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博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成都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冶金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3篇块体材料
  • 2篇等离子
  • 2篇造孔剂
  • 2篇生物医用
  • 2篇氢化
  • 2篇氢化锂
  • 2篇放电等离子
  • 2篇放电等离子烧...
  • 2篇粉末冶金
  • 1篇低密度
  • 1篇多孔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去合金化
  • 1篇微观形貌
  • 1篇细胞
  • 1篇相组成
  • 1篇纳米
  • 1篇纳米多孔
  • 1篇聚氨酯
  • 1篇骨细胞

机构

  • 5篇四川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石博
  • 5篇连利仙
  • 5篇刘颖
  • 4篇孙文泽
  • 4篇庾正伟
  • 3篇王成
  • 2篇邹慧
  • 2篇李军
  • 1篇田卫东
  • 1篇刘海
  • 1篇鲁琦

传媒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功能材料与器...
  • 1篇2009全国...

年份

  • 2篇2010
  • 3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非传统粉末冶金制备生物医用多孔钛及其性能被引量:9
2010年
以生物医用球形雾化钛粉为原料,碳酸氢铵做造孔剂,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制备了生物医用多孔钛块体材料。采用XRD、SEM分别对所制备的多孔钛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多孔钛的力学性能及成骨细胞在其表面的粘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通过调节造孔剂添加量、控制烧结工艺可制备孔隙率为50.3%~70.5%、孔径为100~300μm的多孔钛,其力学性能(抗压强度为24.40~68.96MPa、弹性模量为1.010~1.287GPa)与人体松质骨相匹配。与SD大鼠成骨细胞的联合培养结果表明,该材料的粗糙表面和多孔结构可粘附生长成骨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邹慧鲁琦田卫东刘颖连利仙石博
关键词:造孔剂成骨细胞
Cu_(0.3)Mn_(0.7)去合金化制备纳米多孔铜块体材料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去合金化法对Cu0.3Mn0.7合金进行自腐蚀制备出厚度为1mm的纳米多孔铜块体材料。采用XRD、SEM、EDS、AAS等分析了样品的相组成、微观形貌和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样品在室温0.1mol/L盐酸溶液中自腐蚀10d,得到成分单一,结构均匀的三维连通纳米多孔铜块体材料,其表面平均孔径尺寸约125nm,平均骨架尺寸约80nm,横截面平均孔径尺寸约300nm。
刘海刘颖连利仙庾正伟孙文泽石博
关键词:去合金化纳米块体材料微观形貌相组成
低密度泡沫氢化锂块体材料的研究
以N型对二甲苯二聚体(PCP)为造孔剂,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备出外形规则、孔径均匀的低密度泡沫氢化锂块体材料。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泡沫LiH进行了形貌表征和成分检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烧结...
王成刘颖连利仙李军孙文泽庾正伟石博
关键词:氢化锂粉末冶金法造孔剂
文献传递
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生物医用多孔钛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以生物医用球形雾化钛粉为原料,聚氨酯泡沫为模板,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法成功制备出了三维连通的多孔钛。采用XRD、SEM和压缩实验分别对样品的相组成、微观形貌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多孔钛成分纯净,其孔径为100~500μm,孔隙率为72.5%~83%,抗压强度为10.3~51.8MPa,弹性模量为0.32~1.25GPa,和网状质骨的力学性能相近。经类骨磷灰石沉积实验显示,该多孔钛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石博刘颖连利仙邹慧孙文泽庾正伟王成
关键词:放电等离子烧结聚氨酯生物医用
低密度泡沫氢化锂块体材料的研究
以N型对二甲苯二聚体(PCP)为造孔剂,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备出外形规则、孔径均匀的低密度泡沫氢化锂块体材料。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泡沫LiH进行了形貌表征和成分检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烧结...
王成刘颖连利仙李军孙文泽庾正伟石博
关键词:氢化锂粉末冶金低密度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