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维佳
- 作品数:20 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创新方法工作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社会学天文地球更多>>
- 为何丙郁先生编科技史论集
- 2006年
- 胡维佳
- 关键词:科技史中国科学史
- 变革理论逻辑模型在科技评价中的应用及启示被引量:5
- 2015年
- 变革理论(Theory of Change)是国际评价界广泛使用的经典评价工具,主要用于分析被评对象的要素和干预措施作用过程,但在我国现行的科技评价实践中尚未引入该工具。在阐述变革理论的基础上,尝试提出科技项目的变革理论模型,最后结合案例,分析该模型如何在评价中应用。
- 陶蕊胡维佳
- 关键词:逻辑模型
-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第一分册物理学)
- 胡维佳王冰何成均
- 著名英籍科学史家李约瑟花费近50年心血撰著的多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通过丰富的史料、深入的分析和大量的东西方比较研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内容涉及哲学、历史、科学思想、...
- 关键词:
- 关键词:科学技术史物理学
- 国外对中国科技创新实力的观点述评被引量:1
- 2015年
-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上升,科技投入逐年增大,中国的科技论文和专利等产出排名也屡创新高。中国的科技创新实力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不少国外研究人员对此发表评论观点。搜集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国外研究人员发表的针对中国科技创新实力的代表性评论文章,对其中的观点进行归纳和分析并提出几点思考。希望帮助中国科技界多视角了解中国科技发展的状态和潜在的问题,对中国科技体制改革有所启发。
- 陶蕊胡维佳曹希敬
- 传统与当代——中国科技史研究浅识
- 2006年
- 从中国科学院成立“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到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成立“中国传统科技文明研究中心”的几十年中,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取向有了相当大的变化.从最初单纯的为科学辩护,为中国文化辩护,到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科技战略、科学文化等,向多元化取向发展.
- 胡维佳
- 关键词:中国科学技术史
- 唐籍所载二十八宿星度及“石氏”星表研究被引量:2
- 1998年
- 唐籍所载星表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星表的观测年代。该文考查了历代星官组织规模的发展过程,以及唐籍中二十八宿和石氏星官星度数据的演变及其相关的记载,发现《开元占经》所载二十八宿星度是当时的观测结果,认为应将“石氏”星表的观测视为唐代早期天文学上的一项重要成就。该文还对以往流行的用岁差原理结合数理统计等数学方法推算“石氏”星表观测年代的研究方法作了检验,并讨论了其所以不可靠的原因。文中对唐宋星表观测误差分组现象也作了解释。
- 胡维佳
- 关键词:星表
- 近现代专利制度变迁及专利制度与技术创新关系浅析被引量:1
- 2014年
- 通过对近现代专利制度变迁的分析,探究了专利制度变迁的动因和利益取向,从起初促进工业社会发展演变成欧美发达经济体控制全球经济的战略工具,专利制度的本质属性被扭曲。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专利制度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指出专利制度既不是促进技术创新实现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其必要条件;专利制度对不同国家和行业技术创新的实现效果存在很大差异;专利制度实施程度的强弱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关系。
- 曹希敬胡维佳陶蕊
- 关键词:技术创新
- 中国科技规划的历史重任被引量:3
- 2004年
- 胡维佳
- 关键词:科技规划
- 中国历次科技规划研究综述被引量:15
- 2003年
- 新中国成立后已有过7个科技发展规划,这些规划对中国科技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作用,已有对这些规划的研究主要集中于《1959—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和《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文章从科技政策史的取向对相关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规划的个案研究、规划的演变研究和其他专题研究三方面尚待深入研究的一些问题。
- 胡维佳
- 关键词:科技规划
- “十二年科技规划”的制定、作用及其启示被引量:23
- 2006年
- 通过对新中国科学技术事业从“有计划地开展科学技术工作”到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制定的历史回顾,表明制定“科技规划”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相关联的科技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文章对中国科学技术管理与研究体制的形成,后续科技规划的得失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有关科技规划制定与实施的几点启示。
- 胡维佳
- 关键词:科技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