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友亮
- 作品数:307 被引量:2,895H指数:29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东濮凹陷陡坡带北部控凹断裂样式及砂体充填模式被引量:8
- 2005年
- 东濮凹陷东部陡坡带北部边界发育 3 种样式的控凹断裂:单断板状边界断裂、犁状边界断裂和同向断阶边界断裂。3种断裂边界分别控制着不同的砂体分布及层序地层模式,陡坡带板状断裂边界控制着扇体充填模式;犁状断裂边界控制沉积中心(或生油洼陷)的分布发育和演化,湖侵体系域发育,以湖底扇砂体为主;同向断阶的分布则控制着较大规模的低水位扇的发育。
- 张立强纪友亮王声朗江苗
- 关键词:东濮凹陷砂体分布层序地层模式
- 义东地区陡岸扇体沉积特征及相模式被引量:32
- 1997年
- 研究了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义东地区沙河街组三段陡岸碎屑岩沉积体系的岩性特征、电性特征及地震反射特征,划分出近岸水下扇、深水湖底扇两种类型,描述了每种扇体的微相特征和砂体展布特征。结合沉积背景和边界断层活动特征,总结了陡岸沉积扇体的两种沉积相模式。认为:该区沙三段沉积期徒岸断层的活动,为近岸水下扇和深水湖底扇的沉积提供了地形和物源条件。两种扇体形成机制不同,沉积规模和砂作展布规律不同,具有明显的识别标志。构造断裂活动控制着两种扇你沉积模式和砂体发育规律。
- 张善文王永诗纪友亮
- 关键词:沉积相水下扇油田
- 三角形油藏中探边测试的研究及应用被引量:4
- 2003年
- 提出了三角形油藏在不同边界条件下的试井理论模型 ,并用有限元方法对问题进行了求解 ,得到了不同情况下的试井理论曲线。用这些理论曲线对某油田的实际测试井例进行了分析 ,得到与地质资料吻合较好的分析结果。
- 刘曰武薛敬利纪友亮
- 关键词:探边测试试井数值解
- 祁连盆地木里坳陷上三叠统辫状三角洲沉积模式被引量:21
- 1998年
- 对青海祁连盆地木里坳陷上三叠统辫状三角洲进行剖析,从沉积学角度讨论了辫状三角洲的形成背景;从岩性、结构、构造、古生物、分布特征等方面总结了辫状三角洲的相标志及相层序;对辫状三角洲的亚相和微相进行了划分;提出了辫状三角洲的沉积模式;并对辫状三角洲砂体类型进行了探讨。辫状三角洲不具有重力流沉积特征,以牵引流沉积特征为主;由于辫状三角洲比三角洲更靠近物源,沉积物搬运距离短,沉积物粒度粗,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发育反映急水流的大型块状层理、平行层理和交错层理;主要发育辫状河道和水下辫状河道砂体;垂向为向上变粗层序;砂体类型对储集层物性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图3表2参1(邹冬平摘)
- 纪友亮张宏张宏
- 关键词:上三叠统三角洲盆地储层油气藏
- 砾质辫状河型冲积扇构型对优质储层的影响——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白杨河冲积扇为例
- 2025年
- 【目的】冲积扇构型影响其内部优质储层的发育,因此厘清冲积扇构型及其发育样式对于预测其内部优质储层的分布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和什托洛盖盆地内的白杨河冲积扇为例,根据大量的野外露头资料,在明确主要岩性、岩相类型及特征的基础上,依据储层构型理论,对扇体内部不同级次储层构型进行研究。【结果】将白杨河冲积扇内部划分为6级到9级构型单元:6级构型单元为冲积扇复合体,由7级构型单元(单一冲积扇体)叠置形成;7级构型单元由冲积扇内单期沉积形成的各沉积微相(8级构型单元)组成,洪水期的8级构型单元自扇根至扇缘依次为片流微相—辫流微相—径流微相;间洪期的8级构型单元由槽流带和逐渐分岔的辫流带组成。8级构型单元内部由单一片流增生体、沟间滩和下切河道增生体等(9级构型单元)所组成。洪水期沉积被间洪期的辫状河道改造和叠置,两时期沉积物在时空上频繁叠置形成了砾质辫状河型冲积扇的构型模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白杨河冲积扇优质储层的类型和分布规律,将白杨河砾质辫状河型冲积扇优质储层主要分为两类:颗粒支撑砾岩和净砂岩,其分布受构型控制。其中颗粒支撑砾岩又可细分为7种,净砂岩细分为4种。【结论】通过上述研究,建立了8级构型单元与优质储层的空间展布模型,其中颗粒支撑砾岩储层主要发育在扇根外带和扇中;优质砂岩储层主要发育在扇中外带。
- 高晨曦张月纪友亮周勇计璐璐刘大卫段小兵桓芝俊高崇龙郭瑞婧庞传猛孙佳杨栋吉任红燕郭姗姗刘笑语马铮涛
- 关键词:储层构型优质储层
- 渤海湾早第三纪断陷盆地含油气岩系沉积学及沉积相的基本特征被引量:13
- 1991年
- 本文总结了渤海湾盆地下第三系的演化和发育特征,认为沉积物重力流沉积体系发育,湖泊风暴岩也可成为良好储层。叙述了新地层学原理(垂向加积作用和侧向加积作用)在油气勘探中的作用。讨论了渤海湾盆地下第三系陆相碎屑岩的埋藏成岩作用,对储层空间的形成机理提出了新的认识,认为砂体微相和成岩作用共同控制着储层物性变化。并进一步指出了储层地质学在油气勘探中新的作用。
- 赵澂林刘孟慧姜在兴纪友亮王留奇
- 关键词:地质油气藏沉积相
- 改进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对储层渗透率的预测——以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为例被引量:15
- 2007年
- 人工神经网络的计算方法是一种非线性处理系统,是根据测井数据进行储层物性参数预测的方法。以往在利用遗传算法预测渗透率的时候,因为只考虑了单一的数据点,没有把临近层位的数据加入学习过程中来,故影响了预测模型的精度和可信度。为弥补这一不足,利用相临多个层位的数据点进行学习,进而建立储层渗透率的预测模型,并在岩心分析化验数据和相关测井曲线数据归一化的基础上,利用改进的开窗技术,借助反馈的神经网络方法对地层的渗透率进行逐点计算。通过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的实例实践表明,用该方法预测的渗透率与实测的渗透率的值符合较好。
- 单敬福纪友亮柳成志
- 关键词:渗透率预测涠西南凹陷北部湾盆地
- 渤中凹陷石臼坨凸起南部陡坡带东段古地貌控砂机制
- 渤中凹陷石臼坨凸起南部陡坡带东段古近系沉积时期发育了五种古地貌和四种源-汇系统。基于工区的三维地震、钻井岩心、测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从古地貌和"源-汇"系统研究角度分析渤中凹陷石臼坨凸起南部陡坡带...
- 纪友亮周勇张新涛高星星徐春强黎明涛柳永军
- 关键词:物源示踪古近系
- 南堡凹陷东二段储层特征差异性分析——以4号与2号构造带为例
- 南堡凹陷滩海地区东营组广泛发育优质烃源岩,具有寻找大中型油气藏的物质基础,南堡1号,2号和4号构造带是有利的储集空间发育部位。4号构造带勘探程度低,勘探潜力大,针对4号和2号构造带储层研究十分薄弱,且4号构造带东二段油气...
- 张艺楼纪友亮吴浩
- 文献传递
- 逆冲活动对准南前陆盆地层序构成的影响及意义被引量:4
- 2011年
- 新近纪准噶尔盆地南缘是在北天山强烈逆冲构造背景下发育的前陆盆地.其新近系沙湾组-塔西河组可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2个三级层序,均由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或沉积环境转换面所分隔.整个二级层序的沉积构成反映了从前陆逆冲挠曲沉降到回弹隆升的演化过程,层序1沉积构成明显受逆冲构造活动控制,而回弹隆起影响了构造相对宁静期的层序2内部沉积构成.新近纪逆冲构造活动阶段的内部演化,制约了同期的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受逆冲构造活动影响,层序1(沙湾组)扇三角洲砂体不断向盆地推进,侧向连片,垂向上相互叠置形成厚度可观的储集体,其下伏前期深湖相烃源岩,离生烃中心近,上覆层序2(塔西河组)发育的大量细粒沉积物作为良好的盖层,易形成大型油气田.
- 纪友亮潘春孚高志勇朱如凯
- 关键词:前陆盆地层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