡黄色,基部有淡红斑,部分雄蕊变态发育为不育心皮。植株繁殖采用嫁接或分株法进行。
钟原成仿云何桂梅高静王荣杜秀娟王越岚刘玉英曹羲君王莹
关键词:芍药
二点螟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5
2018年
为了研究甘蔗蛀干害虫二点螟Chilo infuscatellus成虫触角的外部形态及其感受器的类型、分布和数量,使用扫描电镜对二点螟成虫触角感器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二点螟雌、雄成虫触角上共有5种感器类型,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和Bhm氏鬃毛。除雌、雄触角上的耳形感器形态不同外,雌、雄触角感器类型没有性别差异,其他感器的形态与分布无明显差异,且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分布。
王锦达王伟重高三基王荣
关键词:甘蔗害虫二点螟触角感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