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凤凤

作品数:17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兰州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乳腺
  • 7篇乳腺癌
  • 7篇腺癌
  • 4篇预后
  • 4篇三阴
  • 4篇肿瘤
  • 4篇病理
  • 3篇阴性
  • 3篇阴性乳腺癌
  • 3篇远端
  • 3篇三阴性乳腺癌
  • 3篇手术
  • 3篇肱骨
  • 3篇肱骨远端
  • 3篇肱骨远端全骨...
  • 3篇误诊
  • 3篇误诊分析
  • 3篇临床病理
  • 3篇骨骺
  • 3篇骨骺分离

机构

  • 13篇宁波市妇女儿...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宁波大学
  • 2篇浙江省宁波市...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7篇范凤凤
  • 12篇李占文
  • 9篇唐鲁兵
  • 6篇杨华锋
  • 3篇王松克
  • 3篇刘纯
  • 3篇纪术峰
  • 3篇张静
  • 2篇徐振
  • 2篇林立
  • 2篇张冰
  • 1篇杨喜民
  • 1篇刘纯
  • 1篇盖希
  • 1篇林立
  • 1篇徐振
  • 1篇张静
  • 1篇张冰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2007年浙...
  • 1篇2007年浙...

年份

  • 3篇2022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3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误诊分析
2007年
  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多发生于0~7岁儿童,绝大多数在2岁以前.因肱骨远端软骨性骨骺不显影,临床上易漏诊、误诊,肘内翻发生率非常高.……
徐振林立王松克范凤凤
关键词:骨骺分离患儿肱骨远端骨化中心
三阴型与非三阴型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及保乳手术治疗效果比较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比较三阴型乳腺癌与非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保乳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本院收住的行手术治疗的三阴型乳腺癌患者112例,非三阴型乳腺癌584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结果与非三阴型乳腺癌组相比,三阴型乳腺癌组患者发病年龄小,有家族史比例高,淋巴结检查阳性率高,肿瘤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阴型乳腺癌组行保乳手术治疗患者转移率显著高于非三阴型乳腺癌组患者,而复发率接近。结论三阴型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轻,有家族史比例高,肿瘤更大;保乳手术治疗后总体预后略差。在其他保乳条件满足的情况下,三阴型乳腺癌患者也可选择保乳手术治疗。
张静李占文刘纯张冰杨华锋唐鲁兵范凤凤
关键词:保乳手术局部复发
血清HIF-1α、组织P53表达水平对乳腺癌预后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HIF-1)和组织P53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悬浮芯片法检测117例乳腺原发浸润性导管癌、10例复发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0例乳腺良性肿瘤和31例正常人血清中HIF-1含量,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其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结果原发、复发乳腺癌血清HIF-1和P5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肿瘤和正常对照组(p<0.01),复发癌高于原发癌(p<0.05);血清HIF-1和组织P53蛋白水平在不同的病理学特征中差异有显著性(p<0.05);乳腺癌患者的HIF-1与P5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44,=0.000)。结论血清HIF-1参与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病理过程,是评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杨华锋李占文张冰纪术峰盖希范凤凤刘纯唐鲁兵张静杨喜民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缺氧诱导因子-1P53基因
乳腺化生性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2022年
目的分析乳腺化生性癌(MBC)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探讨其预后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20年38例MBC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比较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Cox回归模型分析确定与DFS和OS相关的预后因素.结果患者中位年龄56岁.38例患者中,35例为三阴性乳腺癌(TNBC);13例有淋巴转移.34例接受化疗,26例接受放疗.随访(52.0±13.6)个月,14例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9例患者出现死亡,1例患者失访.肿瘤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是否放疗和是否化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化疗和放疗是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MBC是一种罕见而且预后较差的乳腺癌,化疗和放疗可以改善MBC患者的预后.
钟镇铧姜文强范凤凤张静符颉邹双吉唐鲁兵李占文
关键词:乳腺化生性癌三阴性乳腺癌预后化疗放疗
缺氧诱导因子1α和Ki67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细胞增殖抗原Ki67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1α及Ki67在70例三阴性乳腺癌(A组)及382例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织(B组)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HIF-1α及Ki67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7%和87.1%,均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的60.2%和72.3%(P<0.05)。HIF-1α及Ki67的表达与其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P<0.01或P<0.05),而与患者绝经状况和肿瘤大小无关(P>0.05)。三阴性乳腺癌中HIF-1α的表达与Ki67呈正相关(r=0.479,P<0.01)。结论 HIF-1α及Ki67在三阴性乳腺癌中高表达,可作为判断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范凤凤杨华锋唐鲁兵李占文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缺氧诱导因子1Α
肉芽肿性乳腺炎3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病理特征与诊治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35例经病理证实的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mastitis,G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35例患者均为经产妇,有哺乳史,均为单侧发病,年龄22-49岁,平均年龄33.4岁,均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33例无复发,2例复发,再次扩大手术治疗,未复发。结论 GM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学特征不典型,容易误诊,确诊必须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手术是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唐鲁兵范凤凤李占文
关键词:肉芽肿性乳腺炎乳腺超声检查病理学
PGRMC1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ki-67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探讨PGRMC1与三阴性乳腺癌(TNBC)分期、分级等各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建立患者随访系统,并分析其与肿瘤增殖性抗原ki-67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检测90例TNBC患者组织中PGRMC1和ki-67的表达,应用χ^2检验,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PGRMC1表达与生存情况,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用相关性分析和ROC曲线探索其内在相关性。结果 90例TNBC组织中PGRMC1呈现高表达50例。PGRMC1的表达与肿瘤的体积、ki-67的表达、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P〈0.05);TNBC组织中PGRMC1与年龄和肿瘤病理分级无关(P〉0.05)。TNBC组织中PGRMC1的表达与患者的总生存率(Log-rank=15.614,P=0.0001)和无瘤生存率(Logrank=14.371,P=0.031)密切相关。结论 TNBC组织中PGRMC1的表达水平与肿瘤转移、临床分期以及ki-67的增殖呈正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PGRMC1可作为TNBC的潜在肿瘤生物标志物以及癌干细胞的治疗靶标。
杨华锋纪术峰李占文钟镇铧史国军范凤凤唐鲁兵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KI-67靶向
35例妊娠期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通过与非妊娠期乳腺癌(non-PABC)比较分析妊娠是否影响妊娠期乳腺癌(PABC)患者的生存。方法回顾性分析PABC患者资料,对PABC病例按TNM分期、分子分型、发病年龄和诊断时年份与non-PABC病例进行1:2配对。Kaplan-Meier法分析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Log rank检验进行比较。Cox多因素分析评估影响PABC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PABC组纳入35例患者(妊娠10例;产后一年内25例),non-PABC组纳入70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68.5和70.7月。PABC组5年DFS为51.6%,non-PABC组为72.8%(χ^(2)=4.72,P=0.029);PABC组和non-PABC的5年OS相似(χ^(2)=1.769,P=0.183)。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妊娠是影响PABC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1)。结论妊娠期乳腺癌复发风险高,有必要通过进一步研究以便更早期发现妊娠期乳腺癌,并采取干预措施来提高治疗效果。
钟镇铧范凤凤姜文强李占文
关键词:乳腺癌妊娠预后
马齿苋生物碱对乳腺癌裸鼠肿瘤抑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马齿苋生物碱对乳腺癌裸鼠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体外培养高、低转移的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和MCF-7细胞,并将两组癌细胞体外培养后移植于裸鼠体内,观察马齿苋生物碱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效率。比较各组肿瘤组织瘤重,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通过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各组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肿瘤组织对马齿苋生物碱的亲和力。利用ELISA检测方法分析肿瘤局部组织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马齿苋MDA-MB-231组和马齿苋MCF-7组肿瘤体积明显缩小,MCF-7组和MDA-MB-231组肿瘤体积较马齿苋干预组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马齿苋生物碱干预乳腺癌裸鼠后,病理显示肿瘤细胞减少,并伴有肿瘤坏死和调亡。实验结果显示肿瘤组织对马齿苋生物碱有较高的亲和力。同时研究还显示马齿苋生物碱对肿瘤的VEGF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00)。结论马齿苋生物碱能有效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调控肿瘤细胞代谢,可能有望成为乳腺癌的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杨华锋纪术峰李占文唐鲁兵史国军钟镇铧范凤凤刘纯
关键词:马齿苋乳腺癌血管表皮生长因子
乳腺导管扩张症外科切除加矫形的治疗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乳腺导管扩张症又名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以非周期性乳房疼痛、乳头溢液、乳头凹陷、乳晕区肿块、非哺乳期乳房脓肿、乳头部瘘管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良性乳房疾患。临床上并不少见,临床报告发病率约占同期乳房疾病的4%左右。该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导致误诊、误治。目前,乳腺导管扩张症的治疗一般认为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传统的外科手术注重切除病变,而对内陷乳头的美容效果关注甚微。本次研究总结56例乳腺导管扩张症伴感染病例行乳腺区段切除加乳头矫形术治疗的治疗经验。现报道如下。
范凤凤
关键词:乳腺导管扩张症外科切除矫形术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区段切除乳房疼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