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冰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柔嫩艾美耳球...
  • 1篇食道口线虫
  • 1篇内转录间隔区
  • 1篇球虫
  • 1篇转录间隔区
  • 1篇线虫
  • 1篇线粒体
  • 1篇线粒体基因
  • 1篇线粒体基因组
  • 1篇免疫
  • 1篇免疫保护
  • 1篇克隆
  • 1篇克隆表达
  • 1篇基因
  • 1篇基因组
  • 1篇寄生
  • 1篇寄生蠕虫
  • 1篇分子
  • 1篇感染率
  • 1篇艾美耳球虫

机构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3篇胡冰
  • 2篇于三科
  • 1篇彭维刚
  • 1篇张三东
  • 1篇林青
  • 1篇黄妮
  • 1篇靳欢乐

传媒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柔嫩艾美耳球虫杨凌株RB1-a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保护性研究
2011年
【目的】对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杨凌株RB1-a基因进行克隆与表达,检测表达产物的免疫保护性,为鸡球虫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以纯化的E.tenella杨凌株孢子化卵囊的总RNA为模板,用RT-PCR方法扩增出其RB1-a基因,测序后进行序列分析。然后将RB1-a基因N端不含信号肽序列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pET-32a-RB1-a重组质粒,并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出重组蛋白,将重组蛋白纯化后免疫雏鸡,对其免疫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柔嫩艾美耳球虫杨凌株RB1-a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包含618个碱基,编码205个氨基酸,与GenBank报道的柔嫩艾美耳球虫PAPa46株ORF序列相似性为99.84%,两者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相同。SDS-PAGE分析表明,重组质粒表达分子质量为42ku的融合蛋白。免疫效果测定结果显示,RB1-a免疫组和RB1-a+佐剂免疫组的相对增重率分别为64.2%和69.4%,卵囊减少率分别达37.22%和30.56%,抗球虫指数分别为146.2和150.4。【结论】RB1-a基因具有很强的保守性,种间差异不大;RB1-a重组蛋白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效果。
彭维刚黄妮林青胡冰张三东于三科
关键词:克隆免疫保护
粗纹食道口线虫和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遗传多样性和分子分类研究
食道口线虫(Oesophagostomum)主要寄生在家畜(有时发现于人)的大肠中,由于在大肠壁上形成淡黄色的结节又称结节虫。感染羊的食道口线虫有: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O.columbianum)、粗纹食道口线虫(O.a...
胡冰
关键词:内转录间隔区线粒体基因组
文献传递
神木县羊寄生蠕虫种类及感染情况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为了解神木县羊寄生虫的感染情况,2011年7月~8月,采用蠕虫学完全剖检法抽样检查30只羊。共发现寄生虫11种,其中线虫8种:粗纹食道口线虫(Oesophagostomum asperum)、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毛尾线虫(Trichuris sp.)、细颈线虫(Nematodirus sp.)、羊仰口线虫(Bunosto-mum trigoncephalum)、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us sp.)、美丽筒线虫(Gongylonema pulchrum)、尖尾线虫(Oxyuris sp.);吸虫1种:矛形歧腔吸虫(Dicrocoelium lanceatum);绦虫2种:莫尼茨绦虫(Monieziasp.)、细颈囊尾蚴(Cysticercus tenuicollis)。其中线虫、绦虫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率80%,粗纹食道口线虫感染率45%,细颈囊尾蚴感染率45%,为优势种。
孟建斌高晓阳温志医杜向鹏王妮王军孟萍苏翠英胡冰靳欢乐于三科
关键词:寄生蠕虫感染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