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管西亮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日照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折
  • 3篇微创
  • 2篇切口
  • 2篇3D打印
  • 1篇旋髂深血管
  • 1篇原因分析及防...
  • 1篇远端
  • 1篇针道
  • 1篇针道感染
  • 1篇术后
  • 1篇术后骨不连
  • 1篇切口治疗
  • 1篇中青年
  • 1篇桡骨头
  • 1篇胫骨
  • 1篇胫骨远端
  • 1篇骶髂
  • 1篇骶髂关节
  • 1篇髂腹股沟
  • 1篇髂骨

机构

  • 6篇日照市人民医...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作者

  • 6篇管西亮
  • 4篇苑芳昌
  • 4篇马德营
  • 1篇杜晓飞
  • 1篇陈翠莉
  • 1篇杨金虎
  • 1篇周东生
  • 1篇李勇
  • 1篇费秀珍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微创髂腹股沟小切口联合后路K-L切口治疗髋臼双柱骨折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微创髂腹股沟小切口联合后路K-L切口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4年8月日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伤后3周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46例髋臼骨折,其中按Judet-Letournel分类均为双柱骨折且采用微创髂腹股沟小切口联合后路K-L切口进行手术的患者19例,均采用漂浮体位,微创髂腹股沟切口联合后路K-L切口,髋臼前柱钢板放置在髂耻连线上(沿耻骨结节向外经过髂耻隆起到髂结节这条连线),并非通常的骨盆界线上,内固定材料均使用重建钢板和螺钉。评估术中出血情况及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3.5月(7~26个月),19例患者临床愈合。术中出血量310~1 100m L,平均540m L。根据Matta标准评估骨折复位情况,解剖复位14例,良好复位4例,较差复位1例。髋关节功能按照D’Aubigne评分:优13例,良2例,可3例,差1例。异位骨化1例。无感染,无股神经、坐骨神经、股血管损伤,无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微创髂腹股沟小切口联合后路K-L切口,可以对髋臼双柱骨折进行良好的显露、固定,符合微创理念。髂耻前柱放置钢板操作简单,固定坚强可靠。
苑芳昌陈翠莉管西亮马德营周东生
关键词:髋臼骨折微创
骨科外固定支架针道感染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研究骨科外固定支架针道感染发生的原因,并结合临床实际探讨防治骨科外固定支架针道感染的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医院进行骨科外固定支架的患者79例,对比研究骨科外固定支架发生感染患者的年龄、性别、骨科外固定支架固定时间、骨科外固定支架患者是否复合伤口、骨科外固定支架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和支架固定期间是否应用激素类药物等因素,调查外固定支架患者针道感染发生的原因;数据处理采用SPSS 13.0,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79例骨科外固定支架的患者中针道感染9例,感染率11.4%,其中浅部感染6例,深部感染3例;针道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支架固定时间、合并复合伤口、患有糖尿病等因素相关,这些因素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外科固定支架患者针道感染的发生率高,切针道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支架固定时间、合并复合伤口、合并糖尿病等因素相关。
管西亮
关键词:骨科外固定支架针道感染
3D打印结合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的临床研究
2022年
研究3D打印结合微创内固定技术对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20年3月到2021年6月到我院治疗的具有手术指征的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的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15例,分别通过3D打印技术结合微创技术和传统手术实施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1)观察组的骨盆复位质量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少于对照组,Majeed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0例(0)]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6例(40.0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3D打印结合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的治疗效果比传统的手术治疗效果更好,能在减少并发症的前提下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推荐。
管西亮苑芳昌费秀珍李勇马德营
关键词:3D打印微创内固定骶髂关节并发症
3D打印结合微创小切口技术在pilon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胫骨远端pilon骨折是指轴向暴力为主,并常伴有旋转暴力引起的累及胫骨远端关节面负重部分的骨折,占胫骨骨折的7%-8%.由于其解剖部位及损伤机制的特殊性,导致术后并发症多,病残率高等一系列棘手的问题需要解决.如何通过微创...
管西亮许文娟苑芳昌张军喜杨大雷李勇王英振
关键词:微创小切口3D打印临床疗效
旋髂深血管髂骨瓣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术后骨不连21例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应用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瓣移植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2月-2016年10月.应用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瓣移植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术后骨不连2l例,其中伴有股骨头坏死7例(根据CT分型股骨头坏死Ⅱ期2例,Ⅲ期3例,IV期2例)。均切开复位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联合3枚加压空心螺钉进行二次手术重建,股骨头坏死病例加做股骨头内坏死骨刮除、髂骨松质骨打压植骨。术后随访.分析临床效果。结果通过术后1。7年的随访,2l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6~11个月.平均7.2个月。伴有股骨头坏死7例患者,6例愈合,1例术前Ⅳ期,术后股骨头塌陷变成V期。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61.5分。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瓣移植是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术后骨不连或伴有股骨头坏死的一种有效方法。
苑芳昌管西亮杜晓飞马德营杨金虎刘彦士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骨不连旋髂深血管髂骨瓣
微型钢板在治疗桡骨头MasonⅡ、Ⅲ型骨折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应用微型钢板固定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9月至2010年8月间收治的7例桡骨头MasonⅡ、Ⅲ型骨折的临床资料,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结果骨折均Ⅰ期愈合,无手术切口感染、无内固定松动等发生,按照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优2例,良3例,一般1例。结论使用微型钢板治疗桡骨头MasonⅡ、Ⅲ型骨折固定可靠、使用简便且预后较好。
马德营管西亮苑芳昌
关键词:桡骨头骨折微型钢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