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耿解萍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白血
  • 5篇白血病
  • 4篇血友病
  • 4篇易位
  • 4篇染色
  • 4篇染色体
  • 4篇染色体易位
  • 4篇基因
  • 4篇急性
  • 4篇分子
  • 3篇早幼粒细胞
  • 3篇早幼粒细胞白...
  • 3篇细胞
  • 3篇粒细胞
  • 3篇粒细胞白血病
  • 3篇急性早幼粒
  • 3篇急性早幼粒细...
  • 3篇急性早幼粒细...
  • 3篇急性早幼粒细...
  • 3篇APL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血液学研...

作者

  • 8篇耿解萍
  • 6篇陈竺
  • 5篇陈赛娟
  • 4篇王振义
  • 4篇戚正武
  • 3篇童建华
  • 3篇董硕
  • 1篇章彤
  • 1篇黄薇
  • 1篇孙关林
  • 1篇童建华
  • 1篇邵慧珍
  • 1篇陈竺
  • 1篇王鸿利
  • 1篇蔡敬仁
  • 1篇朱军

传媒

  • 2篇中国科学(B...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Journa...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

  • 2篇1995
  • 2篇1994
  • 3篇1993
  • 1篇199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因子Ⅷ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
1994年
凝血因子Ⅷ(FⅧ)是内源性凝血系统中一重要的辅助因子,由于基因缺陷而引起的A型血友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近几年来,由于FⅧ基因的阐明及成功的表达,从而使其基因突变的研究得以深入而广泛地展开。文章对这方面最新的研究进展及其采用的新技术作了较全面的介绍,这是迄今遗传性疾病基因缺陷研究中最深入、最完整的一个范例。
耿解萍戚正武陈竺
关键词:血友病
分子生物学在血液学中的应用
耿解萍
关键词:血友病急性白血病
甲型血友病的分子生物学
1994年
血友病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一类遗传性出血性性疾病,其致病因素主要是各种凝血因子缺乏所致,主要有三种类型:甲型,又名抗血友病球蛋白(Antiheamophilic globulin,AHG)缺乏症,为凝血因子Ⅷ(FVⅢ)缺乏或异常所致。
陈竺耿解萍
关键词:甲型血友病直接测序基因片段点突变
PML基因的组织结构及在早幼粒白血病中的分子重组被引量:1
1993年
本文报道了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t(15;17)易位中有关的PML基因的结构。该基因长约50kb,由7个“主体外显子”(P_1—P_7)及几个可供不同剪接的3′端外显子及相应的内含子构成。其基因组织结构及蛋白质的功能区有明显的结构功能对应关系。于t(15;17)中,15号染色体的断裂点丛集于三个区域即PML-bcr1,PML-bcr2和PML-bcr3。PML-(bcr1+bcr2)与PML-bcr3之间的区域间隔为10kb,由此产生不同的外显子-内含子结构,导致PML基因的不同部分与位于17号染色体的部分RARα基因连接,后者的断裂点恒定地位于第二内含子中。PML基因断裂部位的差异是构成二种主要的PML-RARα融合mRNA异构体的分子基础:长(L)型异构体由PML1—6外显子与RARα编码B_F区域的外显子组成;短(S)型异构体由PML的三个外显子(P_1—P_3)与上述相同成分的RARα外显子剪接构成。顺序分析显示,在PML的7个“主体”外显子中,仅P_3和P_6与RARα外显子3的剪接能维持融合基因的阅读框架。
耿解萍戚正武童建华董硕王振义陈赛娟陈竺
关键词:染色体易位基因结构白血病APL
PLZF-RAR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一个新的融合基因被引量:6
1995年
对一例变异型易位t(11;17)(q23;q21)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一个新的含九个锌指结构的基因——早幼粒白血病锌指基因(PLZF)。该基因位于11q23,在t(11;17)中与维甲酸受体α基因发生了重排,形成位于der(11)和der(17)上的两个融合转录单位。t(11;17)中RARα基因的断裂点亦位于A和B区之间,其B-F区域与PLZF的激活区以及第1,2两个锌指融合,形成PLZF-RARα。而RARα的A区则与PLZF中的另7个锌指形成RARα-PLZF融合基因。阐明了这两个融合基因的生物学特性,并与t(15;17)中形成的PML-RARα及RARα-PML相比较,对于认识不同染色体易位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童建华余怀勤章彤朱军耿解萍孙旦澄杨建伟王振义陈竺陈赛娟
关键词: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染色体易位维甲酸受体基因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15号染色体断裂点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克隆了1例APL患者的染色体断裂点,发现位于17号染色体的维甲酸受体α(RARA)基因与15号染色体上一个被命名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的转录单位发生融合,继而克隆并定序该基因的部分区域,并分离一组分子探针,在36例APL患者中检测出33例有PML基因重组,其中24例的15号染色体断裂点丛集于一个4.4kb的区域,称为PML^(ba-1),9例的断裂点位于PML^(ba-1)上游一个6.5kb的区域,称为PML^(ba-2),这两种不同分子重排是形成PML-RARA融合基因异质性的主要原因,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董硕童建华黄薇陈赛娟陈竺王振义耿解萍戚正武
关键词:APL染色体易位白血病分子生物学
凝血因子FⅧ全cDNA的克隆
1995年
凝血因子Ⅷ(F Ⅷ)缺乏症——A型血友病是一种常见的X性连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1/5000。在血循环中,F Ⅷ与vWF(von Willebrand Factor)结合成复合物存在。在内源性凝血系统中,F Ⅷ作为一种辅酶在Ca^(2+)及磷脂的存在下参与凝血因子F Ⅸa对凝血因子FX的激活作用。目前对A型血友病的治疗主要采用输注全血或F Ⅷ血浆浓缩剂,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由于F Ⅷ在血浆中含量极微(0.2μg/ml)。
耿解萍戚正武陈赛娟邵慧珍王鸿利陈竺
关键词:血友病分子克隆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t(15;17)染色体易位的分子机制研究
1993年
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t(15;17)染色体易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17号染色体上的维甲酸受体α(RARA)基因与15号染色体上的PML基因并置,并产生PML-RARA融合基因。我们以前的工作证明APL患者中PML基因断裂点集中于2个有限区域,即PMLbcr 1和PML-bcr 2,二者相距约10kb。本文确定了PML-bcr 1的DNA顺序,并确定了一例APL患者染色体相互易位接合部的基本结构。与以前国外所报道的二例病例进行了比较,发现断裂点可能处于拓扑异构酶Ⅱ裂解位点,由此,我们对t(15;17)中DNA异常重组的机制提出了一个工作模型。
董硕童建华吴瑜蔡敬仁孙关林陈淑蓉王振义陈赛娟陈竺耿解萍戚振武
关键词:染色体易位白血病医学遗传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