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跃华

作品数:11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铜陵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3篇化疗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食管
  • 2篇食管癌
  • 2篇顺铂
  • 2篇转移性乳腺
  • 2篇转移性乳腺癌
  • 2篇紫杉
  • 2篇紫杉醇
  • 2篇胃癌
  • 2篇腺癌
  • 2篇联合化疗
  • 2篇疗效
  • 2篇非编码
  • 2篇肝癌
  • 2篇肝肿瘤
  • 2篇CT
  • 2篇长链

机构

  • 11篇铜陵市人民医...
  • 2篇铜陵职业技术...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作者

  • 11篇王跃华
  • 2篇金雯
  • 2篇王波
  • 2篇任光平
  • 2篇杨梅
  • 1篇朱学庆
  • 1篇胡中友
  • 1篇马恺丽
  • 1篇汪飞
  • 1篇钟平
  • 1篇李亮亮
  • 1篇郑薇

传媒

  • 2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长治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九江学院学报...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肿瘤药学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199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链非编码RNA CTC-459F4.3异常表达对肝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讨调低Lnc RNA CTC-459F4.3表达对肝癌上皮-间质转化及其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CTC-459F4.3 shRNA慢病毒质粒转染SMMC-7721肝癌细胞系,分别设CTC-459F4.3敲低组、对照组、空质粒组,采用RT-PCR方法检测CTC-459F4.3 shRNA转染效率。Western-Blot检测E-cadherin、N-cadherin表达量;Transwell检测三组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结果RT-PCR检测结果显示CTC-459F4.3 shRNA转染SMMC-7721肝癌细胞系后,与对照组、空质粒组相比,CTC-459F4.3敲低组CTC-459F4.3 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01);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空质粒组相比,CTC-459F4.3敲低组E-cadherin表达下降、N-cadherin表达量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检测结果显示CTC-459F4.3敲低组SMMC-7721肝癌细胞的侵袭与迁移能力显著强(p<0.001)。结论Lnc RNA CTC-459F4.3低表达,可促进HCC的上皮-间质转化效率,提高HCC的侵袭与迁移能力;该基因异常表达与HCC侵袭、转移相关。
王波金雯杨梅王跃华
关键词:肝肿瘤长链非编码RNA上皮-间质转化
根治性IMRT治疗食管癌后食管瘘及出血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2年
目的:研究根治性调强放疗(IMRT)治疗食管癌后食管瘘及出血风险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本院2018年11月~2021年11月行根治性IMRT治疗的70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食管瘘及出血分为食管瘘及出血组(其中食管瘘7例,食管出血6例)13例和非食管瘘及出血组57例,对食管瘘及出血危险因素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食管瘘及出血组大体分型为溃疡型、大体肿瘤靶区(GTV)最大横径>2.45 cm占比显著高于非食管瘘及出血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大体分型为溃疡型、GTV最大横径>2.45 cm是根治性IMRT治疗食管癌后食管瘘及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根治性IMRT治疗食管癌后食管瘘及出血的发生与肿瘤大体分型、GTV最大横径有关,临床医师应当予以关注。
任光平查琳马恺丽胡中友胡骏铎王跃华
关键词:食管癌食管瘘
针灸联合益气养阴中药口服防治鼻咽癌放疗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本文对100例鼻咽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给予相应治疗方案,其主要目的在于研究针灸联合益气养阴中药口服方法对防治鼻咽癌放疗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实验观察得出:中药联合针灸治疗能够很好地防治鼻咽癌放疗过程中一系列不良反应...
汪飞王跃华
关键词:鼻咽癌中药药理临床疗效
长链非编码RNA CTC-459F4.3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1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CTC-459F4.3在肝癌及癌周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铜陵市人民医院46例肝癌患者病灶及邻近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CTC-459F4.3在肝癌、癌周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采用Western-Blot检测PTEN和P-FAK的表达,并分析CTC-459F4.3与肝癌临床病理之间的联系及CTC-459F4.3与PTEN和P-FAK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显示CTC-459F4.3在肝癌组织、癌周组织以及正常肝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36±0.57、7.95±0.34、10.45±0.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P-FAK在肝癌组织呈高表达(0.47±0.05),癌周组织(0.42±0.03)与正常肝组织(0.15±0.05)中呈低表达(P<0.05);与参照蛋白比较,PTEN在肝癌组织中呈低表达(0.12±0.02),癌周组织(0.33±0.03)与正常肝组织(0.53±0.04)中呈高表达(P<0.05)。不同年龄、性别、血清AFP浓度肝癌患者长链非编码RNA CTC-459F4.3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肝癌肿瘤体积、HBsAg、组织病理分型、肿瘤临床分期、血管侵犯的肝癌患者的CTC-459F4.3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C-459F4.3在不同样本组织、肝癌组织分型、肿瘤分期、血管侵犯方面与PTEN表达呈正相关(P<0.05),在不同组织、肿瘤分期方面与P-FAK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长链非编码RNA CTC-459F4.3在肝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其可与PTEN和P-FAK互相作用参与肝癌的发生、进展,可能成为肝癌早期诊治的新靶点。
王波金雯杨梅王跃华
关键词:肝肿瘤长链非编码RNA信号通路
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82例,所有患者化疗前均无糖尿病病史,回顾性分析化疗前后患者血糖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182例患者中,化疗后空腹血糖升高者占20.9%(38/182),其中6例(3.29%)化疗后被诊断为糖尿病;患者在化疗第4、5期后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升高比例为29.4%,明显高于60岁以下患者的7.5%(P<0.05)。结论化疗可能导致恶性肿瘤患者出现血糖水平异常,特别是高龄老年患者。
朱学庆王跃华李亮亮
关键词:恶性肿瘤血糖化疗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液SOD活性与LPO含量测定及意义初探
1997年
自Mccord发现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以来,对SOD及氧自由基的研究发展迅速,引起医学界的极大关注。为了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ticsyndrome,MDS)患者血液SOD活性和过氧化脂质(Lipoperoxides,LPO)含量,本文检测了27例MDS患者并与30例正常对照相比较,旨在探讨体内氧自由基产生与清除失衡同MDS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王跃华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SODLPO
以国产紫杉醇为主的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评价以国产紫杉醇为主的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2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一处或多处转移,均有可评价客观指标,采用紫杉醇+表阿霉素方案或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具体为紫杉醇135mg/m2,第1天,静脉滴注3小时;表阿毒素60mg/m2第1天静脉推注或分2天静脉推注;顺铂80mg/m2分3天静脉滴注,并适量水化、利尿等。紫杉醇使用前12小时、6小时分别口服地塞米松20mg,且给药前30分钟予非那根25mg肌肉注射和西米替丁400mg静脉推注。表阿霉素在紫杉醇前使用,顺铂在紫杉醇后使用。结果本组12例CR1例、PR5例、NC2例、PD4例,总有效率50%。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脱发,其次为消化道反应和肌肉关节酸痛。结论以国产紫杉醇为主的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可耐受。
王跃华
关键词:紫杉醇表阿霉素顺铂联合化疗转移性乳腺癌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铜陵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就诊的晚期胃癌术后复发患者72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单药组与联合组,单药组采用替吉奥治疗(36例),联合组为替吉奥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36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截至2021年1月。比较治疗后两组的近期临床效果及相关肿瘤标志物水平,统计不良反应,采用Log-rank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mOS)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结果治疗后,有效率(69.44%vs.41.67%)比较,联合组高于单药组(P<0.05),疾病控制率(86.11%vs.63.89%)比较,联合组高于单药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8%vs.5.56%,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单药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67%vs.13.89%,P>0.05)。单药组的mOS为10.9(95%CI:8.2~11.7)个月,mPFS为8.2(95%CI:7.1~9.8)个月,联合组的mOS为16.1(95%CI:14.5~17.2)个月,mPFS为13.7(95%CI:11.9~14.2)个月,联合组的mOS及mPFS均高于单药组(P<0.05)。结论以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术后复发,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有效提高疾病控制率,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疗效显著。
黄万中刘燕文郑薇王跃华谢飞跃
关键词: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胃癌复发
生姜提取物对胃癌HGC-27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机制探讨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生姜提取物活性成分如生姜醇提物与6-姜酚参与调控多种肿瘤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过程。HGC-27细胞株为常见的人未分化胃腺癌细胞。本研究旨在探讨生姜醇提物与6-姜酚单体对胃腺癌HGC-27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影响及其可能的信号通路。方法利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和中压制备色谱技术,得到生姜醇提物以及6-姜酚单体,经HPLC分析6-姜酚纯度不低于98.0%。以不同浓度(2、3和4 mg/mL)的生姜醇提物与6-姜酚(100、200、300和400μmol/L)处理HGC-27细胞24h,CCK-8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及凋亡相关蛋白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生姜醇提物及6-姜酚均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GC-27细胞增殖,F值分别为2110和40.23,均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当2、3和4mg/mL生姜醇提物处理细胞24h后,G1期细胞比例增加至(50.86±1.64)%、(56.78±0.60)%和(55.74±0.43)%,高于空白对照组(46.14±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3和4mg/mL生姜醇提物处理组凋亡率则分别增至(20.96±0.39)%和(27.36±4.48)%,与空白对照组(14.92±1.38)%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300和400μmol/L 6-姜酚处理细胞24h后,G1期细胞比例增加至(53.85±0.62)%和(51.70±1.78)%,高于空白对照组(42.57±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凋亡率分别增至(9.47±1.56)%和(17.04±0.60)%,与空白对照组(4.81±1.5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生姜醇提物上调促凋亡蛋白Bax mRNA表达,同时下调凋亡抑制蛋白Bcl-2 mRNA表达,而6-姜酚则增加Bax/Bcl-2比例,并下调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 E1 mRNA表达,上调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因子p21 mRNA表达。结论生姜醇提物及6-姜酚对胃癌HGC-27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并使细胞周期发生G1期阻滞及诱导细胞凋亡,为成为治疗胃�
查琳罗幼君乔田奎王跃华钟平
关键词:生姜提取物6-姜酚胃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
老年食管癌临床特征与三维适行放疗疗效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65岁以上老年食管癌的临床特征、放疗疗效及可耐受性。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102例65岁以上老年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包括首发症状、病变部位、病变长度、临床分期、放疗疗效及伴其他基础疾病情况。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常规剂量分割,全组处方剂量为56-68Gy/6-7周,中位剂量64 Gy。观察近期疗效、急性毒副反应以及1、3、4年生存率,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02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中,进食梗阻为首发症状的占82.3%,胸中段占55.8%,病变长度>5 cm 占69.6%。按非手术冶疔食管癌的临床分期:Ⅰ 期13例,Ⅱ 期33例,Ⅲ期56例;伴慢性疾病的占66.7%;发生3级以上放疗反应为12.7%;全组近期有效率为96.1%(98/102);1、3、4年生存率为分别67.6%、38.2%和23.5%。结论进食困难仍为首发症状,胸中段病变为主,病变长度>5 cm 多见;近期疗效较好,放疗反应可耐受;局部未控或复发为失败主要原因;三维适形放疗是老年食管癌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任光平査林王跃华
关键词:老年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