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汶
- 作品数:12 被引量:22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壳聚糖折光指数增量的研究被引量:7
- 1991年
- 本工作制备了具有不同胺基含量的系列壳聚糖样品,测定和研究了它们的脱乙酰度(D.D.)和溶液拆光指数增量(dn/dc)。发现不同D.D.壳聚糖的dn/dc值不同,而且两者间符合二元无规共聚物的dn/dc值与其化学组成之间的一般线性关系,从而建立了一种可从dn/dc值分析测定壳聚糖的脱乙酰度的新方法。
- 王伟薄淑琴秦汶
- 关键词:壳聚糖脱乙酰度
- 脱乙酰基甲壳素的超声波降解被引量:39
- 1989年
- 近年来,螃蟹壳越来越受到各国科学家的重视。因为从这种自然资源丰富的“废料”中可以提取出一种有用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王伟秦汶
- 关键词:壳聚糖降解超声波
- 毛细管粘度计的制作方法
- 本发明属于毛细管粘度计的制作方法。该方法是将毛细管粘度计的毛细管内表面采用涂覆法、粘合法、热胀法处理成具有憎水性毛细管内壁的粘度计,克服在无外加盐情况下,由于高分子链在玻璃或金属毛细管壁的吸附对粘度测定的干扰,从而简洁准...
- 程镕时薄淑琴秦汶蔡佳利
- 文献传递
- 电粘度测定装置
- 测量液体粘度的装置中,在沟道两端外加直流电压,形成平行于液体流动方向的电场,利用此电场可判别水溶性聚合物(或乳粒、悬浮粒)是属于阳性、阴性或中性,并估计所带电荷的多寡。本装置可为给定压力型或给定流速型,当不加电压时,即可...
- 秦汶于文李素清
- 聚电解质──壳聚糖浓溶液流变学性质研究:浓度、温度、溶剂pH值和外加盐对粘度及流动性的影响被引量:41
- 1994年
- 本工作用日本岩本RPX-705多功能流变仪测定了在不同浓度、温度、溶剂pH值和外加盐浓度对壳聚糖在甲酸水溶液中其浓溶液粘度η随剪切速率γ的变化关系.讨论了浓度、温度等对溶液粘度、流动活化能E_γ和流动指数n的影响.发现溶剂pH值减小或溶液中外加盐浓度增加,溶液粘度变小,n增大,表明非牛顿流动性减弱,并且进一步讨论了零剪切粘度η_0和外加盐浓度C_s的依赖关系.
- 王伟徐德时李素清秦汶
- 关键词:聚电解质壳聚糖流变性粘度
- 一种毛细管粘度计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新型毛细管粘度计的制作方法。该方法是将毛细管粘度计的毛细管内表面采用涂覆法、粘合法、热胀法处理成具有憎水性毛细管内壁的粘度计,克服在无外加盐情况下,由于高分子链在玻璃或金属毛细管壁的吸附对粘度测定的干扰,从而简...
- 程镕时薄淑琴秦汶蔡佳利
- 文献传递
- 高1,2-聚丁二烯及通用橡胶的流变性质被引量:3
- 1990年
- 采用多速粘度计和Monsanto试验机联用,在表观剪切速率为3×10^(-8)—2.5×10~8s^(-1)时观察了高1,2-聚丁二烯(PB)生胶与顺式1,4-PB,EPDM,SBR 1500在流变性质上的差异。高1,2-PB虽在中等剪切速率下有较高的粘度,但在低、高剪切速率时的粘度均较低,这一特性有利于它的加工。高1,2-PB在低剪切速率下的流动活化能较其他橡胶高,故抗冷流性能优越,易于存放。
- 李素清秦汶
- 关键词:聚丁二烯橡胶流变性
- 电粘度测定装置
- 测量液体粘度的装置中,在沟道两端外加直流电压,形成平行于液体流动方向的电场,利用此电场可判别水溶性聚合物(或乳粒、悬浮粒)是属于阳性、阴性或中性,并估计所带电荷的多寡。本装置可为给定压力型或给定流速型,当不加电压时,即可...
- 秦汶于文李素清
- 文献传递
- 甲壳素的分子量被引量:11
- 1991年
- <正> 甲壳素衍生物的分子量都已有测定和研究,然而甲壳素本身由于不溶于水和几乎所有的有机溶剂,它的分子量研究非常困难。早期认为,甲壳素和壳聚糖等衍生物的分子量在同一数量级上(10~5)。后来Hackman和Goldberg在硫代氰酸锂(LiSCN)中,用光散射法测得甲壳素分子量为1.036×10~6,此后未见有更高的值报道。至今人们普遍认为,自然界中的甲壳素的分子量为100万。实际上,Hackman在提取申壳素时,用了剧烈的粉碎处理,较长时间的酸处理以及高温碱脱蛋白处理,因此得到的结果是经一定降解反应之后的分子量。以往在提取甲壳素时,这种降解情况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 王伟秦汶李素清薄淑琴
- 关键词:甲壳素分子量壳聚糖
- 一种聚四氟乙烯毛细管Ubbelodhe粘度计被引量:4
- 2001年
- 设计制作了一种用聚四氟乙烯毛细管组成的 Ubbelodhe式粘度计 .将该粘度计试用于测量一个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试样水溶液在较宽浓度区间直至极稀浓度时的粘度 .与常规玻璃粘度计相比 ,新粘度计避免了在普通玻璃粘度计中测量粘度时由于高分子吸附在毛细管管壁表面引起的干扰 .实验结果表明 ,高分子溶液粘度的所谓“聚电解质效应”
- 蔡佳利薄淑琴秦汶严小虎程镕时
- 关键词:高分子溶液粘度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