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田菁 作品数:5 被引量:2 H指数:1 供职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更多>>
[2,7,12,18-四甲基-3,8-二乙基-13,17-二羧基乙基]-卟啉的简易 以氯化血红素(Ⅰ)为原料,在甲酸-铁粉体系下,通过调节铁粉与氯化血红素的摩尔比,一步合成[2,7,12,18-四甲基-3,8-二乙基-13,17-二羧基乙基]-卟啉(双乙基次卟啉,Ⅱ).探讨了反应过程中铁粉用量、温度、时... 王欢 胡炳成 徐士超 胡田菁关键词:氯化血红素 硼氢化-氧化法制备[2,7,12,18-四甲基-3,8-二(2-羟基乙基)-13,17-二甲氧基羰基乙基]-卟啉 2012年 以氯化血红素(Ⅰ)为原料,经过脱铁、酯化、反马氏加成得到[2,7,12,18-四甲基-3,8-二(2-羟基乙基)-13,17-二甲氧基羰基乙基]-卟啉(异血卟啉二甲酯,Ⅳ)。在合成原卟啉二甲酯(Ⅲ)的过程中,采用了超声激励法,并且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产率达到91.6%;然后通过BH3-THF络合物同原卟啉二甲酯3,8-位乙烯基的反马氏加成合成了[2,7,12,18-四甲基-3,8-二(2-羟基乙基)-13,17-二甲氧基羰基乙基]-卟啉,并对加成体系进行适当优化,产率达到64.3%。通过1HNMR、MS、UV-vis和IR测试技术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胡田菁 胡炳成 徐士超 黄修友关键词:氯化血红素 医药原料 羟基次卟啉衍生物的制备及其电催化应用研究 金属卟啉化合物作为细胞色素P-450、叶绿素(镁卟啉)、过氧化酶(铁卟啉)、维生素B12(钴卟啉)等的功能辅基,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由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及功能,金属卟啉在电催化应用中受到了广泛关注,是光电转换、电催化以及... 胡田菁关键词:石墨烯材料 文献传递 超声波激励法改进合成[2,7,12,18-四甲基-3,8-二(-1-羟基乙基)-13,17-二甲氧基羰基乙基]-卟啉 被引量:1 2013年 以氯化血红素(1)为原料,经过加成和取代反应制得血卟啉(2)。然后在超声波激励下,以血卟啉(2)作为原料,浓硫酸作为催化剂,甲醇既作溶剂又作反应剂,合成了[2,7,12,18-四甲基-3,8-(-1-羟基乙基)-13,17-二甲氧基羰基乙基]-卟啉(血卟啉二甲酯,3),两步反应总产率达到74.8%。探讨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以及超声功率对血卟啉二甲酯(3)合成的影响,并且将超声波激励法与加热搅拌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同加热搅拌法相比,超声激励法反应时间更短,产率更高,副产物更少。产物结构通过1 H NMR、MS和IR测试技术进行了表征。 黄修友 胡炳成 徐士超 胡田菁关键词:血卟啉 血卟啉衍生物 (2,7,12,18-四甲基-3,8-二乙基-13,17-二羧基乙基)-卟啉的简易合成 被引量:1 2013年 以氯化血红素(Ⅰ)为原料,在甲酸-铁粉体系下,通过调节铁粉与氯化血红素的摩尔比,一步合成(2,7,12,18-四甲基-3,8-二乙基-13,17-二羧基乙基)-卟啉(双乙基次卟啉,Ⅱ)。探讨了反应过程中铁粉用量、温度、时间对目标产物(Ⅱ)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铁粉和氯化血红素的摩尔比为15∶1、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2 h时,目标产物(Ⅱ)产率达到97.6%。通过1HNMR、MS、UV-vis和IR测试技术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王欢 胡炳成 徐士超 胡田菁关键词:氯化血红素 精细化工中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