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瑞琴
- 作品数:21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近代西方来华传教士的儒学观被引量:4
- 2007年
- 西方传教士认识到要成功地推进基督教的传播,必须理解、尊重与适应中国文化,对基督教作出适应儒学、适应中国文化的必要的变通与调适,故提出了“孔子加耶稣”的传教策略,并从调和、会通基儒关系的角度对儒学进行诠释。传教士的儒学观作为一种来自异域文化的比较审视,对于我们体认儒学与中国文化的历史价值具有借鉴意义。
- 俞祖华胡瑞琴
- 关键词:传教士儒学观
- 近代西方视野下儒家经典中的“格物致知”思想——以德国传教士花之安为例被引量:1
- 2017年
- 晚清以来,近代中国社会的关注点就是如何实现中国的富强以及保证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19世纪中叶后来华的德国传教士花之安,从学者的视角对儒学经典中所包含的天文地理、农政、工艺、商贾、武备、文艺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探析,涉及了格致之学的研究意义在古代中国的特别地位,以及近代以来格致之学落后的原因,对儒学思想既指出其历史作用,也指明其错、漏之处,并提出改良的建议。
- 胡瑞琴
- 关键词:儒家经典传教士格物致知
- 洪任辉事件与清王朝的对策探析
- 2016年
- 洪任辉事件是中国对外关系史和对外贸易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事件。由于不满广州贸易的"浮收苛征",东印度公司遂派遣洪任辉于乾隆二十年至二十二年(1755—1757)屡至宁波进行贸易,导致清廷于乾隆二十二年冬十一月,将从前对西洋的四口通商专限为广州一口通商。洪任辉事件反映了清王朝多方面的问题,使清朝采取了更为严厉的闭关政策。
- 袁伯韬胡瑞琴
- 关键词:清王朝
- 德国传教士安保罗与《四书本义官话》
- 2007年
- 西方传教士是中西交通史上最早具备条件对中西文化进行较为深入、系统比较研究的群体。为了传教的需要,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究。19世纪前期来华的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经典的研究,侧重于把中国经书翻译为各种西方文字。德国传教士安保罗则是独辟蹊径,对儒学经典《四书》进行了白话文翻译和注释,即《四书本义官话》。其目的是让中国孩子、中国民众更容易的理解和接受他对基督教文化与儒学思想比较分析所进行的思考,更好的实施"孔子加耶稣"的传教策略。
- 胡瑞琴
- 关键词:《四书》传教士儒学官话
- 中国内地会与芝罘学校创办始末
- 2017年
- 芝罘学校是晚清传教士在中国境内唯一一所为来华传教士子女开办的学校。该学校1881年由中国内地会创始人戴德生发起,在烟台创办,2001年在马来西亚结束,前后长达100多年。无论学校在哪里设立",芝罘学校"的名称都从未改变。从芝罘学校的创办始末,可以看到芝罘学校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因此,吸引着更多的海内外友人想要了解中国、了解烟台。
- 胡瑞琴
- 关键词:中国内地会
- 论儒家圣人公义思想及启示被引量:1
- 2017年
- 公义是人类追求和平、追求幸福共同的心理诉求。先秦儒家圣人作为文明的开创者或先驱,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精髓,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保障。儒家圣人领受"天"的启示,他们忧国忧民、宣扬仁爱、勇于担当,又在变迁不断的社会迷雾中给人们展示了伟大的理想社会。当代中国需要我们继往昔古圣贤人的公义思想传统,开太平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道德实践。
- 胡瑞琴
- 关键词:道德
- 略论西方传教士对儒家经典的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儒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西方传教士为了实现传教的目的,探究着儒学经典在中国社会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为近代以来中国学界重新体认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一种新的参照。
- 胡瑞琴
- 关键词:儒学经典基督教传教士
- 德国传教士安保罗的儒学观
- 2007年
- 西方传教士是中西交通史上最早具备条件对中西文化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比较研究的群体。为了宣教的需要,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对儒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这种非儒家文化圈的知识分子对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思考,作为一种来自异域文化的比较审视、旁观照察,对我们体认儒学历史文化的价值是有重要借鉴作用。
- 胡瑞琴
- 关键词:传教士儒学基督教伦理观
- 美国传教士狄考文与登州文会馆被引量:1
- 2008年
- 狄考文(1836-1908年),美国长老会传教士。1863年7月,他接受美国长老会差会的派遣,和新婚妻子从美国纽约乘坐带帆的舢板船,在太平洋上航行了166天到达上海,在上海又花了21天时间经烟台于1864年1月到达登州(今山东蓬莱)。从此,中国成为他的第二故乡,他在中国传教40余年,1908年在青岛去世。
- 胡瑞琴
- 关键词:美国传教士会馆
- 高师历史教学论课程改革初探被引量:2
- 2007年
- 《历史教学论》是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研究中学历史教学问题的一门具有专业特点的应用性理论学科。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创造反应课堂实质、能够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学科教学理论,并使师范生认识新课程,实验新课程已凸现为历史教学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 胡瑞琴
- 关键词:历史教学论新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