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颖拓
- 作品数:13 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文学更多>>
-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应用型Ⅵ设计课程中的运用被引量:2
- 2012年
-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决定了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和关键能力,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观能动性。从对应用型VI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应用型VI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案,以期能够对应用型的艺术设计教育有所帮助。
- 田颖拓
- 关键词:情景教学
-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应用型版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2年
- 版式设计是视觉传达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文章从培养应用型设计人才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应用型版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案,以期能够对应用型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与人才培养有所帮助。
- 田颖拓
- 关键词:案例教学
- 新媒体艺术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冲击——推荐《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随着新媒体艺术的兴起,视觉传达设计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震荡。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新媒体艺术赋予了视觉传达设计全新的维度与可能性。尤其是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艺术正不断地冲击着设计师们的思维模式、工作方式以及设计作品与观众的互动关系。在此背景下,探讨新媒体艺术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冲击效应,对于视觉传达设计在当代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 田颖拓
-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新媒体时代思维模式互动关系
- 高职院校VI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以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为例被引量:2
- 2013年
- 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作为一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中的高职学院,2010年初在全院范围内逐步开展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改革工作,开拓思维、大胆革新,在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做出了一定的尝试,在学院内部包含的理、工、文、管、艺五大学科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文章以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VI设计为例,以高职院校VI设计教学的定位为出发点,以日常教学的实践为载体,重点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堂形式等几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以期能够对高职院校的VI设计课程建设和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有所帮助。
- 田颖拓
- 关键词:目标岗位
- “双创”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究被引量:16
- 2019年
-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市场经济战略发展要求,在此背景下,社会对学校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同样如此。本文探讨了'双创'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分析了在此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在'双创'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策略,希望有助于提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
- 田颖拓胡卫军
- 关键词:双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 应用型《标识设计》课程中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以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为例
- 2013年
- 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职院校,标识设计课程应以培养从业设计师的关键能力出发,建立一个课程形式多元化、授课内容实战化、培养目标准确化的实用型课程。本文从对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标识设计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
- 田颖拓彭巍
- 关键词:应用型院校
- 浅议我国艺术教育资源管理平台建设
- 2011年
- 从教育资源的概念来看,网络化的信息资源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通过网络化的信息资源可以有效地组织、协调其他各种资源,充分发挥艺术教育资源平台的作用,达到艺术教育传播的目的,提高校园(乃至广大人民群众)的艺术素质水平。本文以知识管理优化艺术教育资源管理作为研究重点,用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技术指导艺术教育资源管理系统平台的设计与开发,以期解决艺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出现的资源管理不善、缺乏合理统一平台等问题。
- 田颖拓彭巍
-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资源
- 多元化消费与品牌广告的感性诉求
- 2011年
- 科技与生产力的发展让今天的我们身处于一个产品相对过剩的消费时代,激烈的商业竞争使得人们的消费形态由单纯的物质需求型消费进而转向多元型消费。当消费者的基本生存状态得到满足后必然转向对群体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的追求,重视消费者的情商,关注消费者购买行为发生全过程中的非物质购买需求,已经成为这个多元化消费时代的主流营销方式,而品牌诉求的形式也由原来的单纯信息宣传型转向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形态。
- 田颖拓
- 关键词:感性诉求品牌广告消费者购买行为社会认同感群体归属感
- “现成物”——反艺术和艺术的吊诡被引量:1
- 2013年
- 作为生命个体,杜尚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抑或只是一个法国来的小混混∞,这其实已无关紧要。但是杜尚给艺术出了一个“难题”,这个难题至今困扰着艺术界,却值得我们思考。
- 彭巍田颖拓
- 关键词:反艺术吊诡生命个体艺术家艺术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