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超声
  • 2篇造影
  • 2篇超声检查
  • 2篇超声造影
  • 1篇低回声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癌
  • 1篇原发性肾小球...
  • 1篇造影剂
  • 1篇肾囊
  • 1篇肾囊内注射
  • 1篇肾小球
  • 1篇肾小球肾炎
  • 1篇肾炎
  • 1篇肾脂肪囊
  • 1篇滋养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性

机构

  • 3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3篇胡琳
  • 3篇周平
  • 2篇朱文晖
  • 2篇罗卓琼
  • 2篇李瑞珍
  • 1篇周鹏
  • 1篇李兴华
  • 1篇田双明
  • 1篇王利华
  • 1篇张浩
  • 1篇刘浔阳

传媒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超声造影在低回声非典型肝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低回声非典型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9例58个低回声肝血管瘤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与常规超声进行比较,同时对低回声肝血管瘤的超声造影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超声造影对低回声肝血管瘤正确诊断率(86.2%)明显高于常规超声(20.7%)(P<0.05),低回声肝血管瘤造影后增强表现可分为四种模式:模式Ⅰ:环状结节状增强,向心性充填;模式Ⅱ:薄环状增强,向心性充填;模式Ⅲ:动脉期快速整体高增强,门脉期高增强,延迟期高回声或等增强;模式Ⅳ:环状增强,内部无充填。低回声肝血管瘤增强方式与肿瘤大小有关:<3cm的血管瘤多见于增强方式Ⅱ,Ⅲ;>3cm的血管瘤多见于增强方式Ⅰ,Ⅳ。结论超声造影可明显提高低回声不典型肝血管瘤的诊断正确率,造影模式与血管瘤的大小和病理特点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胡琳周平李瑞珍朱文晖罗卓琼
关键词:超声检查肝血管瘤超声造影
超声引导下肾囊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肾小球肾炎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肾脂肪囊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肾脂肪囊内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注药前后分别测定其24h尿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尿量、血清肌酐。计算肾脂肪囊注药的成功率,比较注药前后各项检验指标有无变化。结果:肾脂肪囊厚度≥5mm者成功率96.3%(314/326);肾脂肪囊厚度<5mm者成功率77.4%(212/27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穿刺并发症主要有穿刺部位疼痛、肾周血肿等。注药后24h尿蛋白定量有明显下降(P<0.05);而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均有明显升高(P<0.05);尿量、血清肌酐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肾脂肪囊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成功率高,疗效好,是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一种有效的用药方法。
胡琳周平周鹏田双明李兴华王利华张浩
关键词:介入性超声肾脂肪囊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超声造影在原发性肝癌滋养动脉检测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原发性肝癌滋养动脉检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超声造影技术对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检查,观察肿块滋养动脉供血情况,并与超声彩色多普勒进行比较。同时运用超声造影对肿块滋养动脉的供血方式及内径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结果超声造影技术对肿块滋养动脉检出率(94.4%)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52.8%)(P<0.05)。超声造影技术可将滋养动脉分为包绕型和分支型两型,分型的准确性为93.3%。随着肿块直径的增大,滋养动脉内径也常随之增大(P<0.05)。结论超声造影技术能较好地显示原发性肝癌的滋养动脉,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周平胡琳刘浔阳李瑞珍朱文晖罗卓琼
关键词:超声检查造影剂肝细胞性肝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