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冰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土壤
  • 2篇镉污染
  • 2篇污染
  • 2篇可变电荷
  • 2篇可变电荷土壤
  • 2篇混凝
  • 2篇臭氧
  • 1篇底泥
  • 1篇底泥中重金属
  • 1篇饮用
  • 1篇饮用水
  • 1篇原水
  • 1篇酸盐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珠江水系
  • 1篇溴酸盐
  • 1篇介入
  • 1篇甲醛
  • 1篇江河

机构

  • 4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4篇胡冰
  • 3篇吴纯德
  • 2篇刘吕刚
  • 2篇梁佳莉
  • 1篇吴悦
  • 1篇张之琳
  • 1篇胡彩霞
  • 1篇梁国建

传媒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环境化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O_3/GAC-常规处理珠江水系不同原水被引量:3
2014年
以东江、西江和北江3种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臭氧预处理-常规处理-臭氧活性炭系列处理,研究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及臭氧化副产物的产生和转化。结果表明,东江、西江和北江水中COD Mn、UV254、甲醛和溴酸盐沿各处理单元过程变化规律基本一致;COD Mn总去除率分别为60%、51%和39%,UV254总去除率分别为74%、96%和97%,最终出水甲醛浓度分别为0.004 mg/L、0 mg/L和0 mg/L,BrO-3分别为3.1μg/L、8.7μg/L和35.5μg/L;COD Mn的去除主要在预臭氧和活性炭过滤2个处理单元,预臭氧对UV254总去除率贡献最大,甲醛和溴酸盐浓度在主臭氧处理单元达到其峰值(西江甲醛除外);氨氮和有机物浓度较低、pH值较高的北江原水,出水溴酸盐浓度最高。
吴悦吴纯德胡冰梁佳莉
关键词:臭氧甲醛溴酸盐
感潮珠江原水臭氧氧化副产物BrO_3^-预测模型的建立
2013年
以珠江流域西江中山段的感潮原水为对象,模拟其臭氧预处理、常规处理和臭氧活性炭处理,考察原水预、主臭氧对应投加量时溴酸盐生成情况,构建了预、主臭氧溴酸盐生成经验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预臭氧过程中,高的DOC、O3及Br-浓度,会增加溴酸盐的生成量,升高pH,提高NH3-N及IC有利于抑制溴酸盐的形成;在主臭氧过程中,升高pH,提高O3及Br-浓度,会增加溴酸盐的生成量,而高的DOC、NH3-N及IC会降低溴酸盐的形成风险.所建模型预测实际水样,发现预、主臭氧预测模型预测误差分别为33.72%和13.22%.
胡冰吴纯德张之琳胡彩霞梁佳莉梁国建刘吕刚
关键词:饮用水臭氧
可变电荷土壤介入应急混凝处置镉污染的可行性研究
2016年
以南方可变电荷土壤作为突发高浓度镉污染水体应急混凝处置的强化混凝药剂,考察了可变电荷土壤介入应急处置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并模拟构建了镉污染应急处置产生沉积物,通过静态释放实验方式,开展了可变电荷土壤介入应急混凝处置对含镉沉积物中Cd释放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混凝时,在偏碱性条件下,投加可变电荷土壤有利于提高镉的去除率,可以将水体镉浓度由1.892 mg·L-1降到30μg·L-1。在静态释放实验中,不同的溶解氧条件下镉释放量存在差异,但可变电荷土壤介入应急混凝处置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沉积物中Cd的释放。在镉污染水体的应急处置中投加可变电荷土壤来强化混凝可以有效降低水体的残余镉浓度,但可变电荷土壤的介入使得沉积物组分发生了变化,使得混合沉积物在应急处置后具有二次污染的风险。
胡冰吴纯德刘吕刚
关键词:可变电荷土壤沉积物
南方可变电荷土壤对江河底泥中重金属Cd释放影响的研究
目前对于重金属污染水源的突发事故常用的应急措施是向水体中投加碱和混凝剂借助吸附沉降使受污染水源水体中重金属离子浓度达到集中供水原水的标准,但对于水体突发高浓度镉污染,常规混凝技术难以保证去除效果,沉入河道底部沉积物也存在...
胡冰
关键词:可变电荷土壤镉污染混凝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