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窦林名

作品数:571 被引量:4,623H指数:47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17篇期刊文章
  • 161篇专利
  • 70篇会议论文
  • 21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384篇矿业工程
  • 21篇天文地球
  • 21篇建筑科学
  • 1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3篇文化科学
  • 5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28篇矿压
  • 209篇冲击矿压
  • 73篇微震
  • 71篇巷道
  • 68篇地压
  • 68篇工作面
  • 67篇煤岩
  • 67篇冲击地压
  • 66篇顶板
  • 50篇电磁辐射
  • 47篇煤层
  • 47篇煤矿
  • 44篇微震监测
  • 44篇矿震
  • 42篇支护
  • 38篇应力
  • 32篇采矿
  • 30篇数值模拟
  • 30篇值模拟
  • 28篇坚硬顶板

机构

  • 554篇中国矿业大学
  • 17篇兖州煤业股份...
  • 15篇徐州弘毅科技...
  • 14篇华亭煤电股份...
  • 1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0篇北京科技大学
  • 9篇安徽理工大学
  • 9篇辽宁工程技术...
  • 9篇徐州矿务集团...
  • 8篇西安科技大学
  • 6篇华亭煤电股份...
  • 6篇陕西彬长胡家...
  • 6篇中煤科工集团...
  • 5篇河南理工大学
  • 5篇重庆大学
  • 5篇中国安全生产...
  • 5篇中国煤炭学会
  • 5篇义马煤业集团...
  • 5篇北京泰润奇科...
  • 5篇长春机械科学...

作者

  • 571篇窦林名
  • 118篇巩思园
  • 89篇曹安业
  • 76篇牟宗龙
  • 72篇何江
  • 69篇蔡武
  • 65篇陆菜平
  • 59篇贺虎
  • 56篇王桂峰
  • 37篇何学秋
  • 36篇李振雷
  • 25篇李志华
  • 21篇王恩元
  • 20篇高明仕
  • 20篇秦玉红
  • 16篇郭晓强
  • 16篇李许伟
  • 16篇吕长国
  • 15篇刘贞堂
  • 14篇姚精明

传媒

  • 40篇采矿与安全工...
  • 39篇煤炭学报
  • 29篇中国矿业大学...
  • 23篇煤炭科学技术
  • 22篇煤矿安全
  • 19篇岩石力学与工...
  • 15篇矿山压力与顶...
  • 14篇煤矿开采
  • 13篇煤炭工程
  • 10篇岩土力学
  • 9篇2008全国...
  • 8篇中国煤炭
  • 8篇地球物理学报
  • 7篇煤炭科技
  • 7篇矿业安全与环...
  • 7篇煤矿支护
  • 6篇岩土工程学报
  • 5篇金属矿山
  • 5篇江苏煤炭
  • 4篇辽宁工程技术...

年份

  • 1篇2024
  • 25篇2023
  • 21篇2022
  • 30篇2021
  • 15篇2020
  • 19篇2019
  • 27篇2018
  • 25篇2017
  • 23篇2016
  • 25篇2015
  • 34篇2014
  • 26篇2013
  • 40篇2012
  • 34篇2011
  • 30篇2010
  • 17篇2009
  • 24篇2008
  • 23篇2007
  • 23篇2006
  • 27篇2005
5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冲击危险评价的相对应力集中系数叠加法被引量:24
2018年
冲击动力灾害是关乎矿井能否安全稳定生产的主要因素,目前越来越多的矿井需要在采掘工作面设计阶段确定冲击危险等级与区域,迫切需要发展科学、精确、定量、便于技术人员操作的冲击危险早期评价预警方法。为了解决冲击显现无法用现有强度准则进行表述、不同应力无法标量叠加的问题,提出了冲击危险评价的相对应力集中系数叠加法,将某一待分析区域内影响冲击矿压发生的某因素引起的最大主应力与自重应力的比值,称为相对应力集中系数分量,各分量的乘积为该区域的相对应力集中系数。将影响冲击矿压的因素从载荷特性上分为静载荷和动载荷,从对应力影响效果上分为增压型与减压型,给出了影响冲击的主要动载因素,以及相对应力集中系数计算方法。发生过冲击矿压的矿井利用冲击区域的总相对应力集中系数作为临界指标,未发生冲击的矿井利用临界应力与自重应力的比值作为临界值,根据相对应力叠加系数与临界值的比值对冲击危险等级进行了划分。现场应用表明,相对应力集中系数叠加法与监测冲击危险区域与等级具有较高一致性。
窦林名贺虎何江王正义
关键词:冲击矿压监测预警
覆岩主关键层断裂规律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覆岩主关键层断裂显著影响采场矿山压力显现,对其规律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矿井地质条件和地表沉陷特征,建立了主关键层四边固支板状结构模型,利用纳维叶法求解其应力分布状态,给出相应的力学计算公式,并结合工程实际得出其极限尺寸,分析了此时的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研究结果表明:主关键层边缘长边中点处开始张性断裂,继而短边中点断裂,符合"O—X"型断裂形式;通过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实测验证了理论计算的准确性,长边破裂时上、下部工作阻力上升,继而短边破裂时中部工作阻力上升。
郭晓强窦林名陆菜平何江吕长国刘彪
关键词:采矿工程关键层张性断裂矿山压力
一种巷道内布置的地震CT探测用震动波激发装置
一种巷道内布置的地震CT探测用震动波激发装置,其特征是通过顶紧机构将震源固定在巷道顶板底板之间,或通过锚杆、锚索端头将震源固定在巷道壁上,利用气体弹簧、金属弹簧作为激发动力源,驱动锤头击打埋设在巷道底板中的垫板,垫板击打...
王桂峰李振雷窦林名巩思园蔡武何江
文献传递
强矿压控制与安全防护技术研究
马宝彦谢俊文王金安卢熹上官科峰窦林名杨世杰纪洪广李守峰薛再君赵华山于贵良毛永奋王小平李铁曹安业牟宗龙李鹏波丁言露张月征向鹏张少杰
该项目针对华亭煤田开采出现的强矿压问题,开展了强矿压监测、防治、巷道优化布置与支护、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在解决华亭煤田强矿压控制重大难题及保障安全生产方面取得显著效果。成果如下:构建了华亭矿区强矿压微震、地音、地应...
关键词:
关键词:巷道支护
煤(矿)柱失稳冲击破坏的突变模型及其应用被引量:50
2005年
应用突变理论,建立了煤(矿)柱受载失稳发生冲击矿压(岩爆)的尖点突变模型,得到了在刚度比和全位移两个变量控制空间下煤(矿)柱失稳发生冲击矿压(岩爆)动力现象的分歧点集,得出了预测预报煤(矿)柱失稳发生冲击破坏的临界点位移公式.进而,对模型的应用作了进一步讨论,并解释了冲击矿压(岩爆)发生的刚度理论和预应力锚杆支护体系加固围岩防冲、减冲机理,同时结合热力学定律阐述了煤岩体注水、深孔爆破卸压等防冲减冲措施的机理.
高明仕窦林名张农郑百生阚甲广
关键词:尖点突变模型刚度比
工作面终采线附近冲击矿压综合防治技术被引量:5
2010年
终采线附近是冲击矿压的多发区,受巷道布局的影响,此段煤体容易形成"准煤柱",其冲击危险性较正常回采期间一般会有所升高,需要制订专门的冲击矿压综合防治方案。星村煤矿深部E3103综放工作面停采期间的防冲经验:在接近终采线附近时,根据不同的推进位置,采取煤体卸压爆破、大直径钻孔卸压、柔性支柱超前支护和降低煤层回采高度等综合措施,以降低冲击危险性;采用电磁辐射法和钻屑法及时对防冲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价。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针对终采线附近制订的综合防冲措施有效降低了冲击危险性,保证了工作面的顺利回采和搬迁,可为其他具有类似条件的矿井工作面停采期间的防冲设计提供参考。
牟宗龙窦林名王绪胜王占成郑玉友
关键词:冲击矿压终采线
煤炭资源高效与绿色开采技术体系——中国矿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采矿工程学科“十五”研究进展
本文介绍了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学科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在煤炭资源高效与绿色开采技术体系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煤炭资源绿色开采理论与技术框架、煤巷预应力锚杆控制技术、煤炭地下导控气化技术等八项新技术、新...
窦林名刘长友许家林
关键词:预应力锚杆
文献传递
煤层高压水力顺层钻割卸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体高压水力顺层钻割卸压方法,包括:在掘进工作面运输顺槽的高应力集中区域两帮煤体和迎头煤体的表面分别布设多个钻孔孔位;采用液压钻机对钻孔孔位打钻,钻进方向与水平面呈预定倾角,当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退钻;在液...
谢俊文卢熹上官科峰窦林名杨世杰高含辉丁小敏何如成于贵良王爱军缪喜杨君赵克孝
文献传递
回采工作面推垮型冒顶事故的预报
1994年
通过复合顶板推垮型冒顶和旋转型推垮冒顶的原因分析,提出用模糊数学方法和宏观作图法来预报这两种冒顶事故,并用实际事故案例说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窦林名彭成高存宝
关键词:冒顶推垮型模糊数学法回采工作面
弹性波CT透视深部采面冲击危险区研究
窦林名陈同俊巩思园贺虎张仕斌
关键词:冲击矿压波速异常反演
共5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