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新路

作品数:222 被引量:574H指数:1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电子电信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5篇理学
  • 17篇化学工程
  • 9篇电子电信
  • 6篇核科学技术
  • 3篇机械工程
  • 3篇医药卫生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45篇分子
  • 27篇泛函
  • 26篇密度泛函
  • 25篇等离子体
  • 22篇子结构
  • 22篇光谱
  • 20篇泛函理论
  • 19篇密度泛函理论
  • 14篇第一性原理
  • 14篇动力学
  • 14篇势能函数
  • 12篇电子结构
  • 12篇英文
  • 12篇分子动力学
  • 11篇第一性原理研...
  • 11篇原子
  • 10篇电离
  • 10篇离解
  • 10篇离解能
  • 9篇相互作用

机构

  • 207篇四川大学
  • 56篇中国工程物理...
  • 16篇四川师范大学
  • 13篇贵州师范大学
  • 8篇成都科技大学
  • 8篇安庆师范学院
  • 7篇内江师范学院
  • 7篇四川联合大学
  • 7篇河西学院
  • 6篇北京邮电大学
  • 6篇四川农业大学
  • 5篇西南民族学院
  • 5篇重庆理工大学
  • 5篇西南民族大学
  • 4篇安徽师范大学
  • 4篇井冈山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北京科技大学
  • 3篇井冈山大学
  • 3篇四川师范学院

作者

  • 222篇程新路
  • 101篇杨向东
  • 25篇张红
  • 17篇李德华
  • 17篇胡栋
  • 16篇吴卫东
  • 12篇葛素红
  • 10篇姜明
  • 10篇朱正和
  • 10篇杨则金
  • 9篇焦荣珍
  • 9篇宋晓书
  • 9篇余春日
  • 9篇刘强
  • 8篇唐永建
  • 8篇李萍
  • 8篇郑志坚
  • 8篇李三伟
  • 8篇孙珠妹
  • 8篇苏欣纺

传媒

  • 47篇原子与分子物...
  • 38篇物理学报
  • 35篇四川大学学报...
  • 14篇四川师范大学...
  • 14篇西南民族大学...
  • 12篇强激光与粒子...
  • 6篇高压物理学报
  • 5篇Chines...
  • 3篇核聚变与等离...
  • 3篇四川大学学报...
  • 3篇实验室研究与...
  • 2篇含能材料
  • 2篇世界科技研究...
  • 2篇中国激光
  • 2篇化学学报
  • 2篇爆炸与冲击
  • 2篇材料导报
  • 2篇原子能科学技...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11篇2012
  • 10篇2011
  • 13篇2010
  • 14篇2009
  • 18篇2008
  • 21篇2007
  • 23篇2006
  • 23篇2005
  • 11篇2004
  • 9篇2003
  • 5篇2002
2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层掺氮石墨烯的可调性表面等离激元研究
与传统的金属等离激元材料相比,石墨烯表面等离激元(SPs)体现出了较好的优越性—太赫兹和红外波段损耗低、高度可调性、电子弛豫时间长、多体相互作用强等.近年来,研究者努力探索改善石墨烯性质的方法,其中石墨烯掺氮在拓展石墨烯...
舒晓琴张红程新路
XF_3(X=N,P,As)价层电离势的运动方程耦合团簇理论计算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运动方程单双取代耦合团簇理论(EOM-CCSD)对XF3(X=N,P,As)的价层垂直离势(VIP)进行了系统计算,同时对称匹配团簇组态相互作用(SAC-CI)、外价层格林函数(OVGF)以及部分三阶近似(P3)方法也被应用到目前计算.与已有的实验结果比较表明EOM-CCSD计算的价层垂直电离势整体上与SAC-CI结果相近,而优于OVGF和P3理论结果,在整个价层上,EOM-CCSD结果与实验值总体差距约0.2eV,在外价层这种差距相对较小,在内价层则有所增大.随基组增大EOM-CCSD计算得到的第一电离势与实验值差距迅速减小,约0.03eV.根据SAC-CI,OVGF,P3和EOM-CCSD对NF3和PF3计算结果,判断AsF3第一电离势约为12.8eV,而非12.3eV,同时给出AsF3的价层电离势依次为12.64,15.23,16.30,17.37,18.05,21.98eV.
唐海燕陈恒杰程新路周学平
关键词:垂直电离势
氮化铝分子及氯化锂分子结合能的量子蒙特卡罗研究
2012年
通过量子蒙特卡罗方法(QMC)利用不同的密度泛函轨道对氮化铝分子及氯化锂分子的结合能进行研究.采用扩散蒙特卡罗方法(DMC)得到氮化铝分子的结合能为2.993 eV,氯化锂分子的结合能为6.694 eV.与其他理论计算相比较,更接近实验得到氮化铝和氯化锂分子的结合能(2.862±0.391 eV和6.646 eV).同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氮化铝分子及氯化锂分子的结合能进行研究时发现,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得到的结合能范围跨度很大且非常不准确.另外,在利用量子蒙特卡罗方法的计算中发现,不同类型的密度泛函轨道对结合能的计算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在利用量子蒙特卡罗方法进行计算时考虑轨道的选择.
徐书伟程新路冯世全陈晓旭
关键词:结合能
硝酸丙酯冲击点火的光谱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利用从头算起法计算了硝酸丙酯分子结构,计算表明:NO2基最容易脱落。实验上利用多种光谱技术确定硝酸丙酯冲击点火延迟时间的方法是:先用谱仪确定硝酸丙酯冲击点火最早出现的中间产物,对于硝酸丙酯NO2辐射总是先出现;把单色谱仪调至NO2(463nm)波长处,并利用压力传感器测得冲击波到达样品的时间便可确定硝酸丙酯冲击点火延迟时间。这种方法比国内外常用光电二极管(峰值波长约在800nm)的方法更接近实际值。硝酸丙酯受冲击后,反应中间产物出现的时间不同,辐射强度也不同。在冲击波作用下出现的基团为NO2、O、C2、CH、CO、CO2、H2O等,而NO2基总是首先出现。采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冲击点火延迟时间可明显减少实验量。
胡栋吴旌贺炎正馨程新路刘锦超袁长迎李萍孙珠妹
关键词:物理化学分子结构点火
TATB高温高压下初始分解反应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3
2013年
在凝聚相含能材料的反应过程中,反应体系往往需要高温高压的反应条件,且其中原子、分子的反应往往具有不同于气态分子的反应路径.因此,除需对体系分子的结构及电子性质进行计算分析外,还需对体系分子做反应动力学分析.本文采用ReaxFF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凝聚相下1,3,5-三氨基-2,4,6-三硝基苯(TATB)分子的初始反应过程,通过对分子产物随时间的分布、分子产物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分布等分析,总结了其在反应初期的一些反应过程.结果显示,C-NO2键的断裂及质子转移为引起更复杂化学反应的初始反应.
王君郭峰程新路唐翠明
关键词:含能材料高温高压TATB反应机理
螺旋波激发氢等离子体光谱诊断被引量:11
2005年
利用螺旋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HWP-CVD)技术,以氢气为反应气体产生等离子体。通过采集氢的可见到紫外发射光谱,对等离子体进行了原位诊断,由氢Balm er系分析得到了不同实验参数对激发态氢原子相对密度的影响,通过对Fu lcher带的分析,得到实验参数对氢振动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压氢等离子体状态可借用日冕模型来诊断;激发态氢原子密度随入射功率增加而增加,随压强增加而减少,氢分子振动温度随压强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是低压氢等离子体状态变化的关键因素。
王加扣吴卫东孙卫国邓红艳程新路唐永建
关键词:等离子体诊断
Fe/Al混合膜的PLD法制备及表面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采用脉冲激光气相沉积(PLD)技术制备了Fe/Al 混合膜,测量了该混合膜的光电子能谱(XPS),并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Fe/Al混合膜作了表面分析。结果表明:Fe/Al混合膜的表面粗糙度对衬底温度有明显的依赖性, 随着衬底温度的升高,薄膜的表面逐渐变得平滑,膜层变得致密,在200 ℃衬底温度下制得了均方根(rms)粗糙度为0.154 nm、具有原子尺度光滑性的Fe/Al混合膜, 膜中Fe和Al分布比较均匀,其成分比约为1∶3,同时XPS分析也表明Fe/Al混合膜暴露在空气中后表面形成了Al2O3 和FeO氧化层。
何英杰吴卫东张超李俊许华程新路
关键词:衬底温度
32个三硝基芳香族炸药分子的原子化能与其撞击感度的关系研究(英文)被引量:4
2013年
本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32个三硝基芳香族炸药分子的原子化能Ae和其原子化能与分子结构能的比值Ae/E,并将理论计算值与对应炸药的撞击感度实验数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原子化能与撞击感度实验数值之间不存在相关性联系,而原子化能与分子结构能的比值与撞击感度实验值的对数值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性.这32个分子几乎包括了所有中小型尺寸的三硝基芳香族炸药分子,它们具有非常相似的化学结构,分析发现撞击感度与分子的原子化能与分子结构能的比值之间的关联程度与分子的结构活性有很大关系.本文将这32个分子按照苯环上是否含有α-CH分成两类,结果显示不含α-CH的那一组分子的撞击感度与分子的原子化能与分子结构能的比值之间的关联性非常好.而苯环上链接α-CH的一组炸药分子的撞击感度与分子的原子化能与分子结构能的比值之间存在着统计意义上的关联关系(P=0.0208<0.05),但不是期望值.基于分析得到的关联方程式,本文也对8个分子的撞击感度实验值进行了预测,这8个分子未在与本文分析的其他炸药分子同等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得到撞击感度实验值.
董光兴程新路李德华葛素红王雅丽
关键词:密度泛函撞击感度分子结构
环氧丙烷复合燃料冲击点火的微观研究
2004年
利用多种光谱技术提出了一种确定复合燃料冲击点火延迟时间和临界条件的新方法。先用谱仪确定燃料各组分冲击点火最早出现的中间产物,对于环氧丙烷复合燃料中,环氧丙烷氧原子辐射总是先出现;对于硝酸丙酯,NO2辐射总是先出现;而铝反应先形成AlO;把三台单色谱仪分别调至O、NO2、AlO波长处,并利用压力传感器测得冲击波到达样品的时间便可确定环氧丙烷复合燃料冲击点火延迟时间。这种方法比国内外常用光电二极管(峰值波长约在800 nm)的结果更接近实际值。环氧丙烷复合燃料受冲击后,冲击点火临界压力Pc=1.25 MPa,点火延迟时间为8μs。
胡栋刘锦超袁长迎李萍程新路孙珠妹
关键词:压力传感器
类铜铅离子自电离速率与双电子俘获强度的扭曲波计算
2007年
采用相对论扭曲波近似方法对高离化态类铜铅离子的自电离速率系数与双电子俘获强度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旁观电子的变化使自电离速率系数呈现出规律性变化。同时用该方计算了Ta元素类铜离子、Au元素类镍离子的自电离速率系数,将结果同相关文献的相对论多参数势方法、准相对论性Har-tree-Fock-Relativistic方法以及自旋-轨道劈裂跃迁组模型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符合得很好。
吕宜超张红程新路卓全录安广文
关键词:激光等离子体铅离子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