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露璐
- 作品数:6 被引量:6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货币政策操作需要考虑银行资本监管吗被引量:21
- 2012年
- 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与巴塞尔协议下银行资本监管的共同作用,可能是本次美国次贷危机产生和经济持续波动的主因之一。巴塞尔协议下的银行资本监管,较大地改变了信贷资金的流向和经济运行规律,从而必然影响到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基础条件与传导途径。本文结合经济周期对银行资本约束下的IS-LM模型进行了扩展分析,发现银行资本约束会通过影响银行信贷渠道使货币政策产生非对称性效果,从理论上论证了货币政策的操作必须考虑银行资本监管。本文还运用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检验了2000~2009年我国货币政策与银行资本监管联合效率,表明在引入银行资本监管后货币政策实现经济目标的联合效率下降。因此,为了达到稳定物价与产出的总体目标,在货币政策反应函数中必须考虑银行资本及其监管状况。
- 黄宪王露璐马理代军勋
- 关键词:资本监管
- 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研究综述被引量:1
- 2013年
- 为了清晰地理解资本充足率监管对银行体系、经济周期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形成的广泛影响,本文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随着经济金融的发展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我国经济波动加剧、货币政策效果不断受到挑战,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影响将会越来越显著。特别是对于我国这种银行主导型的经济体,资本监管与银行行为、资本监管与货币政策的互动、逆周期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力度和拐点,以及宏观审慎框架的完善必将是下一阶段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王露璐
- 关键词:资本充足率监管信贷紧缩顺周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经济新常态下金融的“虚”“实”之辨被引量:2
- 2017年
- 长期以来,金融业一直被标签化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完全对立。特别是当前中国处于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速下滑的新常态,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步伐出现较大程度的背离和冲突,金融业也变成众矢之的。本文认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概念并不明确,金融业具有实体和虚拟双重属性,金融业中的实体部分直接参与价值创造,是实体经济循环不可或缺的部分,不应划分为虚拟经济。在此基础上,本文梳理了中国经济新常态下金融过度虚拟化的五大表现,并总结了金融的虚拟性与实体经济状态和政策的关系,认为实体经济疲弱和政策失当都会导致金融虚拟化加重,引发系统性风险。因此,实体经济发展和优化政策配置是解决金融虚拟性的根本方法。
- 王露璐
- 关键词:实体经济虚拟经济金融
- 资本约束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能力的非对称影响研究被引量:33
- 2011年
- 在过去的20年间,巴塞尔协议下资本监管框架越来越繁杂,但其仍难以满足不同禀赋的商业银行。本文试图从商业银行重要的基本功能流动性创造的角度,验证资本充足率的统一监管对商业银行带来的非对称影响。研究表明,从2005年至2008年,样本商业银行创造了大量的流动性。资本的提高会显著促进股份制商业银行提高对风险的吸收能力,提高其流动性创造能力,但是会压缩区域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能力以及中小企业贷款,非对称效应显著。
- 王露璐代军勋
- 关键词:资本充足率监管
- 基于DEA三阶段法的劳动投入技术效率研究
- 2010年
- 全要素生产率本身没有可直接观测的数值,在实际运用中通常被归为回归残差或回归中的时间趋势变量。而当前研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流方法有计算要素贡献的残差,或用Malmquist指数分解,这两种方法都不能说明全要素生产率这个对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变量的内在动因是什么,也不便据此制定政策。本文试图运用DEA三阶段方法研究八个样本国家(包含发达国家、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劳动投入技术效率,并从DEA三阶段方法的测算过程得出该指标可以表征内生于经济的技术进步可以继续在劳动、资本之间分解,同时也表明技术进步是内生的。
- 王露璐
-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SFA
- 反思金融危机中的巴塞尔协议——基于金融理论界长期批判的跟踪被引量:11
- 2009年
- 本文主要对巴塞尔协议指引下的资本监管模式在这场危机中的负面作用进行理论研究的梳理,并提出我们的观点。尽管巴塞尔协议在提高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上功不可没,但是我们认为,该协议倡导的以资本充足率为导向的金融监管却出现了三个未曾预料的负面效应,即"监管套利效应"、"信贷紧缩效应"和"亲经济周期效应"。它们在客观上参与酿成这场特殊的金融危机,并推动了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的转化,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金融危机中的巴塞尔协议进行反思。
- 黄宪王露璐
- 关键词:巴塞尔协议次贷危机监管套利信贷紧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