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德雄
- 作品数:17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汕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2006—2007年汕头口岸进口水产品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为防止有毒有害水产品进入国内,确保进口水产品安全卫生,汕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辖区口岸报检入境的水产品加强了监测。2006—2007年对来自美国、英国、泰国等20个国家或地区的水产品抽样检测,共检测264批,不符合我国检疫要求的4批,不合格率0.38%,对不合格进口水产品依据相关规定进行了处理。
- 张健民肖德雄吴松浩
- 关键词:水产品
- 汕头出口水产品养殖水质调查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摸清汕头水产品养殖水质有毒有害污染情况,为出口水产品残留监测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3 ̄2005年对汕头局辖区内备案的46家出口水产品养殖场的水质进行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和调查。[结果]汕头出口水产品养殖水质未受霍乱弧菌、六六六、DDT、氟化物和汞、砷、镉、铬、铅污染;有1场次的水质铜含量轻微超标;有11场次的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锌污染,其中有4场次的水质锌超标达4 ̄9倍,但追踪检查结果发现水质锌超标尚未对其产品质量构成危害;有4场次的水质出现总大肠菌群超标。[结论]汕头的养殖水质尚好,虽然少数养殖场养殖水质受到锌的污染,但对其产品质量未构成威胁。
- 许如苏郭奕亮肖德雄蔡雄丹周铮宇刘玉莉
- 关键词:水产品养殖水质有毒有害物质
- 2002—2006年汕头出口牛蛙腿药残调查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了解汕头出口牛蛙腿中农兽药残留的情况,为制定药残监测计划及做好出口牛蛙腿的日常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加工厂随机抽取出口牛蛙腿133份,检测氯霉素、磺胺类、呋喃类等24个项目。结果:药残超标15.0%,其中氯霉素阳性率10.5%,呋喃类阳性率4.5%。呋喃类药物超标主要是呋喃唑酮代谢物和呋喃西林代谢物,检出率分别占检测样品的4.9%(4/81)和15.4%(4/26)。其它21个项目如磺胺类、已烯雌酚等的检测均为阴性。结论:氯霉素、呋喃唑酮代谢物、呋喃西林代谢物应作为出口牛蛙腿的重点检测项目,进行批批检测;其它项目除上级文件明确要求批批检测外,可列为监测项目,结合养殖周期进行监测。
- 肖德雄郭奕亮杨燕忠许如苏赵桂林黄俊生
- 关键词:药物残留
- 南海地区常见水产品甲醛本底值调查及含量分析被引量:13
- 2016年
- 了解南海地区水产品的甲醛本底值,为水产品中甲醛的监管提供科学有效的综合判断方法。随机抽取海捕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等共42个品种,240个样品;养殖鱼类、虾及加工制品共19个品种,96个样品。分别依据SN/T1547-2011《进出口食品中甲醛的测定液相色谱法》,采用高效液相方法测定。海捕鱼类中长蛇鲻、细蛇鲻、龙头鱼天然甲醛含量很高,平均值分别为64.76、71.50、180.96 mg/kg;除此之外,绝大多数海捕鱼类都天然含有甲醛,平均含量8.17 mg/kg。养殖水产品中绝大多数含有天然甲醛,平均含量1.10 mg/kg。养殖水产的加工制品以及牛蛙腿一般含有天然甲醛,平均含量0.40 mg/kg。海捕水产与养殖水产及其制品天然甲醛含量有差异,不同品种的海捕鱼中天然甲醛含量的差别很大,水产品中检出的甲醛是否是人为添加需要根据检出值、甲醛本底含量数据、检出水产品的保存状态等进行综合判断。
- 魏建华肖德雄黄俊生杨燕忠周铮宇
- 关键词:甲醛水产品本底含量
- 出口冻牛蛙腿的加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被引量:1
- 2008年
- 牛蛙腿是汕头出口水产品的主要加工品种之一,销量逐年上升,国外市场前景看好,发展潜力很大。本文对出口冻牛蛙腿的产品描述、工艺流程、加工操作技术及其卫生质量控制要求进行简要叙述。
- 沈烨高丽芳纪强肖德雄
- 关键词:出口
- 进出口食品卫生法律法规的缺陷及修改建议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为修改完善进出口食品卫生法律法规提供依据。[方法]对现有进出口食品卫生法律法规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进出口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存在立法缺陷,应在区域限制、各部门的职责、权限、监督管理程序、食品卫生监督员制度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明确违法所得的概念。[结论]进出口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存在立法缺陷,应进行修改完善。
- 张宏鹏肖德雄
- 关键词:食品进出口法律法规
- 汕头水产品出口的特点、存在问题及对策
- 2011年
- 水产加工业在汕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地方外贸的支柱产业,在汕头的出口贸易中,水产品出口创汇占农产品出口创汇的95%以上,在广东省乃至全国水产品出口也有着重要的地位,2001—2004年汕头水产品出口连续四年居广东省首位,每年出口量维持在5万吨、约3亿美元左右。2004—2007年在美国对虾反倾销、自动扣留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出口量逐年下降。近年来,汕头市出口水产加工业已经形成良好产业基础,2008—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汕头市各有关部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企业加快与国际接轨,更加注意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使水产品出口持续发展。2010年,水产品出口大幅增长,达8.98万吨、5.3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 沈烨纪强肖德雄
- 关键词:水产加工业质量安全管理出口创汇国际金融
- HACCP在对虾健康养殖中的应用
- 2016年
- ChinaGAP标准是吸取发达国家在种养殖业方面先进的管理经验,为改善我国农产品生产现状,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出口,相关部门组织制定的农业规范。截至2013年,全国通过ChinaGAP认证的企业仅有3085家,其中水产企业取得ChinaGAP认证证书的占比仅4.53%。2008年开始,汕头检验检疫局对管辖的出口对虾养殖场试点应用ChinaGAP进行了研究发现,在现有生产水平,全面推行ChinaGAP存在一定困难,但推行ChinaGAP关于食品安全危害控制——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对保证产品卫生质量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 许如苏刘中勇沈烨纪强黄俊生周铮宇肖德雄高丽芳
- 关键词:HACCP健康养殖对虾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GAP标准
- 汕头贻贝中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状况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通过对汕头贻贝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抽样调查,了解其食用安全性。方法:从加工厂、养殖场、市场采集116份贻贝,检测菌落总数、大肠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单增李斯特菌、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甲基汞、砷、铅等项目。结果: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甲基汞、砷、铅、菌落总数、大肠杆菌等项目符合安全食用标准,而且总体水平较低;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单增李斯特菌等致病菌均未检出。结论:汕头的贻贝符合食用安全标准,但应注意跟踪汕头海域赤潮的发生与变化,以及重金属污染的程度。
- 肖德雄郭奕亮黄丽玫姚佑福黄俊生张健民陈海珍
- 关键词:贻贝有毒有害物质
- 汕头口岸2005—2007年出口水产品卫生质量情况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分析本辖区出口水产品的卫生质量情况,提出加强检验检疫监管的措施,保证出口水产品卫生质量。〔方法〕对汕头口岸2005—2007年出口水产品卫生质量情况进行分析,主要品种包括有冻虾产品、冻烤鳗、冻鱿鱼等头足类,冻牛蛙腿、冻蟹肉、冻鱼、海鲜什锦、冻贝类、鱼浆制品和其他水产品等。〔结果〕2005年、2006年、2007年出口水产品批次不合格率分别为0.926%、0.875%、0.145%,呈逐年下降趋势。不合格种类包括冻虾产品、冻牛蛙腿、冻养殖鱼、海鲜什锦、冻蟹肉、鱼浆制品、冻鱿鱼等。不合格原因主要是氯霉素、呋喃唑酮代谢物、呋喃西林代谢物等药物残留超标;细菌总数、大肠埃希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等微生物超标或阳性。〔结论〕汕头口岸出口水产品不合格检出率逐年下降的原因是实施了加强源头管理,实行兽药残留监管新模式,加强出口前检验和有针对性的检测,提高企业自检自控能力等措施。今后加强出口水产品检验监管应进一步做好完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电子监管,强化日常监管,完善监管模式改革,建立企业诚信体系和加强重点种类检验监管等工作。
- 沈烨纪强肖德雄高丽芳黄俊生
- 关键词:出口水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